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彭浩翔:电影来自生活和阅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1:04  新民周刊

  撰稿·燕 舞(特约记者)

  “我又不是郭敬明!”7月,香港导演彭浩翔来京为自己新书《破事儿》简化字版做推介,当有摄影师建议他横卧在床上摆几个造型时,他拒绝了。而且,这样的建议给他留下了不愉快的印象:“我最近发现,香港年轻作家和内地的年轻作家很不一样。我发现他们的不同在于,内地的年轻作家比较喜欢脱衣服拍照。”虽然自己的电影里不乏床戏,但彭浩翔还是介意摆拍所谓性感照片,就像他介意网友在其博客留言时称他为“彭胖子”、“肥彭”一样。

  连续两天采访,又听了他在“外滩讲坛”上的题为《从专栏写作到电影创作》的演讲,深感彭浩翔是一个聪明、勤奋、有些较真又略微桀骜不驯、有时喜欢恶搞的导演。他像陈冠中、林弈华、林夕和梁文道等香港知名文化人一样,以其勤勉、博览群书、喜欢思考等特质,区别于这座商业化压力异常强大的岛上忙忙碌碌的庸众,为香港洗刷着“文化沙漠”的恶名。与其惺惺相惜的导演宁浩,在序言中盛赞《破事儿》“是一个中国香港导演展露出的叙事才华”。

  用Open的心态去感受

  “现在不管是香港、台湾还是内地,都有一个现象,是大的电影越拍越大,小的电影却越拍越小了。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交给观众不够水平的东西,要慢慢一起努力赢回观众的信心。”拯救香港电影的话题,对于彭浩翔来说显然是不能承受之重,彭浩翔更愿意谈谈他交给“下半身”诗人沈浩波的磨铁文化推出的《破事儿》,以及他的阅读生活。《破事儿》的小说创作于21岁那年,同名电影拍摄于2007年年末,“可以说是我电影的源头”。

  从1995年开始,彭浩翔用一个专门的本子统计自己看过的书。一年下来,平均能看60到80本书,但是他一年买的书大概是两三百本。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不拍电影时,彭浩翔会安排充裕的时间读书,但“每次开始看一本书之前都很小心,有时候甚至买了书不看就直接送给别人了”。“食评人吃一口就知道好不好吃,不需要全部吃完;但是看书不行,你不看到最后你很难知道这本书到底好不好”,彭浩翔看书不喜欢虎头蛇尾浅尝辄止,“有些时候我重新拿起一本看了一部分的书,发现这本书我是从1998年开始看的,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会把它看完”。

  彭浩翔买书倚重朋友推荐。认识一个新朋友,他有时喜欢给对方一笔钱让其帮自己买一些书,而且只要求对方“买自己想买的书”就行,“可能他喜欢的那本书是我完全想不到会去买的,如果有趣,我也会很喜欢,一直看下去”。这种行为艺术式的买书方式,让彭浩翔遇上了一位非创作行业朋友推荐的《天堂中遇见的五个人》。金融、IT、警察等众多行业的朋友都给彭浩翔荐书,抑制了他的阅读偏食症和厌食症。这些年来,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书有卡尔·沙根的《亿万又亿万》,柏杨的报告文学《异域》,是在香港看的,几次都看哭了,还有李碧华的《烟花三月》。

  “有些东西,你自己不接触是不会知道的,原来这个对人家来说是好的。当然有时候你也未必喜欢,你真的觉得不好。但是你要用一种Open的心态,开放地去感受别人喜欢的东西,也很好。”彭浩翔去朋友家,“第一件事情也会看人家书柜里有什么书、什么DVD”。虽然很愿意接受别人的推荐,但彭浩翔自己却很害怕做推荐,只有一次在香港一个电影学院的编剧班上,痛感在座学生观影经验之缺乏,才向他们推荐了“当你在酒吧泡女生告诉她们你是谁之前就应该看过的五十部电影”。

  剧本就在你身边

  “与拍电影相比较,我更喜欢文字的制作。每次想拍电影的时候,我脑子里总是听到一个声音,监制的声音,你这个情节不够钱去拍啦,这个情节找不到人去演啦,没有人会说这句对白啦,这个镜头审批通不过啦……所以,我就经常写小说,作为平衡自己的渠道。”彭浩翔迄今为止所有电影的剧本都是自己完成的,算是十足的“作家电影”,他的小说专栏也遍布华语纸媒,内地将陆续推出他的作品《坏品质》和《失物招领处》。因此,他不接受“导演不错,就是剧本不好”的观点。

