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偏才生无缘复旦在情理之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14:27 新民晚报

  今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首轮笔试,共吸引5800多考生,最后成绩排定,前1200名获得面试资格。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说,面试是此次自主招生最重要的环节。进入面试后,1200名考生便不会再因笔试成绩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后的面试将决定在1200人中选取300名复旦新生。

  笔试是考试程序

  记者问:“为何复旦仍在首轮考试中采用笔试形式,用一纸试卷淘汰大部分的考生?如果有的学生确有特长,但他的总成绩排在1200名之外,是否因此就无缘此次的复旦自主招生?”

  郑方贤回答说,这涉及到考试的一个程序问题。此次前来参加首轮考试的有将近6000人,学校在招生时必须有一个方法限定面试名额,从目前看,由复旦自主命题举行笔试的做法,是可行的。应当承认,可能会有极少数的考生某项成绩特别突出,而总成绩排不上名次最后没有取得面试资格。学校一方面需要那些具有天赋的学生,但另一方面,进入复旦的学生,也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各类课程,因此需要具备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看,某些偏才的高中生最终无缘复旦也在情理之中。

  酌情对待属特例

  复旦大学教授熊庆年认为,其实,这种自主招生的办法在中国早就有,以前清华、北大就采用过这种招生方式,当时正是在这一制度下,培养出了钱钟书这样的文学大家。同样,在今后的招生过程中,对那些某一方面特别优秀,而另一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学校有可能酌情特殊对待。但是,这种现象只可能是极个别的例子,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我们的要求依然是全面均衡发展。

  高校无需偏才生

  晓笛曾就读的华育中学一位教师说,晓笛并非那种很特殊的偏才生,文学天赋特别优秀。相对于文科来说,她的理科成绩相对弱一些,但绝不是很差。其实,对她来说,是否进入名校未必就决定未来的命运,不必太过在意。其实,我们的人才标准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特长也好、偏才也好,才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认为,高校无需偏才生。

  本报记者张炯强宋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