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方文山:用时尚妆点传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12:58  新民周刊

  如果“中国风”不能与流行音乐互相搭配,那其实就是死的、没有流动的。将旧东西拆解融入新东西当中,可以让原有文化传统更具生命力。

  撰稿·钱亦蕉(记者)

  一年一度亚洲天王周杰伦的发片,几乎就是歌迷的节日,这一次的《魔杰座》也不例外,发行一周销量已经过百万。虽然《魔杰座》整个风格带着浓厚的魔幻色彩,但是专辑中还是毫不意外地收入了一首周董与黄金搭档方文山合作的“中国风 ”——《兰亭序》。在这首歌曲中,周杰伦以京剧小旦吊嗓子的方式重复唱一遍副歌,颇有剧中剧的感觉,更增添《兰亭序》的古典之美。

  近日适逢台北故宫《晋唐法书名迹展》内有展出王羲之作品,为一睹《兰亭序》之美,方文山号召大家一同参观展览,推广书法艺术,他还以《流行音乐与传统书法的邂逅》为主题,于台北故宫文会堂举办演讲,同时首播自己执导的《兰亭序》MV。这也是台北故宫在馆内首度播放流行音乐的MV,可谓一大创举!方文山开心地表示:“第一次到故宫演讲感觉很荣幸!心情很兴奋!这也表示故宫慢慢地与通俗的流行文化做结合了。”

  “中国风”并不完全是周杰伦和方文山两人的发明,陶喆、王力宏、林俊杰都尝试过,但“中国风”却在他们两人手中达到一种臻美的高度。特别是方文山的词,从《东风破》到《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再到如今的《兰亭序》,总把古诗词里的意蕴带入现代节奏之中,这种反差给人奇妙的感受。

  写了那么多首“中国风”歌词,方文山坦言每次都会担心接下来的“中国风”该如何突破?就像《青花瓷》在去年台湾金曲奖大鸣大放,他也会思考接下来的中国风走向,还好每一次都又有新灵感。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方文山的词,古典的意象常常用跳跃的方式连缀,有朦胧诗的意味,在趋于成熟中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素颜韵脚诗。

  对于文字的喜爱和咀嚼,让方文山把作词当作一种“文字游戏”,在他为此撰写的新书《中国风》中,他不仅把歌词中的意象、典故一一详加介绍,而且还把修辞方法也罗列出来,并自编100道国学常识考题。在感叹其搞怪的同时,也不得不叹服他把传统向时尚传递的本领。

  与杰伦擦出火花

  《新民周刊》:你与周杰伦的词曲珠联璧合,可以谈谈在你遇到杰伦之前的经历吗?

  方文山:遇到杰伦之前,我只是一般的上班族。由于对电影有兴趣,所以跑去编剧。可惜电影环境不景气,而我又因缘际会接触到唱片,从此一头栽进歌词的世界。

  《新民周刊》:你和杰伦哪些方面比较相通,为什么双方能擦出火花?你们是怎样进行创作的(比如一首歌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还是先商讨意境)?

  方文山:我们的合作模式一般是先有曲、后有词。但有时候又根据歌曲旋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譬如节奏快的歌曲,通常就由杰伦提供想法、甚至是预计拍摄成MV的画面,像《双截棍》、《威廉古堡》与最新专辑中的《龙战骑士》等就是杰伦提供的创意。至于抒情歌曲,则是我自己找主题,随我自由发挥,如《青花瓷》、《兰亭序》等。

  《新民周刊》:“中国风”是为杰伦写词时开始尝试的吗?最早是哪一首?早期比较典型的好像是《东风破》。

  方文山:是的,“中国风”最早是为了杰伦而尝试的。最早的一首是《娘子》,不是《东风破》。《双刀》、《爷爷泡的茶》等歌曲都比《东风破》还早。

  《新民周刊》:为什么会想到用“中国风”,在歌词中运用古诗词意境?

  方文山:很多在线游戏、电影或者电视剧皆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就像《西游记》、《水浒传》等等。那么我就想,流行音乐为什么不行呢?毕竟很多故事,很多观点都是可以相通的。

  方氏“中国风”

  《新民周刊》:“中国风”其他人也有尝试,比如林俊杰《曹操》、屠洪刚《霸王别姬》、陶喆《苏三说》,还有王力宏,你怎么看待他们的“中国风”?你对“中国风”又是怎么理解的?