  最近,彭浩翔获准下一部影片从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中免费选用15秒钟的片段,就是因为他在前几年的洛杉矶影展上,用一个想要拍摄的故事打动了乔治·卢卡斯。

  有一次,彭浩翔去一家电影学院和学生座谈,问起他们的拍摄计划,一个学生装得比导演还导演:“我不懂怎么讲我的电影,我只知道拍我的电影。”彭浩翔破口大骂,狠狠教训了这个“大导演”。另一个学生则声称“我不要拍爱情故事,我要拍爱情关系”。彭浩翔一头雾水,后来索性把这句自相矛盾的话写进了《AV》中。因为好奇,他后来还破例找来那个毕业生的爱情电影观摩。类似这类个人经历中的搞笑故事、片段或细节,不少都被彭浩翔写进自己的剧本。所以,他的中学同学、民谣才子林一峰推荐《破事儿》时猜测,“可能是他对那些早期优越分子的报复,也可能是他为丑角们争一口气(这个可能性很低)”。

  当陈冠希陷身“艳照门”时,有媒体称赞彭浩翔拍摄于2004年的《公主复仇记》有先见之明,但彭浩翔称《公主复仇记》的真正原型是他1992年求学于台湾时的一位华侨同学。这个女同学和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男友分手后,双方过去拍拖时的亲热照片被其前男友外泄。彭浩翔受托偷回这些“艳照”:“那个男生太不够意思了。他只是把照片在马来西亚人之间传来传去,一点也没有给我们看。”

  有影视文学系的粉丝向他诉苦,说受过编剧的科班训练后反而文思枯竭。彭浩翔举了犯罪小说大家劳伦斯·布洛克的例子:布洛克看到一家服装店的牛仔裤比较便宜,便问原因,老板娘说牛仔裤本来就这个价格。布洛克却大胆想象出一部小说,一个杀手开了一家卖牛仔裤的店,每次杀了人,就把他们身上穿的牛仔裤剥下来再卖。结果,他店里的牛仔裤的价格就特别便宜……

  “生活里真的都是小说,只要感情是真实的,就值得去写,不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找,只要看有什么能够打动你的地方,就是一个好的小说。” 彭浩翔说,“我的建议是,当编剧之前,先去写小说。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够发表小说,网络发表更容易,只要写得好,就不会怕被埋没。比如说,那个写‘明朝那些破事儿’的人”。1990年代初,从台湾回到香港后加盟影响不及TVB的ATV,但正是这里独当一面的剧本创作机会和实际的演出经验,让彭浩翔能更到位地理解编剧和导演的工作。

  彭浩翔自我展望的导演事业充满无限可能性:“我既会拍《买凶拍人》,也会拍《伊莎贝拉》,我愿意去尝试不同的电影,让有不同需求的人来看。我想自己是一个超市,可以给有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带去不同的商品。”

  历史带来安全感

  1973年出生的彭浩翔,在年龄上并不具备世事洞明的优势,但后天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以及1992年中学毕业后赴台湾侨生大学先修班学习的经历,还是让他获得了与他的年轻不太相称的历史感。这种厚重感,大多数时候隐藏在他黑色幽默的表象背后。

  “我比较关心历史,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历史很重要。你现在站在某一个地方,你并不知道,其实那里曾经发生过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读了历史的人就会知道。我看历史事件,还会特别留意发生的地点。”香港中环威灵顿街有一家影视明星们经常光顾的理发店,也是年轻的追星族们蹲守自己偶像的一个场所。每次去这个理发店,彭浩翔就 “很有一股冲动,想上前去告诉那些男生女生,哎,你们现在等着的位置,曾经是孙中山领导过一次起义的地方”,“这让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种历史感,也进入了他拍摄的电影,比如《AV》里面的维多利亚公园门口的凉亭,见证了1970年代的香港大学生抗议美国政府把钓鱼岛交给日本的往事。

  “历史会带给我安全感。现在好多年轻人对他出生之前的事情了解不多,我会疑惑,这样你觉得安全吗?”彭浩翔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出生之前的事情”,“当你读了历史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一百年前就已经发生过,历史大多是一直在重复的,只有一点点改变。这就像北京的京剧,剧目都一样,只是演员换了”。

  历史,弥补了彭浩翔在时态维度上的经验欠缺,让这个年轻人在被人讥为“文化沙漠”的香港有可能走得更远:“你了解了历史,还可以大概看见将来发展的轨迹,猜出将要发生的事情。”■

  导演出书多无趣?

