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下放农村自费搞科研 陆埮:18年3000封科研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5:06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院士语丝: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大学里学的是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后下过农村、进过工厂,烧过锅炉、学过木工,走了21年“弯路”后才回科研一线,研究方向却又从“地上”转移到了“天上”,原子核物理专业出身的他干起了天体物理。虽然研究对象迥异,他却依然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2003年以71岁高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就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陆埮。

  昨天上午10点,记者如约来到了紫金山天文台。传达室通知有人来访的电话刚放下不久,一位老人便径直来到记者面前,步履矫健、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如果不是那满头的银发,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已经74岁的陆埮院士。

  将记者迎进办公室后,陆埮打开了“话匣子”。

  逃亡路上险丧命

  陆埮出生在江苏常熟,父亲因病只能读到高中,虽然学业优秀,却未能上大学。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寄予陆埮最大的期待,他希望,陆埮上医学院。可到了中学后,陆埮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加上他的一位叔叔是当时东吴大学物理系教师,从此便与物理结了缘。

  虽然父亲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希望,但世事多变,抗战期间,陆埮随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仅小学他就断断续续上过4所。有一次,在逃亡的船上,日寇的一颗流弹正好落在他的小床上,幸好那时他不在床上,逃过了一劫。

  免试进入北大物理系

  艰苦的逃亡生活加上体弱多病,陆埮直到20岁才高中毕业。高考填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因为感觉自己考得很好,发榜那天,陆埮就按所填报的志愿在报纸上依次查找,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他生气地把报纸一摔,结果在报纸的末尾最后两行里跳出了“陆埮”。

  原来,他被北京外语专修学校录取了,因为他成绩优秀,直接被编进了苏联留学预备班。

  但陆埮在北京外语专修学校就读仅两个月后,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到苏联留学,虽然只是普通的疾病,但当时对留学的要求特别严格,陆埮只好回家休学一年。第二年,陆埮被免试录取到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18年通信3000多封

  1957年大学毕业后,本想静下心来搞研究的陆埮赶上了“反右”运动,被下放到了农村、工厂参加劳动,但他坚持在业余时间自费搞科研,并开始了与老同学、内蒙古大学的罗辽复及河北工业大学的杨国琛“远程合作”。

  那时候,因为受到经费等原因的限制,三个人的来往只能通过信件。“一个月工资就五六十块,来回一次就花光了”,陆埮说,从1960年到1978年间,他和罗辽复的通信达2800余封,加上杨国琛的信件共有3000多封。“通常是两三页纸,多的时候有10几页”,经常是前一封信刚发出,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来不及等到回信就发出了下一封信。

  之后虽然他们的研究方向不一样了,不好再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但通信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每年都开“饺子派对”

  与同学合作得非常愉快,跟学生也一样。

  陆埮1978年进入南京大学,1982年开始带研究生,从那时起,每年元旦陆埮都要搞一个“饺子派对”,把所有的研究生请到家里,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饺子派对”一年也没有停过,而且人数也越来越多。

  “徒子徒孙都来了”,陆埮笑呵呵地说,今年元旦来了四五十个人。因为人太多,家里已经摆不下了,只好把学生们带到外面开“派对”。

  年逾古稀不输年轻人

  陆埮说,他非常欣赏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的观点,“不怕在年轻人面前承认自己是傻瓜”,所以他与学生之间一直既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又是良好的朋友关系。即便分开几十年,只要他到一个地方出差,他的学生得到消息后都喜欢去看他,跟他聊聊。

  “我也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陆埮说,“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始终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葆科研的活力”。从陆埮办公室的记事板上可以看出来,年逾古稀的他丝毫不输年轻人,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新闻附件

  陆埮院士小档案

  陆埮,1932年生于江苏常熟,1957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78年调入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工作。连续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陆埮院士在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成果卓著,至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0余篇。1984年,首次研究奇异物质和奇异星的动力学行为,显示其极高的体粘滞性。1994年,首次提出脉冲星辐射的“代参数”概念。1997年,国际上刚发现伽玛暴的余辉不久,就研究了余辉物理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既适用于极端相对论,又适用于非相对论的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揭示了一些伽玛暴的星风环境和致密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研究了喷流状态下的伽玛暴余辉的光变规律,指出其光变曲线的变陡拐折不发生于火球膨胀的极端相对论时期、而应发生于转向非相对论时期;并对伽玛暴提出了可以避免“重子污染”的能源机制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