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禄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白相南京路,走到国际饭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豪迈地把手一挥:看,这就是国际饭店。我仰起头 ,不断地仰起头,那幢被深赭色大理石墙面包裹的高大建筑像一座大山那样轰隆隆地升起在我面前。当时在坊间流传有一个笑 话:乡下人到上海,都要看一眼国际饭店,但在不断仰视的过程中得将自己的帽子捂住,不然就可能被风吹落在地。
再后来,我知道国际饭店是值得仰视的,它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意义在于:在30年代就获得“远东第一高楼”的美誉 ,而且将这个称号保持了30年,在上海呢,最高建筑的纪录保持了50年。替它描绘蓝图的便是匈牙利建筑设计师邬达克, 建造商则是本土的陶馥记营造厂。1933年,年轻的贝聿铭途经尚未正式开业的国际饭店,仰望之时,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未等读完圣约翰大学的课程,便踏上去美国求学的道路,并终成为一代建筑大师。
国际饭店也是彼时上海的时尚地标,不少社会名流和外国政要都选择在此下榻。张学良、梅兰芳、胡蝶、卓别林在这 里下榻过;陈纳德与陈香梅在14楼的摩天厅宴请友朋。抗战胜利后,宋美龄在15楼的套房里,与大洋彼岸罗斯福总统夫人 通话。上海解放后,进城的解放军从它面前走向“明朗的天”。新上任的陈毅市长在饭店接见了解放军团以上指挥员。
现在,国际饭店还在二楼辟建了一个文史馆,将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这座饭店的许多珍档公开展示。前不久,书法篆 刻家陆康先生从家藏的一大堆故纸中翻出两份老报纸,一份是《光华日报》,另一份是《力报》,他将这两份报纸捐给了国际 饭店。这两份报纸上记载的新闻也颇有意思,抗战胜利之日,美军进入上海,15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队员将国际饭店15 楼整个楼面包租下来,住了整整两个月。美军还在饭店门口停了一辆吉普车,每天采购食品与烟酒供美军享用外,还收集市民 的信件,帮助他们与侨居美国的亲人恢复因战事而中断的联系。
1982年上海宾馆建成后,国际饭店只得让出老大的位置,此后南京路上特别是国际饭店左右的高楼雨后春笋般地 崛起,国际饭店像个老贵族那样无可奈何地陷入谷底,清寂地守望历史的天空,但因为它见证了跑马厅变成了人民公园,跑马 总会先后变成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也看到了东边升起了东方明珠,西边耸起了明日广场,国际饭店是上海的地理高度 ,更是心理高度。
国际饭店今天还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它的大堂里,有一个上海原点的标志。我真希望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在这 里留下倩影,从上海的原点出发,走向美好生活,我也希望看到每年上海市群众长跑的队伍从这里集结出发,精神抖擞地迎着 阳光跑向西方文明登陆的外滩源……
前不久,国际饭店总经理竺培基根据市民的建议,打算在饭店对面的花坛中树一座青铜雕塑,并请一位雕塑家设计了 小稿。它是一件写实风格的作品,三个普通市民、也可能是游客,一起仰望马路对面的国际饭店,其中一位少年用一只手紧紧 捂住自己的帽子,怕被风吹去。这个情景是深深地印刻在上海市民心中的,是历史的、也是文化的,更是上海市民记忆的一部 分。我想,从塑像旁经过的所有人都能读懂它的善意与含义,并会心一笑,也可能在旁边拍照留影。在南京路已有的景观雕塑 中,它应该也是具有文化与历史意义的一件,更是与市民“平起平坐”,没有任何审美障碍的一件。但竺总又告诉我,塑像小 样与申请报告送到有关部门,有人认为这件雕塑有歧视乡下人的嫌疑,怕引起争议,最终影响社会和谐。我觉得这样的评估是 轻率的,至少没能代表市民的愿望。因为我在与不少朋友讲述这件事时,大家都表示热烈的赞赏,都愿意在雕像前拍照留影。 新天地在一大会址边上的开发成功不正说明人民群众的成熟吗?那么国际饭店前的雕像又为何读出如此过敏的担忧呢?要不, 将雕塑的小样公之于世让人民群众投票表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