  与前辈们相比,青年导演们在出书这个问题上显然个性了许多。他们成名的年代里,娱乐媒体如随身助理一样跟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言片语动辄就能成为行业头条和风向标,这样的状态下再出一本普通的自传显得多余且无趣。

  撰稿·王小木

  或许,报道他们出书也无趣。这三位是来自两岸三地的最当红的青年导演,贾樟柯、彭浩翔和魏德圣,在日前上海电影节“新浪潮50年”论坛上,他们受邀讲述自己和法国新浪潮的渊源,其实彭魏二人和新浪潮压根没太大关系。

  巧合的是,他们三位挤在一个时间在内地市场出书立传,彭浩翔的小说集《破事儿》、魏德圣的自传性日记《小导演失业记》和贾樟柯的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正在热卖中。

  导演出书在国内并不新鲜,但有关导演的书真假莫辨。

  陈凯歌有《少年凯歌》,冯小刚有《我把青春献给你》,而没有出过自传的张艺谋时不时要面对未经他许可的所谓“自传”,甚至连当初同在西安咸阳第八棉纺织厂工作过的工友,也出了书替“老谋子”讲述人生。与其被人冒名说,不如自个儿斟酌着写,或许,这才是写作者的心思?

  《少年凯歌》已经绝版

  自传写过了,但围绕着导演们打转的身边人还不甘心,因为一切资源都应该被榨出最后一滴。拍了《梅兰芳》的陈凯歌亲自写了讲述此番创作前后的电影笔记《梅飞色舞》,拍了《非诚勿扰》的冯小刚也创作了同名长篇小说集。电影的成就暂且不论,但就这两本书而言,实在不值得多提。

  就在《梅飞色舞》问世没多久,陈凯歌20年前写下的文字——《少年凯歌》更名为《我的青春回忆录》后再版了。至今很多人谈论陈凯歌时,只提一部电影(《霸王别姬》)和一本书(《少年凯歌》)。当时身处纽约的陈凯歌应日本讲谈社之邀,3个月闭门不出写下了薄薄一册书,后来这些文字在港台地区也都相继出版,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国内出版此书。多少名人写过“文革”岁月,但很多都会败于《少年凯歌》,此书通篇充满着陈凯歌日后电影里所特有的那种沉重的气息,悲痛潜伏于平静中。它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导演的年少回忆录,而是走过那段特殊岁月的少年勇敢而深刻的反思录,是一个思想者的精神成长史。它对于历史的价值,可能超过了对于一个电影导演的价值。

  当初的《少年凯歌》已经绝版,和陈凯歌、陈红夫妻合作多年的助手黄斌在2008年末负责修订再版了《我的青春回忆录》。他说,“听说这几年不断有人想出版陈凯歌传记,但导演一扎进电影的拍摄就是天昏地暗,没有停息,哪有时间重新笔耕?再版修订的事宜也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的冬天,我和出版社的朋友一再怂恿、几近逼迫导演把重新修订《少年凯歌》提上议事日程,并增加近100幅首次曝光的记忆影像。”

  20年后再读一遍这个在纽约“蛰伏”的青年导演的文字,人们可能越发怀念八九十年代那个意气风发和异常自信的陈凯歌:原来你在20年前就意识到自己无法不沉重,无法以轻松的态度来看待社会,难怪你如此不适应如今的商业社会,以至于至今仍在寻找自信。

  书是看懂电影的钥匙

  与前辈们相比,青年导演们在出书这个问题上显然个性了许多。他们成名的年代里,娱乐媒体如随身助理一样跟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言片语动辄就能成为行业头条和风向标,这样的状态下再出一本普通的自传显得多余且无趣。但他们真正想说的东西,真的就能畅通无阻地表达出来吗?

