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战略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0:30 光明网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激烈,各地方高校党委普遍认识到人才对于兴校、强校的重要意义,不断推行人才强校战略,纷纷加大了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越来越理性。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是高校人才引进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厘清“人才”真正内涵,树立科学人才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针,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在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首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我们发现,在人才引进的热潮中,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其实并不清楚“人才”的真正内涵。这当然是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的。

  何谓“人才”?只有拥有“博士”、“教授”的头衔就是人才?我们认为头衔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不能与学校发展的定位相符合,不与学科的发展相一致,不能与梯队成员协调,就将其作为“人才”加以引进的话,这只能增加表面的数量,绝不利于整体质量的提高,也可能产生“引进一个,走掉一群”的后果。这种“人才”引进明显是与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所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引进的“人才”能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在界定“人才”时,综合考虑学校的定位与学科发展的实际以及其品格等诸多因素,只有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才是“人才”。正如鲁迅所言,“人才,适合之谓也。”

  正视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误区

  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喜人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也迎来了一个黄金般的发展期,各地方高校纷纷提出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的目标和要求,涌现出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由此加剧了对人才的争夺。应该说,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地方高校已由最初的盲目引进逐渐向理性引进回归,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或问题。

  一是“热”与“冷”并存。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各地方高校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升格热。这股热潮提升了人才引进的温度,加上高校扩招后对教师需求的剧增,以及应对教育部检查评估等对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的需要,这三种情况汇合成了地方高校人才引进的“热潮”:发布种种引进的广告与信息,参加各种招聘会,竞相公布诱人的待遇等等。但与人才引进时求贤若渴、不惜重金相比,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后,却束之高阁、冷落一旁,对其后续跟踪管理不到位,形成了明显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

  二是“刚”与“柔”不济。常言说“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但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不协调。或只重视将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一同引进的“刚性”引进,或只重视不转人事关系而只挂名充数的“柔性”引进。一些地方高校表面上聘有多少院士,多少博导,其实这些引进的“人才”只能装装学校的门面,这些人才只在学校名册上现身,于学校长远发展并无多大益处。而对那些真正“不为我所有,却能为我所用”的“柔性”引进共享型人才方式则置之不用。造成了人才引进上“刚性”过“刚”、“柔性”太“柔”、“刚柔不济”的现象。

  三是“虚”与“软”混杂。地方高校人才引进中的“虚”是由上述不正确的“柔性”引进引起的,一些高校统计数据上引进了多少教授、博士与博导,其中许多有名无实,引进是“虚”的。这一方面是受人才有限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地方高校负责人好大喜功、政绩工程有关。“虚”也表现在允诺给人才的待遇方面有虚假的成分,一些高校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后,却不兑现引进时的条件,导致了人才的倒流。引进工作中的“软”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考核与评价方面,对引进的人才地方高校没有制定有效的考核与评估机制,忽视了引进后效益与产出的计算。

  四是“急”与“乱”毕现。为了尽快升格、上学位点或争取评估过关,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急不可待”,一改以前零引进的记录,一年之内引进上百或数百“人才”。并且由“急”生“乱”。校内“乱”,引进管理的体制没理顺,各下属二级院(系)也纷纷出马招贤。校际“乱”,各地方高校甚至邻近高校间互挖墙角,互抢“人才”,乱成一团。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学城内就屡见不鲜。

  着力改进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规划。在人才引进时要统筹考虑学校教学科研的实际,统筹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从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出发,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引进规划。明确提出对引进人才在学科、学历、学术水平与年龄上的要求,杜绝“饥不择食”和盲目的“求高求尖求精”的做法。

  其次要着力构建人才考评机制。人才资源是高校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因而,许多地方高校不惜成本和代价引进了一批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但却忽略对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合理评估。事实上部分引进人才虽有高学历、高职称,但学术水平并不高,一些人却因性格原因与其他人无法沟通与协调,这对于学科建设并无益处。

  最后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人才流失,环境使然。许多地方高校存在人才“一边引进,一边流失”的令人痛惜的现象。为此,地方高校要尽量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留住人才。要在学校内部倡导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使之倍感自身的价值。要在校内尽量弱化行政级别与行政权力,使人才能够排除各种干扰脱颖而出。总之,高校要努力营造各种有利的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其不断成长。(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