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涉外婚姻"救活珍稀马褂木 专家保护鹅掌楸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09:39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与银杏、水杉等并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鹅掌楸(又名“马褂木”),因结实率极低等原因而濒危。但40多年来,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们一直在为保护利用这种珍稀树种而做着努力,现在,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使这一“化石”级树种以一种新的鹅掌楸树种大量繁殖下去,还可以对我国林业生产作出贡献。今年年初,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结实率仅1%“活化石”濒危

  据参与这一研究的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存与基因工程系季孔庶副教授介绍,鹅掌楸为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叶外形似鹅掌,故名。又因为鹅掌楸的叶片还像挂在树梢上的小马褂,又名“马褂木”。该属目前仅剩2种,为古老的孑遗植物,现仅残存产于中国的鹅掌楸和分布于美洲的北美鹅掌楸2个树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鹅掌楸叶形奇特,花如郁金香,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木材优良,轻软细密,韧性强,易加工,是建筑、装饰、细木工的优良用材。

  据季孔庶介绍,鹅掌楸雌雄同花,但雌蕊和雄蕊不同时成熟,且雌蕊成熟时花朵未开放,给昆虫为鹅掌楸传粉带来很大困难。它的结实率只有1%。在我国,鹅掌楸实际数目很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之一。

  试验40年杂交初获成功

  “其实保护利用鹅掌楸的工作早在1963年就开始了。”季孔庶说。

  20世纪30年代,我国从北美引进了一批北美鹅掌楸。南京地区引种后仅存的唯一一棵在明孝陵,现在这棵树仍存活,已长至近40米高。1963年,南林大的专家想到,可以尝试在中美鹅掌楸属两个物种间进行杂交实验。专家们立刻采集了北美鹅掌楸的花粉,与南林大内的鹅掌楸进行杂交,结果产生出的杂交鹅掌楸物种拿到全国各地试种后发现,它们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适应性广,抗逆境能力强。随后专家不断进行杂交试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专家们又开始进一步优化杂交技术,精简杂交过程。

  新技术“克隆”繁殖规模增万倍

  从2000年开始到去年,南林大专家们开始利用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进一步提高杂种鹅掌楸的繁殖规模。

  专家首先提取出杂交鹅掌楸的一个“干细胞”——体胚,利用胚胎技术将一个体胚“克隆”出成千上万的体胚,产生成千上万的幼苗,这使得杂种鹅掌楸的繁殖规模以成千上万倍的速度增长。至此,鹅掌楸的保护和鹅掌楸种间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产业化开发利用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据介绍,杂种鹅掌楸已先后作为行道树和成片造林栽植,推广应用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