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惨案》的人民群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16:08 青年参考

  文阿树树

  

  在今年第8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比中,厚重的《卡廷惨案》败给了分量稍轻的《伪币制造者》,再次证明美国电 影虽然不乏大师,但总体来看,仍然是好莱坞式的庸俗商业片占主流。但这并不影响《卡廷惨案》带给观众的震撼。

  英国《经济学家》评论说:流行文化要求的是一个有力并且简单的故事线……瓦伊达先生没有做到:他采用了太多的 角色,并且从中心线索中延伸了太多的细节。这条评论说得很客观,强调了该片没有满足“流行文化的要求”。然而,从另一 角度来看,选择诚实,选择历史的厚重感,往往会与流行文化相悖——而本片也正是这么做的。

  除去影片的可观性,本片在艺术上罕见地以“历史”作为主人公,交代了漫长时间历程中一个“政治事件”的始末。 以往的战争片,有专门为了特定战役而拍的,如《最长的一日》、《虎虎虎》等;也有为人物立传的《巴顿将军》;更多的则 是以完整的故事作为思想表达的载体,但绝少有像《卡廷惨案》这样,用如此具有批判性的眼光来重现这么长跨度的真实历史 。

  在我看来,一般剧本不常见的多故事线倒是本片的最大创新。不同于《辛德勒的名单》那样以特定个人为线索的叙述 方式,“历史的重量”得以超越单一个体的命运,而让群体性遭遇的最强音跃上了大银幕。本片的四个主要家庭,登场的数十 个人物,七八个独立成章的小故事,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共同绘成了一幅既宏观又细致的图景。我——个对波兰完全陌生的 观众第一次领会到波兰民族的颠沛流离,在时代洪流中既自尊自强又身不由己的厄运。

  《卡廷惨案》可以和《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并立,导演们都是以自身的真实经历为基础,为自己的民族谱写 了一曲悲歌。影片中蕴含的真挚而悲愤的情感,必须要用艺术家自己的血和泪才能谱写,因而才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历史重量。

  影片在技术方面也运用得很老道,且不显山露水。特别到结尾,故事已经毫无悬念了,20分钟的大屠杀场景却仍然 让人震惊。最后是10秒的黑屏,伴着哀悼的配乐,随后打出字幕,寂然无声。可以想见,在波兰电影院黑暗中端坐的观众, 感受到的是如何强大的心灵震撼!

  参考资料

  

  《卡廷惨案》故事背景

  1939年9月1日,德国从西边进攻波兰,9月17日,苏联从东边进攻波兰。苏联俘获了波兰东部30万军人后 ,释放了大部分士兵,但军官、科学家、学者、牧师、工程师这些“精英”人士被扣留下来。这些人的家属再也没有亲人的消 息。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无意中在俄罗斯的卡廷森林发现大量的万人坑,经鉴定,埋藏的正是二战中被枪杀的波 兰军民,苏德两国互相指责为对方所为。1990年4月13日,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承认卡廷惨案是苏联所为,是“斯大 林主义的牺牲品”。

  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伊达是波兰电影学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敢于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一些作品被认 为反社会主义、反斯大林,因而褒贬不一。2000年,瓦伊达获第72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06年又获柏林电影节终 身成就奖。代表影片有《铁人》、《钻石与灰烬》、《一代人》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