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流”的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3:43 《环球》杂志

  “泰流”的软肋

  尽管泰国影视剧风头强劲,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都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且足够持续好几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泰流”要像“韩流”那样真正形成规模,并在流行文化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普通电视观众也许无法从文化潮流、历史底蕴这些方面来认识“泰流”,但他们是流行文化最好的评论家。许多观众看完泰国电视剧后都表示,泰剧在情节方面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

  拿《凤凰血》来说,我们看上其中一集便可预知剧情的大体脉络,潜台词甚少,表演夸张,人物的动作心理等都一览无遗。例如女主角雨在遭遇情感纠葛的时候,肯定会找一处僻静地方,以旁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其实,好的演员完全可以用表演来诠释这一切。

  在叙事结构方面,泰剧在情节构成方面多是简单的人物矩阵和情节轨迹,并无美剧或日剧那样复杂而独特的结构;而从叙事话语看来,你在整部电视剧里也很难发现提升整体审美水平的传神之笔。偶然有出彩的地方,如在《出逃的公主》开头,是由一把临空抛起的剑连接起由儿童时代进入青年时代的主人公,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在别的影视作品里早已多次出现,谈不上创新。

  忽视叙事话语而单独追求演员的俊美以及类型的热门,对于一个国家电视剧产业的进步绝非明智之举。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泰国电视剧本来就只想获得一时的轰动和短期的成本回收,叙事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弱点并不会影响到它们的传播。

  电视剧从来都属于快餐文化,在我们很少品尝的“泰流”里,男女主角的俊美已经足够让人回味一段时间,谁还会用更长久的时间和更严肃的态度去深究那些叙事话语呢?

  与韩国影视作品对韩国文化的推广相类似,泰国影视里虽然没有特别刻意的文化推广,但还是会通过不同手法引领观众见识泰国的文化和社会,如电视剧里男女关系上的保守态度,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泰国的佛教传统,而银幕上那些传统的竹楼建筑,则让人看见泰国的民风民俗。这些电影电视让原先印象集中在旅游方面的外国人,对泰国的街道、商店、居民生活也开始有所了解。

  如果说在中国拖沓了多年的韩剧有点让你腻味的话,那么现在或许是时候换换口味,让泰国电视剧登场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