独立书评:通往真相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13:41 南都周刊
独立书评:通往真相之路
《记者如何专业》 张志安 著

    《记者如何专业》 张志安 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年11月版 定价:38元

  《记者如何专业》这本书中的人和事,让我东施效颦地想起,“通往真相之路”这类宏大的词语。

  在一个转型期社会,深度调查记者何为?“通往真相”无疑是他们的职责、使命与价值所在。在书中,深度报道被定义为:“指向事实与事实的逻辑关联、寻求意义把握与真相揭示的价值诉求。”说出真话,则让人想起哈维尔所说的“无权者的权力”。

  该书以个案访谈的形式,从启蒙、监督、记录等不同角度,讲述中国第一流的深度调查记者在通往真相之路上的努力,他们在新闻专业主义上的追求。后者被骨灰级大虾卢跃刚上升至思想的高度:对付专制主义最有力的武器。

  书中访谈人物,多为业界翘楚:体制内的觉醒者或异类,1980年代新闻启蒙思潮中的旗帜性人物,教父,以先锋姿态出现的新锐媒介人;他们或居庙堂之侧,如新华社,如CCTV,如中青报,在权力的边缘游走,既得益于权力,又受制于权力;或处江湖之远,如《南方周末》,如《财经》,以更加专业的追求,携市场影响力行走天下。

  从关注宏大叙述,激情悲壮有如悬崖边的舞蹈,到冷静记录历史进程,这一群体走过了10年启蒙,10年监督,又10年专业精神的追求。他们的笔下,流淌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们的身上,展现出大转型时期独特的新闻景观:奔波于灾难现场与权益受害者之间的救助者,时代的旁观者、研究者,从文学界借来的作家,传达事实针砭时弊的医生,记录转型守望转型的史官。从这种意义上讲,这是一部访谈体的深度报道简史。

  通往真相,在一个天翻地覆的大转型时期,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许这个时代,如书中人所言,在未来一定会被称为黄金时代,置身其中的调查记者都有福了,他们有机会观察时代变化,成为规则重建力量的来源之一。

  然而这又是一个真相被遮蔽的年代,从微观个案到宏大叙事,如《新闻调查》的张洁所说,被权力遮蔽,被利益遮蔽,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被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意识遮蔽。

  欲破除迷障,必先了解转型期社会的本质。在此,一个调查记者,需要怎样的价值体系、精神坐标与思想资源,怎样的内功修炼,无疑是根本。

  通往真相之路,普世价值第一。作者张志安在书中通过对从业者思想资源的追问,揭开了业界心照不宣的价值共识,为后学者打开方向,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对自由、平等、民主发自内心的崇尚,对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的认同,对新闻媒体社会公共责任的信仰”。

  这种价值共识,将使记者从人类文明的立场,独立地判断他眼中的世界,有利于记者获取对自身价值的体认:始终在第一线,敏锐感知社会的萌动或改变,将其放入人文历史的框架中,进行专项研究深化,尽可能使其成为参与推动历史的力量。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该书最为打动人心的,是通过对典型案例幕后生产过程的揭示,不同类型深度报道的策略总结,展现了高手们的拳招剑谱,N种武器,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诉求,读之不由激发出人的天地雄心,与大悲悯心:

  曲长缨以破案之法,抽丝剥茧,揭开矿难的重重黑幕;沈亚川以人性的角度入手,寻找黄静案背后的运行逻辑、利益冲突、社会生态;李海鹏以文学手法入新闻写作,解读举重冠军之死背后的宿命与孤独;李鸿谷以社会学阶层分析法解读赵忠祥饶颖事件,用地理学“多重世界”概念来还原马加爵的人生轨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本可以偷拳之书,更是一本业界的励志与关爱之书。

  这是一些“经历了很黑暗,很黑暗的事情,见过一些很悲痛,很悲惨场面”的人,在权力和资本对新闻操作空间的多重挤压之下,在职业声誉和薪酬水平相对走低的职业前景下,还在“做现实主义者,求不可能之事”。而此种种谈何容易。

  内心疼痛,道阻且长,在专业素养追求之外,探寻真相之路如何走下去?也许需要无数的内心世界纯净起来,无数的人彼此温暖,大道不孤,才能上下求索,真相大白的幸福感才能带给越来越多的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