  方文山:我很开心有这么多朋友一起参与“中国风”歌曲的创作,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觉得“中国风”,尤其是流行音乐市场上的“中国风”歌曲,比较不能用曲风来归类,而是用文字归类,以歌词涵义来分类。

  《新民周刊》:你的特点是在现代歌词中“用典”,这次《中国风》一书把典故都细细说明了,你觉得知道了典故会让听众更理解歌词、喜欢歌曲吗?

  方文山:那是一定的。知道了典故由来,多多少少可以削弱距离感,让人更想亲近歌曲。而我自己写书的用意也是如此。

  《新民周刊》:你曾说喜欢在歌词中混搭,这不就是现代诗的风格吗?

  方文山:对啊,诗词本一家。其实很多事物的底蕴是连结在一起的,背后的意涵是贯穿的。

  《新民周刊》:“中国风”配嘻哈,这也是混搭吗?

  方文山:是的,“中国风”配嘻哈也是种混搭。如果“中国风”不能与流行音乐互相搭配,那其实就是死的、没有流动的。将旧东西拆解融入新东西当中,可以让原有文化传统更具生命力。

  《新民周刊》:你觉得在歌词中运用传统文学特别是宋词的元素,会引起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吗?

  方文山:如果能因此引起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那是最好不过了。实际上,只要能够了解出处与典故,就是好的。

  《新民周刊》:如何把传统用时尚的方式来表达?对重振国学有用吗?现在国学在台湾年轻人当中的普及情况如何?

  方文山:不敢说因此能够振兴国学,只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做好分内的事情,尽力对国学做出一点贡献。因为台湾的学生从小就能学习到古文,文言文也一直受到重视,所以相对来说台湾年轻人在中国文学上比较没有文化断层。

  从游戏中学习

  《新民周刊》:你与张艺谋合作过,对张导演的电影和奥运会开幕式怎么看?开幕式中中国元素的运用怎样?

  方文山:我跟张导演只有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间接合作过,他一直是个值得钦佩的导演,也是华人之光。这次在奥运会中,张导演使用了泼墨山水的概念与滚动条设计,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特色,更完全赋予其新生命力与新面貌。

  《新民周刊》:在新书《中国风》中,你把歌词当作一种文字游戏,又尝试用严肃的修辞方法去拆解,这也是一种游戏吗?

  方文山:呵呵。有句话说:“从游戏中学习。”学习的方式很多,可以严肃正经地从事研究,也可以轻松地潜移默化,流行音乐中的歌词就属于后者。

  《新民周刊》:你最喜欢自己哪一首词?为什么?

  方文山:我“现在”最喜欢的歌词是《兰亭序》,这首歌词与书法传统文化结合,主题相当鲜明。其实,我喜欢新的东西。譬如《东风破》刚出来时,你如果那时候问我的话,我会告诉你我喜欢《东风破》;《菊花台》刚写好时,我就喜欢《菊花台》;《青花瓷》完成后,我喜欢的就是《青花瓷》。因为我每次写词总是尽力要求自己,要自己去接受新的挑战,所以每一首新词,都是我呕心沥血的作品,也就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新民周刊》:在歌词中,你对某些意象(如蒲公英、蝴蝶)经常会使用,是有特别的喜好吗?

  方文山:我觉得蒲公英与蝴蝶代表了一种自由的精神。蒲公英随风飘飞,很随性,有种落地为安的舒适感。而蝴蝶更是美与自由结合最佳典范,可以说是人对美与自由的向往。

  《新民周刊》:听说你正在排屏风的舞台剧,怎么会有兴趣当演员?有什么心得?

  方文山:我以前就经常观看舞台剧,始终觉得很好奇,常想象在舞台上演戏的感觉会是怎么一回事。接触之后,深刻感受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精神。一旦上了舞台,走位与台词都不能重来的,非常严谨。舞台剧的确是种很特别的表演艺术,我很喜欢。只是,排练舞台剧需要花很多时间,短期内我可能没有办法再接了。但这次的经验,让我获益良多。

  《新民周刊》:以前上过编剧班,会尝试编剧吗?

  方文山:以后我拍电影,一定会自己编写剧本。其实,目前我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最近我才刚拍完一部短片,尝试将自己的作品影像化。我很喜欢影像这种创作方式,那是另一种创意的玩法,可以玩出不同的东西,很有趣。-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更多关于 方文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