  很多人觉得贾樟柯的电影冷冰冰,和我们常说的繁华社会相差太远。但贾樟柯在《贾想(1996-2008)》里的文字却给人相反的印象,他对于生活的热爱超过很多习惯看热闹的普通人。他的文字和他的电影一样,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波涛汹涌。在《小武》十周年之际出版自己历年的拍摄手记,以及和批评家们的对话。虽然手记和对话中散落着贾樟柯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于电影的思考,以此来理解他的电影也更容易些,这本书比自传更具价值。

  复旦大学吕新雨教授在《二十四城记》研讨会上说,“讨论贾樟柯很难,他给批评家留的空间很小,因为他是他自己电影最好的理论家,他把自己的电影说得滴水不漏”。这番话被很多人引用当作对《贾想(1996-2008)》最合适的书评,同样我们也能用这样的思路来看待魏德圣的《小导演失业日记》。《海角七号》成名后,魏德圣在说话时越来越谨慎,以前他无论说什么没人听,现在他说什么都是大事件,有时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被渲染成一个社会话题。其实如果看过他的《小导演失业日记》,他对于电影和创作的观点早就明白无误地写在了里面,成名后他所说的大部分有价值的话都能在书里找到。

  2002年参与完电影《双瞳》的策划后,魏德圣失业了,没有活干了就写剧本,每天还写点日记。当时写的那些剧本并没拍成电影,倒是这些无心写就的日记被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了。魏德圣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了过去7个月失业状态时的困顿迷茫和远大志向,同时还以自己饲养的“黄金鱼将”的口吻描述了金鱼眼中的世界,这些正是魏德圣在未成功时想说,但又不敢明说的话。

  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小导演失业日记》只卖出了5000本,一个穷困潦倒也无多大成就的创意人的内心独白,默默地躺在书店蒙尘的角落,少人问津。2008年夏天魏德圣意外地拍出了大热的《海角七号》,出版商在10月也立刻再版了《小导演失业日记》,一个多月就卖出了当初6年里的销量。

  2009年3月《小导演失业日记》简化字版在内地出版,这是一个当红导演未成名时的苦闷记录,同时也让大陆人看到了一个台湾人对于台湾多元社会的细致观察。而这些内容正是魏德圣正在筹备的史诗大片《赛德克巴莱》的思想基础,他已经在为新电影做普及工作了。

  虚构作品《破事儿》

  《小导演失业日记》尽显魏德圣的个人风格,他说话的语气就是书中文字的味道,见过魏德圣的人再去读他的书,真的仿佛就是当面聆听魏德圣。有人评价魏德圣和彭浩翔的两本书,魏德圣尽管真诚且热血,但他的文字功底太过于“清汤挂面”;而彭浩翔不愧是“写字”的,书中一招一式尽显他在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彭式幽默。

  不带自传性,不涉及个人经历。《破事儿》和其他电影导演的书更大的不同是,这是一本小说作品集。彭浩翔是拍电影的,但他同时也是“写字”的。如果说其他导演出书更多的还是和自己的电影配套的一种营销手法,那彭浩翔完全可以靠文字来捕获人心。

  彭浩翔上周从北京回到香港后,在博客上流露出了甜蜜的“烦恼”:这趟内地之行让众多媒体邀请他开专栏写小说,他该如何选择呢?彭浩翔如今已经能和梁文道和林奕华这些学贯中西、博览群书的香港文化人一起被相提并论,但他其实很“草根”。读中学时他想当明星,于是中学毕业后去考香港演艺学院,没想到考了两年都没考上。觉得当导演风光,所以拒绝从片场小人物做起;听《电影双周刊》说当导演就一定要会写剧本,他去了亚洲电视当编剧,并在报刊上撰写影评和小说。

  1997年24岁的彭浩翔出版了个人的首部长篇小说《全职杀手》,一出即畅销,在香港地区就卖出了10万多本。四年后著名导演杜琪峰和韦家辉根据此书拍出了同名电影,主演是刘德华和反町隆史。一直梦想当导演的彭浩翔就此入行,开始了自编自导的电影人生涯。其实《全职杀手》出版时已经是彭浩翔出书的第五个年头,19岁时毫不出名的他出版了自己非常钟情的小说集《破事儿》。2007年3月该书在香港再版,销量超过当年。这时他已经是香港年轻影人中的佼佼者,是香港编剧界当下最热的角色了。■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更多关于 彭浩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