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庆:资助贫困大学生是我没放下的心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0:25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谢 湘 “我不敢说,我能把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办成中国最大的基金会,但是我想说,我一定要把它办成中国最好的基金会!” 今天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 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的仪式上,出任基金会理事长的张保庆,在他简短的讲话即将结束的时候,面向国务委员陈至立、面向教育部部长周济、面向台下的数千青年学生,说出了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 这句誓言,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自2005年10月28日,张保庆因到退休年龄被免去教育部副部长的职务之后,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 记者知道,今年两会期间,有不少的媒体试图找到这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新闻人物”,想请他就教育问题再说点什么,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教育的问题很重要,但也很难,我是真的不想再多说什么了!”一生爱好诗词和书法的他,时常也憧憬着在退休之后过一种悠闲自在甚或是潇洒的生活,他总说,“书法这东西,要练还得趁早,岁数大了,腕力不行了,字也就没法写好了!” 如果能真的歇下来不再干“公家”的事情,那他就不是张保庆了!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去年10月18日,也就是说在公布他被免职消息的前10天,他已开始在为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事忙碌了。今年元旦期间,张保庆根本没在北京呆,而是带着基金会新上任的秘书长等人,冒着淅沥的小雨,在浙江宁波一带游走。“茶总是要凉的,趁我现在还有点余温,抓紧为基金会多募集一点钱!” “我的责任就是找老板要钱!”张保庆整整忙活了5个月,截至今天,基金会已收到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2.0875亿元。 有人认为,退下来的张保庆给自己找这么个舒服位子挺不错的。张保庆回答:“这算是个什么好差事?!由于前些年某些政策的失误,导致现在社会对教育的同情度大大降低,而且各种基金会也比过去多了,筹集社会捐款并不那么容易!” 1992年,国家公布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提出要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实际上在2001年朱镕基任总理的时候就批准了,只是因为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基金会一直没有筹备起来。 “资助贫困大学生,是我一桩没有放下的心愿,所以最后我才同意来接手这件事!”张保庆说,“而且我把基金会的宗旨定位成3句话:向海内外广泛募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支持地方教育和谐发展”。 这个基金会是定位在助学――资助困难学生,“这离我当初希望资助困难学生的目标比较近,也是对教育全局有利的事情,我想,我们还是要有点社会责任感,不能再耽误了,说实话,资助贫困学生,支持教育发展,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但是,有基金会以后能募集到更多的捐款,可以做一些工作,解决一些学生的困难,还是可以做的”。他说,基金的意义就在于遇到突发性事故时,或是像洪战辉那样的困难学生,马上需要一笔钱,政府运转很慢,我们则可以迅速作出反应。细想想这还是件值得做的事情。 现在社会对一些基金会的信任度普遍比较差,张保庆特别明白症结在哪里。所以,在考虑基金会如何健康发展时,张保庆想出了一串顺口溜:出以公心,不谋私利,规范操作,规避风险,带着感情,兢兢业业……他明确地说,凡是到基金会来的人,不是来养老的,应该把它当作事业来看;不是来发财的,这里不可能给你高收入、高待遇。我自己不在这里拿一分钱,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工资待遇参照教育部同级干部的标准执行。他强调,将来我们的用人制度也要改革,不能养太多的人,工作人员要尽量多挑那些志愿者兼职,争取把基金会的开支压到最低;同时我们要把信誉当作生命,不搞投资经营,确保资金安全。 “今年,基金会工作的重点是募捐,要争取达到10亿元,我们开展资助才能有底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这后半辈子,就只干这一件事,既然我接手了,就没有退路,只有干好它!”张保庆如此表态。 原载《中国青年报》(J-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