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说,克朗凯特告诉她,“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发自北京 “我现在得走了。”7月17日晚,沃尔特·克朗凯特留下最后一句话,与世长辞,享年92岁。
临终前,他平静得一如他曾经主持节目的结束语:“事情就是这样。”而此刻,美国民众却再难在他的引导中镇定。“我们失去了最值得信赖的声音。”美国总统奥巴马哀伤地说。
他曾经在美国学者认为最是“躁动不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担任新闻节目主持人,他的沉稳、自信、执着为媒体赢得了时代的尊敬。当“克朗凯特大叔”的名号传遍美国大街小巷时,他自己可能还不知道,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同仁们也在用欣赏和崇敬的目光向他学习。
追求真相的启迪
克朗凯特1916年11月4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市。12岁时,他读到一篇有关战地记者的文章,自此便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6岁时,他被供职的美国合众通讯社派往伦敦担任随军记者。在二战的枪林弹雨中,克朗凯特的足迹踏遍英国、波兰、荷兰等国。他从不畏惧深入前线采访第一手战地新闻,这番经历使他成为二战时著名的战地记者之一。
但令他在传媒业声名鹊起的还是电视业初期的一档大众化节目——《你就在那儿》,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每周对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栏目。不久后,克朗凯特的声音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节目尾声:“这是怎样的一天啊?这一天和所有的日子一样,充斥着改变和照亮我们时代的那些事件。而你就在那儿!”
1963年,克朗凯特成为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并一手操刀节目的编辑选材,从此开拓了节目主持人的新空间。他总是戴着眼镜,穿着衬衣,即便在报道越战、水门事件、阿波罗登月、肯尼迪遇刺等重大历史事件时,他一直坚持诚实客观,从不轻易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职业标准:“一个好记者只有一件事情要做——说出真相。”1996年,中国电视传媒人杨澜采访这位“大鼻子大叔”时,后者告诫她:“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
“这让我深受启发。”杨澜后来说。而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央视上世纪90年代成立评论部时,正是想培养出像克朗凯特一样的“记者型主持人”。
“主持人就应该像他一样”
“就应该像他一样,新闻主持人是从后台到前台的编辑,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逻辑。他应该成为节目的主编和灵魂人物,是电视台的名片和声音,而不是播音员。”谈到这里,陈汉元有些激动。
70年代出生的《新闻调查》节目主持人柴静正在努力践行着“记者”和“主持”结合的角色。她在未踏进大学门槛时,就对克朗凯特的事迹耳熟能详。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克朗凯特口播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的新闻时说的两个词“去吧,孩子!”。这让柴静主持中国神六、神七载人飞船发射时得到启发。“克朗凯特教会我,主持人不单是新闻播报员,更是一个有丰富情感和令人信赖品质的人。”
在柴静眼中,克朗凯特之所以被公认为“美国新闻良心”,是因为他把普通人内心深处向真向善的一面表达了出来。“克朗凯特做到了,他不仅告知人们大事来了,还同人们一起面对。”
这些出色敬业的报道品质使美国观众的心与克朗凯特紧紧相连。与此同时,他亦因此更加敢于直言。他曾在亲身考察后激烈抨击美国的越战政策,最终促成了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提前撤兵。“如果我失去克朗凯特,我就会失去美国。”约翰逊曾沮丧地表示。
1981年,65岁的克朗凯特提出辞职,这令美国观众难以置信。“这就好比把乔治·华盛顿的头像从1美元钞票上撤下来一样。”有媒体如此描述。那一年3月6日,克朗凯特最后一次主持《晚间新闻》,收视家庭达到3600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80岁高龄的克朗凯特向杨澜说:“最后一次主持晚间新闻后,我把稿件撒向天空,大喊‘放学了’。”
事实上,晚年的克朗凯特终究离不开新闻。他身边的朋友回忆,一旦有新闻发生,他就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认识的人,这体现了他惊人的坦诚和纯真。
未能再次来华成遗憾
1983年,克朗凯特应原国家广播电视局(国家广电总局)外事部的邀请,第一次来到中国与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座谈。
“那一天,小小的会议室里挤下了七八十个人。”据当时在场的原央视主持人赵忠祥描述,座谈的气氛非常轻松。克朗凯特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当赵忠祥问道:“你读的稿件都是你自己写的吗?”克朗凯特当时就做出一副滑稽的样子反问道:“为什么不是呢?”后来,他详细解释道,自己的助理会根据当天新闻先写稿给他过目,然后他再对此进行修改和润色。
若干年后,杨澜曾代表主持人协会再次邀请克朗凯特来华演讲,“虽然老人爽快答应,但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而且他的头脑也不清楚了。”
柴静觉得很遗憾,作为一名青年主持人,她还有不少问题要请教这位美国老前辈。在她看来,克朗凯特是中国人最早熟知的电视新闻人,而他对中国新闻人的影响只是刚刚开始。“开关‘啪’地响了一声,门还没有被敲开。”柴静说,克朗凯特留下的财富很多,他的专业主义新闻意识、职业化的新闻训练和经验仍将是未来中国新闻人研究和取经的对象。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