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大向教育部提交申请自主招生中学褒贬不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4:39 中国宁波网

  【龙虎网报道】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率先试点,学生面试过关后,就可以成为准大学生,6月份的高考成绩对其是否被录取不发挥作用。南京目前拥有自主选拔录取权的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各高校对此态度如何,它们是否将跟进呢?

   南大:早就小规模自主招生

  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科长赵鸣告诉记者,在上海两校试点自主招生前,南大也曾向教育部申请实行完全意义的自主招生,即南大相中的学生不参加高考就能提前录取。

  教育部目前只批复上海两家高校作为试点,但南大非常关注上海两校自主招生的操作模式,也会向教育部继续申请。他还告诉记者:“南大已经推行了十几年的强化班招生,与复旦、上海交大今年的做法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他把南大强化班的招生工作与复旦、上海交大的试点做法一一进行了比较:

  从招生对象看,复旦、上海交大只面向上海地区的考生;南大强化班的招生范围则局限在江苏省内80所左右的省级重点中学。 从报考途径看,复旦是由学生提供相关申请资料,参加“申请资格测试”,筛选出1200位面试者;交大是考生自愿向所在中学提出申请,由所在中学推荐人选,或者考生把有学校意见的申报材料递交给上海交大,进行自我推荐。上海交大从中选出1200人直接参加面试。南大则完全采取学校推荐的方式,招办派老师前往各校逐一核实确定候选人,2006届的招生已于去年年底完成,最初敲定了130人候选。

  从考试内容看,复旦在面试前,先要参加由学校自主命题的“申请资格测试”,学校将主要依据面试成绩,最终确定300名学生;上海交大则只采用面试的形式,申请者的学业水平和面试考核成绩将成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录取不超过30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而南大在去年之前只有笔试一种形式,主要考核数学、物理、化学、英语4科,从高到底录取,每年录取60人左右。

  今年新增了面试,在笔试第一关中通过划分数线,筛出69人参加面试,然后把笔试、面试成绩相加,再划分数线,线上的54人提前成为南大学生。从录取比例看,上海2试点校各录取300人,占学校招生总规模的10%。南大强化班只录取54人,在学校招生总盘子中所占比例很小。南大虽然也有5%的自主选拔录取计划,民间俗称“自主招生”,但这部分学生只享受高考降分的优惠,并不一定能被南大录取。

  东大:调研决定是否跟进

  东大招生办主任池业称,东大不会轻易效仿复旦的做法,现阶段将先调研其做法的利弊,再决定是否跟进。即便跟进,也不会照搬,而将根据东大的特色,设计出能考核出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自主招生方式,筛选出最适合的生源。 东大今年的自主选拔录取实行的还是以往的模式,通过东大自主招生测试的学生可以享受20分的降分优惠。不过池业称,教育部选择在上海先试点这一招生创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旦成功,很可能会推广到各地。

   南邮:创造条件,努力争取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处长朱永平一听说此事,就告诉记者,“这是好事,彻底放权给高校自主招生,也是今后办学的方向。” 他推测,教育主管部门会逐步推进这一招生新规。但还需要从试点学校中总结经验得失,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保障,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解决。 此前,南邮会尽量地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到纯粹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行列中。

  记者还走访了南京其他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基本都有类似的想法。

  褒贬不一看“试点”

  中学和中学生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直接影响对象。他们对这一招生新规的态度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大加肯定,要么很不看好。后者甚至称,现有的高考模式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目前也没有比它更好的办法。

  南京市英语教学带头人、一中教师黄侃很欣赏上海试点。

  她判断多数中学、考生会希望这一模式能推广。这等于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实现多渠道升学。同时正确地处理了高分与高能的关系,即高分只是高能的一个方面,但高能的学生考分也不会太差。把大学相中的学生提前录取,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而且卸除了升学的压力,高考中可能发挥得更好。

  但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点高中校长却持不同看法。他觉得,这只能是一种高考模式的探索,但并不看好它的前景。他分析,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一考定终身”不合适,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上海试点只是这一背景下的一种尝试。仅凭若干专家,短短15分钟的面试,能考出的学生素质,有可能比一张卷子还有限。虽然它可能比卷子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应急、语言表达能力和功底积累厚度等。

  此外,他还担心,这种模式在操作上可能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太大,其他高校未必愿意跟进。

   动机好,操作待完善

  南大高教研究所副教授余秀兰博士认为:上海两所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成败的关键在其操作模式。

  目前,可能出现的操作问题主要有两点。首先,这种操作究竟是否比现有的高考更能反映学生的水平。 余秀兰认为,仅仅15分钟的面试就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学生,有点仓促,社会是否会质疑还很难说;其次,如何避免不公平的因素。在传统高考模式中,全国那么多专家出卷,密封状态考试、批阅,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海目前实行的几位老师面试一个学生,投机者有可能会钻空子,形成新的腐败或黑幕。

  曾被寄予厚望的保送生工作,在操作中也避免不了走后门的弊端。 但只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它会是一个很好的高校招生办法。

来源:龙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