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白马文化面临消亡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09:36 南风窗

  白马文化的困境

  白马人,又称白马藏人,是居住在甘肃东南和四川西北,特别是平武、九寨沟、文县的一个族群。据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李辉引用最新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白马藏族人有着惊人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全部的D型,是中国仅有的父系遗传基因中棕色人种占压倒多数的种族。

  文县县委报道组的记者刘启舒说,1951年的川北行政会议,协商决定将四川南坪、平武、甘肃文县一带的少数民族都归了藏族,因为他们一部分会说藏话,与当地藏族人也有来往,加上那时人们的民族意识也不强,稀里糊涂地就定了。后来,白马人的民族意识强了,多次要求重新调查和识别自己的族别。

  铁楼乡的白马藏族副乡长曹斌说,白马人听不懂藏话,藏人也听不懂白马人的话,双方语言上只有“茶”、“酒”等少数单词能对接上。曹说,铁楼乡的白马人与四川平武县的白马人通婚,也有亲戚来往,但他们不与其他藏族通婚。

  白马人普遍认为自己的方言和标准的藏语差异甚大,习俗跟典型的藏族有很大的不同,不信佛教而信拜物教,应该不属于藏族而是古代氐族的直系后裔。但是国内部分民族学家并不接受此说。

  《藏人文化网》主编、去年曾到铁楼藏族乡采访的才旺瑙乳说,他请教过其父及西北民族大学的几位藏学专家,他们均认为白马藏人讲安多藏语,只是个别词语的发音有方言区别。从族源讲,白马人就是藏族人。才旺瑙乳的父亲是著名活佛多识,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国内藏学权威。

  依靠着高山密林里半隐居的生活,人数不多的白马人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保存了近2000年之久,但这一文化在今天却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因为汉族的服装简单轻便,便于下地干活,白马人已很少再穿本民族的长袍长裙了。因为与外界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跟汉人交往就得说普通话,现在白马人的年轻人之间也很少以本民族语言对话了。又因为白马人的风俗习惯,大都形成于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时期,如今也面临着现代文明的荡涤。

  刘启舒说:“文县的白马人干部,在公开场合都不穿民族服装。我到他们村寨拍摄白马人跳面具舞的场面,10个舞者里面只有两三个穿民族服装的,那拍出来能好看吗?白马人的传统服装都是手工缝制的,有些年轻人到县城商店里买来民族服装穿,其实那是藏族服装,不是白马人的服装。平时他们跳的也不是白马人的面具舞,而是藏族的锅庄舞。”

  “2002年,文县新调来的县委书记,对白马人文化很有兴趣。但他跑去一看,回来说‘心也凉了’!因为白马人说的是汉族话,吃的是汉族饭,穿的是跟汉族一样的服装,住的是与汉族一样的房子……当然房子的样式不能怪白马人,这一带的榻板房,历史上就是这样子的。”

  从1980年代开始,白马人允许了与异族通婚。著名的白马姑娘——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耿萨,她的爱人就是汉人。耿萨的老家在文县铁楼藏族乡强曲村,她是这个地方走出去的最有名的白马人。

  大山那边的四川平武县,白马藏人的汉化程度更高。2002年,平武县搞了一个白马旅游节,文县县委书记、县长等人应邀出席。回来后,文县也规划在铁楼乡的草河坝搞一个民族生态村。这里汉、藏杂居,邻近公路,交通便利。但因需三四千万元的投资,目前尚无着落。

  文县党校校长朱宏说,平武县的白马藏族乡被四川省政府定为民族风情村,开发得很好。甘肃省去年也说要开发“白马河民俗文化村”,陇南各县都成立了旅游局,以及副县级的旅游开发委员会。但是没有资金,旅游开发不起来。

  旅游能救白马藏族吗?

