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江梅
上周起,上海的香格纳画廊796淮海路推出薛松的个展,18件作品展示了薛松2006年以后的创作成果。薛松 的实验性艺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像当时其他那些敏感而自觉的中国前卫艺术家一样,当时他用作品反映了中国人在 改革初期流露出的惊喜、大胆与担忧。如今,薛松则更重视传统文人心中固有的静谧,却仍以不失社会性的方式表现它们;这 种难以言喻的古今交织贯穿了薛松的许多作品。
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薛松的创作显然是独树一帜的。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 二是作品的文化包容性、批判性和隐喻色彩。前者的产生类似于某种神启,而后者像是神启之后某种繁茂图景的次第延展。
薛松用“焚烧”和“拼贴”进行创作,起源于1990年的那场大火。薛松回忆说:“大火烧毁了我的很多物品,而 这些有形的东西凝聚了我从一个小地方到大上海的全部足迹。大火烧毁了我的欢乐和痛苦,也烧毁了我的郁闷和梦想,这一切 都伴随着我昨天的记忆随风而去,剩下的就是焚烧过的痕迹和焦糊的味道。我从这场大火中发现了某种‘痕迹’,找到了一种 能让我说话的语言方式……大火之后我在现场找到一些被烧毁的书、床单、画册等,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我将这些残物拿回 来慢慢地琢磨,把它们拼贴到画布上……这是最初的实验,有点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蛮兴奋的,冥想中感觉到有一种新的东 西要出现,经常是通宵达旦。”
将现成的图像和文本进行选择、拆解、焚烧、重组、拼贴、绘制,最终形成符合自己需求的新图像,这既是薛松所特 有的创作步骤,也是我们读解其作品的必要过程。在外人看来貌似流水线般的制作程序,实则每一步骤里都包含了艺术家基于 当下文化与现实的历史性思考和判断,以及对包罗古今中外纷繁图像的敏感把握和巧妙运用。正是这种由方法导引出意义的创 作过程,让薛松的艺术成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一般绘画的观赏方法相类似,薛松的作品也需要通过远观、近看的方式来完成。不同的是,对一般绘画作品由远及 近的观察是为了看到细腻生动的笔触和微妙变化的色彩,而对薛松作品的观察却因其细微之处设置的诸多悬念与迷局,远观、 近看两重天,在图像的互为比照中形成语义的叠加和意义的深化。
社会、政治、传统,人文、时尚、审美,面对浩瀚历史、纷繁世相,薛松或由现实切入历史,或以历史隐喻现实,借 助“火”的力量,他在图像的毁灭与再生中探寻着艺术的真实和虚幻。此间,薛松的艺术主题和内容在立足中国现实的基础上 不断地获得了深入与拓展,而其艺术风格也在长期兼容并蓄的提炼过程中日渐显现出既有中国性又具国际化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