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不能承受“赞美”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11:07 中国宁波网

  “杨振宁称清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要比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平均素质高,中国暂不需诺贝尔奖”(《广州日报》3月15日)的新闻昨天已经让网友的唾沫淹没了,大家除了愤怒就是愤怒,众所周知,这已经不是杨振宁因盛赞中国教育激起的第一波愤怒了。去年8月,杨振宁“建国以来,中国的大学办得很成功”的观点也曾被民间广泛诟病。

  笔者上网查询杨振宁的简历,发现老先生“1998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2004年起

定居北京。”原来如此,杨振宁是清华的教授,端着清华的饭碗,面对中国当下微妙的教育界现状,要想老先生如性情中人陈丹青般敢于怒斥某些无聊的规则,进而辞职而去,实在是一件难度过大的事情。

  不过,中国的教育问题的确错综复杂民愤极大,杨振宁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尊,即使不愿针砭时弊,也没有必要处处拣好听的说--这种伟大而无趣的工作有很多人在做,有更多的人乐意去做。诚然,中国教育并非一无是处,闪光点也并非一个两个,可是,中国教育最普遍的现状是什么?转型期间各种矛盾相对突出,比如大学乱收费问题,农村孩子的失学问题,“读书无用论”再度抬头的问题……细数之下,无一不是令人头痛的棘手症结。

  杨振宁有必要以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指引人们更关注这些关系千家万户的问题,学者天然有独立思考,关怀弱势群体,为政府献计献策,同时以普通公民身份督促政府完善未尽之处的职责。动辄“清华学生超哈佛学生”,除了让少数人得到意淫的快感之外,对于整个国民教育的进步而言毫无益处

来源:信息时报(广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