  显然,5·12大地震给白马人村寨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然而,靠白马人救不了白马人,靠铁楼乡救不了铁楼乡,靠文县也救不了文县。

  铁楼乡是文县最贫困的乡之一,去年人均收入只有1200元,而国家级贫困县文县去年全县财政收入1.1亿元,财政支出就有近3亿元。据文县县政府初步统计,5·12大地震全县经济损失118亿多元,等于将文县人民一下子震回到了解放前。

  2002年,文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旅游富县”的口号,希望把文县建设成“陇上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大九寨西北中转站”和“九寨沟的后花园”,以旅游开发带动全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文县离九寨沟很近,从北方去九寨沟的游客,一半以上要经过文县。文县县城有班车发往九寨沟,两个小时即到。有的游客白天在九寨沟游玩,晚上住到文县。二是文县山区的景色,与九寨沟差不多一样美。三是文县常年往九寨沟供应蔬菜、肉类和鸡蛋。

  从2002年起,文县与九寨沟的关系日益紧密。九寨沟的很多宾馆服务员都来自文县。与九寨沟相比,文县物价便宜,生活成本低。这里的公路一年四季可以通车,而从四川平武县到九寨沟的公路冰冻期长,每年10月以后就不能通车了。

  从去年开始,甘肃省的交通投资开始往文县倾斜。从文县经碧口到广元的国道212线正在扩建。文县、广元、九寨沟3个县的政府官员在一起座谈多次,准备把这条路开发成一级公路,既能拉动文县经济,对九寨沟也有好处,因为游客乘火车到广元后,马上可以沿212国道到九寨沟。同时,也能拉动四川的青川等地旅游发展。

  案板地村的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朱宏说,铁楼乡有很好的旅游开发前景。这里离县城只有25公里,离九寨沟也很近。案板地村对面山上的云瀑寺,是当地著名景点。那里的泉水,内含多种矿物质,是优质矿泉水。目前文县县城到铁楼乡的公路正在铺设,就是为旅游开发而修建的。如果不是地震,这段路已经修好了。

  但是,开发铁楼乡旅游的前期投资巨大。朱宏说,希望上面能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村的投资。“从铁楼乡政府进案板地村的山路,是案板地村村民自己修建的。晴天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雨天要走两个小时。如果能把这条路的等级升高些,加上云瀑寺的开发,这里有很好的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前景。”

  文县不通铁路,也不通高速公路。这里是甘肃的交通死角,只有往南、往北两个出口。从文县的铁楼藏族乡,翻山向西南延伸五六十里,开通一条到达四川平武县的公路,是文县几代人的梦想。这条路如能打通,等于文县又增加了一个往西南方向的出口,可以一直通到成都。朱宏说,现在这条路正在招商修建。因为是县定项目,国家、省里不可能投资,但可搞成“ 收费还贷”性质的公路。

  除了开发为民俗文化村,案板地村的发展还有其他出路吗?朱宏没有回答,案板地村的支书和村民们也很茫然。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种地、采药、伐木、狩猎,除此之外别无所长。

  而且,以民俗旅游村为保护白马人文化的唯一手段,会不会将保护变成了更快、更彻底的破坏?当文化变成了表演,它就不再是原生态,而成了被包装销售的商品。

  对于白马藏人来说,“池歌昼”既是舞蹈,同时又是一项神圣的祭祀活动,不能轻易跳。每年正月十五跳完以后,白马人即将面具、服装、道具等收藏起来,要等到来年春节再跳。然而,每当访客来临,特别是政府官员陪同前来的访问,热情而单纯的白马人,常常拗不过好奇访客的央求,杀鸡敬神后,请出“池哥昼”面具,为他们表演一回。

  可以想见,当原始古朴的白马山寨成为“民俗文化旅游村”之后,“池歌昼”这项神圣的祭祀活动,将成为一项普通的民俗表演形式。

  据悉,目前文县建设局已对铁楼乡的麦贡山、案板地村这两个白马人村寨作了统一规划,要把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重建相结合,不仅要有学校、读书室、医务室、跳锅庄舞的火塘,而且房子也还是按照原来的民族样式,只是把土木结构改成更牢固的砖木结构。

  文县建设局规划:要把铁楼乡打造成一个民俗生态旅游乡,在重建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元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