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公平的大学校长是真正的教育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08:58 红网 | |
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两会上透露,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对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人口比例确定。计算方法是:用今年学校计划招生的2000个指标除以13亿,再乘以省份的人口数,基本上就是下达到各省的指标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开发西部的政策、生源质量、地域因素等,确定本科招生分省计划。据悉,这是全国首所按人口比例下达分省招生指标的高校。(《新京报》3月11日) 这是多年来关于高考录取公正的最重大新闻。这些年,社会各界对高考不公、国家重点大学招生名额“地方化”现象的质疑不断,但是鲜见有关部门正面回应。今日中国政法大学此举,堪称破除高招配额不公的破冰之举。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科学合理地把招生计划下达各省,使考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实现“起点的公平”。诚如有论者所言:一所大学,如果只是把“社会责任”挂在其校长的嘴边,却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实践教育公正,又怎能教会学生担负社会责任、追求社会公正呢?徐显明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而是全中国的政法大学。”诚哉斯言,信哉斯言。 针对政法大学的破冰之旅,《新京报》记者分头采访了国内部分高校的校长。有的说“应该得到尊重”,有的认为“有助实现教育大众化均衡化”,有的说“虽然好但是很难推广”——正因此,也就更显出中国政法大学的可贵。“鹤立鸡群”在中国通常需要付出代价,无论是个人沉浮,还是面对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以及面对国内同僚,都是如此。身体力行地坚持实践公平的大学教授、大学校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在中国,“言传身教”的传统失传也久矣。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甚至心里想的跟嘴上说的不一样这种人格分裂也久矣。更有甚者,丧失了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公然为社会不公正辩护的“世风”也盛矣。 此间,我特意留心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北大是按照历史沿革确定分配给各省的指标,“实际上北大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比按照人口比例确定的还要高。” 2004年北大招生计划总人数是2599人,北京713人,天津75人,河北74人……海南18人,广西41人,四川99人,重庆69人,贵州28人,云南46人,西藏10人,陕西71人,甘肃36人,青海16人,宁夏24人,新疆40人(其中10人为医学预科),辽宁89人,广东64人。北京的生源占到27.43%。 如果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按人口比例确定招生计划,西部地区的招生名额分别应该是青海10人、甘肃51人、西藏5人、海南15人、广西89人、贵州70人、云南85人、宁夏11人、内蒙古47人、新疆38人、四川166人、重庆61人。如此看来,“北大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比按照人口比例确定的还要高”,也就只有青海多出6人、西藏多出5人、海南多出3人、宁夏多出13人、新疆多出2人、重庆多出8人,共37人,也就是“意思意思”做做样子,而其他同是西部地区的名额,却被大量调配给了东部发达地区,比如北京。 北大领导前些天还在抱怨北大收费太低了,他说: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越是名牌大学,收费越低。这我就搞不懂了。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公立大学校长,会抱怨收费太低为一校谋利的?别说是公立大学,就是一般私立大学校长,作为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者,对于平等、自由、公正这些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应该有起码的敬畏之心吧? (稿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