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收费却名不副实中小学“名牌校”需要打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7:19 红网

  “3·15”是消费者权益日,可以为消费者打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中小学“名牌校”,高收费却名不副实,也应当分辨真假。

  1.一些知名高中办初中分校大多是合并了薄弱校校舍狭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对“择校”、“择校生”、“择校费”都不陌生。

  “择校”在北京是名牌校卖方市场,

  “择校费”各校无统一标准,且灵活性较大,中小学生入名牌校一般要交择校费3万至5万元。家长最烦恼的是初中择校,因为小学的学业相比之下不算难,初中则不同,升学“电脑派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便择校。

  北京的重点高中(现在都称示范校)已与初中“脱钩”,这些名校大都办了分校,一般就是该校的初中部。每年3月份起,家长们便带着孩子们奔波在各个名校的校园中,上辅导班、考试、交择校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送进了“名校”,这才发现:“星星不是那个星星,月亮也不是那个月亮”。招生时在百年老校的高中部,有宽阔的教室、气派的礼堂。可是被录取后,只有开学典礼是在那里度过的,开完会就把学生领到了分校校舍里,有的分校连活动的空间都没有,上体育课都得在马路上跑……

  据业内人士介绍:北京市不少重点高中旗下的分校都属于“民办公助”初中,他们有不少是兼并了周边的一个基础薄弱校,不仅使用其校舍,而且接收了该校教师。在这样的分校中,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学生反映:有的教师讲的课听不懂,有的教师普通话都说不好。家长更是感到无奈,数万元的择校费,每学年数千元的学费,对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买”来的却往往是失望。

  2.同样交费甚至交得更多普通班学生得不到优质师资教学“缺斤短两”无法“退货”

  很多名牌校的初中分校都开足马力招收新生———多设班:有的学校一个年级招收八个、十个,甚至二十个新生班;招大班:每个班级至少45人以上,早超过北京市教委规定的标准。但是,学校的优质师资根本无法应付如此多的学生,为了保证学校的升学率,各校都采取了办“重点班”或“实验班”的办法,在同年级内选拔两到四个班,配上最好的老师,其他班往往就是合并校的老师或招聘来的各地老师。

  一些家长真没想到,孩子在学校里被分成三六九等,重点班的学生有外教,每天放学后还给辅导……据家长反映,有的学校初一就给“重点班”的学生开了物理课,连语文、数学的教材都跟其他班不一样。同在一个学校,交同样的学费,普通班的一些学生甚至交费更高,却只有“缺斤短两”的教学。一位普通班的中学生说:“现在,我一点都不为自己能上这所重点校感到骄傲,因为我有一种被学校欺骗的感觉,我感到学校是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羞辱我们普通班的学生。”据了解,分校“重点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奥数”成绩入学的,择校费交得就少;也有靠花大钱、找关系进来的。重点班是拼升学率,能为招生做招牌。

  这些意见学生在学校不敢讲,就有老师对学生说:“你嫌学校不好你走啊,别觉得你交了3万元择校费委屈,外边还有拿7万元等着的呢!”一位家长说:“买了假货可以找工商、消协退货,但是花高价买名牌校退不了货;其他假货带给消费者的损失看得见、摸得着,但教育中的假货对消费者的损害更为严重———是对下一代灵魂的损害。”

  3.私立高价寄宿学校也与名牌校“合作办学”结局往往是“釜底抽薪”

  一些私立高价寄宿学校近年与一些名牌校联合办学,打着名校招牌,吸引了不少收入高、工作忙的家长。这类学校一般建在北京郊区,实行高收费、封闭式管理。

  小丽在北京大兴区的一所私立校上初二。当初的招生简章上说,该校与西城区的名高中和名小学合作办学。家长们选择这所学校就是冲着牌子来的,也有一部分优质的师资,优美的校舍,严密的管理,虽然进来的学生要交赞助费(若干)、建校费(一万元)、学费(每学年1.6万元)。这里曾经有过辉煌,每到周末,一辆辆接送学生的豪华轿车呼啸而过。但是这两年,大部分优质师资流失,学生不得不相继转学,目前整个初中部仅剩4个班,学校把校舍转租给其他单位。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小丽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物理成绩从期中的91分下降到期末的46分。半年来,小丽的妈妈一直为小丽的转学忙碌着。

  这种先“拉大旗做虎皮”,最终是“釜底抽薪”的结局,家长十分无奈。当学生不能在该校就读时,校方对学生交出的赞助费是不会返还的。

  (稿源:北京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