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珍视一生中独特的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00:28 中国青年报

  近日,看了一位青年导演的影片,影片不久前在一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影片有导演的人生体验,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看后我的一个强烈想法是,如果导演晚10年再来拍摄此片,当会更精彩。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重要作品,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作品”。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
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帆船在海上拖了3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后绑在小船的一边,但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鱼脊骨。这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1936年,海明威曾在《老爷》杂志4月号上发表一篇不长的通讯,名为《在蓝色海洋上》,就是报道这件事的。15年后,他一气呵成地写成了这部小说。可以推想,这故事一定在他脑中多次浮现,情节、寓意一天天丰富和完善……

  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台湾导演杨德昌的代表作,这部电影也是根据一件真实事件改编的。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台北市一名初中生因女友绝情,愤而挥刀,致使女友毙命。事件发生后,轰动台湾。杨德昌与凶手有缘,案发时他14岁,与凶手在同一学校读书,按说他对此事的来龙去脉知道得一清二楚,却藏在内心深处长达30年之久,到1991年杨德昌才把它搬上银幕,对杨德昌来说,讲述故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理解那个时代。这件往事陪伴他度过半生,想必如同编导一部影片一样,一遍又一遍,不知重拍了多少遍,他追求的不是简单展现一件早有定论的凶杀案,更非炫耀炉火纯青的电影技巧,而是在为我们每一位观众担心,不希望我们堕落……

  两位艺术家长期孕育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52年9月,《生活》周刊刊出了《老人与海》的全文,售出了531万多份,后来的单行本也很快销到了10万册,受到书评家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亲友及读者纷纷来信祝贺。本书终于使海明威获得1952年度的普利策奖,并且主要由于它的成就而荣获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拍完后参展第28届台湾“金马奖”,力克当年香港的两部同样优秀的影片《阮玲玉》和《阿飞正传》脱颖而出,夺走最佳影片大奖。

  文化艺术史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这给人以启示:文化艺术工作者有了原始的感动,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这时似乎也可以拿起手中的工具,记录这感动,但更好的做法却是不急于流露、轻易表白,不妨让它沉积下来,慢慢涵养,久而久之,便会有大的收获。珍视自己的感动,还体现在将其变成作品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切身的素材,更应多几分慎重、虔诚之心。

  目前,我们的文化产品在量上可谓丰富,甚至使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很多作品给人的印象却是“来去匆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即使是一些获国际、国内大奖的作品也不能脱俗,其原因是颇值得分析总结的。说我们的文

化工作者完全没有生活体验、感触,只是为了名利而炮制,这是有些冤枉的,但说不少文化工作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不能沉下心来,很好地孕育、耐心地打磨作品,应是客观的。这也是很多作品流于一般化的重要缘由。

  几十年前,画家傅抱石在一篇短文中有一段话,简直就是说给今天一些人听的:

  自近数十年来,因为社会、经济、思想,乃至生活上的种种变迁,艺术上显然的也在赶紧改头换面,使能与商品市场相适应,不但要科学化,而且要标准化,在这种趋势之下,所谓‘美’——一种崇高伟大、精力充沛、足以感人的美——就完全被美国印的法币所替代,我们看不到谨严精妙的东西了。同时我们颇以为死去的若干画家,往往经年累月经营一幅画的行为最笨不过,最无出息!

  谨严精妙的作品首先需要时间来孕育。把自己的体验、感动或发现,急急忙忙地变成作品,是对进一步深化、丰富的放弃,也是创作资源上的一种浪费。要知道,一生中独特的感动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张天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