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调查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33.7%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4:55 法制晚报
调查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33.7%

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33.7%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今天上午9时,记者从社科文献出版社获悉,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今天下午2时向社会发布。

  蓝皮书调查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

  主题

  大学生就业

  背景:2005年6月下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全国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进行调查,共回收来自毕业生的有效问卷21220份。

  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率33.7%

  2005年6月下旬的调查显示,47.2%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已经确定,其中,真正签约者只有33.7 %。另外,13.5%的人已经确定单位,等待签约。

  在这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一半人认为所找到的工作“一般”,37.4%的人对于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

  此外,77.1%的男生毕业后有了确定的去向(包括就业、读研、出国等),而女生这一比例为71.2%。

  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女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的比例达到21.3%,比男生高出3.8个百分点。

  毕业生起薪估计 六成多2000元内

  本次调查让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其中,起薪在1001元至2000元的毕业生最多,占65.4%。

  男性平均起薪为1631元,女性为1507元,两者之间相差124元。与2003年相比,男性起薪有所上升,女性起薪有所下降。

  2005年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仅比2003年的1551元增加37元。

  影响就业的因素 工作能力排首位

  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对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影响就业的因素有16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 ,“工作经历”,“学历层次”,“学校名气、地位”,“所学专业”。

  送礼买人情的影响程度则排在末位。

  与2003年相比,“工作经历”和“党员、学生干部身份”的排名都上升了四位,其他因素的排名变化不大。

  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越来越规范,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方面,而家庭背景和送礼买人情等因素的影响很小。

  求职平均花1100元 比两年前多300元

  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平均每人为1100元,比2003年增加了大约300元。

  求职成本与求职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已签约者平均支出1061元,未找到接收单位者平均支出1144元。

  主题

  大学生公众形象

  背景:去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 4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34份,有效率97.8%。

  对贫困大学生认知不足

  在公众心中,北京市大学生平均月消费水平集中在500元至800元、800元以上两段,大学生消费水平属富足的适度消费与略奢侈的高消费。

  而对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贫困大学生,即所谓贫困大学生现象,社会公众明显认知不足。至少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展示的形象并无贫困的迹象。

  心理问题源于就业压力

  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有1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过大”。

  调查还发现,北京人倾向于认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专家分析说,这种情况和北京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偏高,生存环境的竞争性较为激烈,且北京地区高校云集,因而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较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京人极反感大学生乱扔垃圾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只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更多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在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等。

  另一方面,在各种有悖公共道德或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中,公共场合大学生“情侣之间动作过于亲密”最为人们所反感。此外,北京人对于大学生“随手乱扔垃圾”也极为反感,其反感程度不亚于“情侣之间动作过于亲密”。

  (注:调查均在北京进行,北京人指北京籍被访者,外地人指外地籍被访者)

  主题

  教育满意度

  背景: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搜狐网站,于2005年11月10日至12月8日在搜狐网的教育频道上进行了一次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006份。

  八成以上公众对高校收费不满

  蓝皮书对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表明,77.8%的公众对教育的总体情况“很不满意”、“不太满意” ,总体满意度分值仅为35.28分(60分为合格),仅4.1%的公众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

  其中,作为直接受教育者的学生,对于教育的总体满意度最低。

  报告同时指出,公众普遍对高校收费过高不满,82.3%的公众认为很不合理、不太合理,表明高校高收费不为公众所认可。

  高教突出问题质量滑坡居首

  “高等教育里最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33.3%的人认为是“大学教育质量滑坡”。

  研究者分析认为,这反映公众对近年来高等教育扩张、培养质量滑坡等问题的关注和不满,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此外,“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收费”分列“高等教育里最突出的问题”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达23.6%、1 9.5%。

  调查同时显示,68.9%的公众表示对当前大学的教育质量“很不满意”、“不太满意”。

  主题

  大学生自杀

  背景:以近五年来在媒体上披露的281名大学生自杀案例为基础,对2005年及近年来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梳理。

  2005年媒体报道116起大学生自杀

  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明确校名的高校有50所),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2人。大学生自杀死亡率为71.6%,男生和女生的自杀死亡率几乎相同,分别为71.9%和71.2%。

  对2001年至2005年大学生自杀情况的分析表明,北京、安徽、广东三省市是见诸报道的自杀大学生最多的省份。

  计算机专业学生自杀多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

  研究者分析认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呈明显增长的趋势,死亡人数也随之增长。其中,女生自杀的比例高于男生,理科生自杀人数多于文科生,文科生自杀的比例高于理科生。

  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自杀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学科,五年间共有15名学生自杀。排在第二位的专业是法学、医学和中文,均有5人自杀。

  男生多因学业女生多因恋爱

  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业困难和恋爱问题。因为恋爱问题而自杀的,占总数的21.7%;因为学业问题而自杀的,占总数的18.9%,分别居第一、第二位。

  男女生自杀原因有明显区别。男生自杀多因学业,占自杀男生的27.4%,高于女生近11个百分点;恋爱因素排在其次。而女生自杀多因恋爱问题,占34.6%,高于男生16个百分点;学业因素排在其次。

  学期初和学期末是自杀高峰时间

  研究者指出,学期初的9月和学期末的6月是大学生自杀的高峰时间,这期间大学生正面临开学和结业,是学生们一年当中变化最大的两个时期,也是压力比较集中的两个时期。

  2001年至2005年男女生自杀原因比较(前五位)

  自杀原因    男生     女生

    恋爱      18.5%    34.6%

    学业      27.4%     16.8%

    心理疾病   7.3%    11.2%

    就业       7.3%    4.7%

    人际冲突    4.8%     5.6%

  本版撰文/记者郭紫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