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社会不良风气促使部分大学生走偏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0:17 光明网

  “大学生学习‘灰色技能’,是不良社会风气在大学校园的集中反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是受当前转型期社会浮躁的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也谈到,就他所知,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确实存在。一个大学的党委书记向他抱怨,现在的孩子特别精明,一到学校就开始探听谁管分配

,谁管入党,谁说话更管用。换言之,现在这些孩子到学校后就开始琢磨,努力使自己每个微笑都有价值,都能发挥作用,引起注意。当前的社会风气“引诱”我们的学生不学“好”。找好关系,走对路子,就能留北京或找一个好单位,这些表面的东西影响到了学生。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也认为,首先是社会潜规则影响到了校园的学生。他说,现在社会上,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都有很多潜规则在流行,对学生影响很大。

  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对成功的途径有不同的“解读”。部分大学生更关注的是成功的结果,而不顾及过程,其结果是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他们认为社会不关注成功以外的道德伦理问题。熊教授认为,这种错误解读还不是个别现象,有些中学生也受到“传染”,学会了利用媒体炒作自己,而且有的方式还特别极端。他举了不久前发生在上海的一个案例:一名16岁的学生想成为当地“第一美男”,还自我策划了一番,找有关医院洽谈,具体到怎么分阶段实施美容计划,吸引媒体关注。事实上,这反映该学生已经完全学会了社会上这一套,这种早熟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多大好处。

  熊教授还谈到,学生“修炼”交际能力,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流行所谓的“公关”一说,也渗透进校园,当时就有很多学生学习喝酒、跳舞以及应酬技巧。最近这几年这种现象可能更普遍了,原因是就业形势太紧张。一些大学生希望展示独特的能力,比方说喝酒的能力、陪客户的能力等,这一方面表明学生更加务实,另一方面也和媒体夸大宣传有关。比方说,现在有些在校大学生在就业前制作写真求职简历,就和媒体宣传用人单位注重形象有关。

  至于很多学生靠家长找工作,熊教授说,据他观察,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了。有数据显示,在某一班级中,60%的学生是靠这种方式就业的。他分析,这表明我们一些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并不是惟才是举,看重学生的能力,而是任人惟亲,注重关系网络。正因为这种原因,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利用关系,学生在找,老师在找,家长也在找,这种信号和“风向标”的效应很不好。

  更让熊教授担忧的是,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很大,而社会各界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其严重性。他说,如果有学生靠这些“旁门左道”侥幸成功,他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照搬这些东西。他们带着不好的思想踏入社会,会加剧社会不良风气。说严重点,大学生们会在工作生活中“复制”这些学到的所谓“厚黑”经验,还可能以此教育下一代,这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

  郗杰英强调,一个大学生在社会上求职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本事和好人品。十几二十年前,很多单位用人比较看重有没有才气,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文凭,只要有点小本事就能冒尖。但是这么多年来,很多单位用人更加重视人品,把职业忠诚度、人际关系相容度看得比较重。

  郗杰英说,邪的歪的终究不能成气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