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改革中 教师如何避免“迷失自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9:27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2005年12月26日,《合肥晚报》专版登载我区教师马跃题为《语文教学让我越来越迷失方向》(以下简称为《方向》)的文章,并配发“编者按”,邀请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教育科研人员,抑惑学生、家长参加讨论。三读《方向》后,我从感慨到不解,从不解到沉思。感慨的是,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认真执教之余,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真实困惑和思考说出来,确实难能可贵;不解的是,《方向》一文只是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引起同行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关注和指导,为什么这一话题也同样能引起

学生和家长感兴趣并参加讨论;沉思的是,在一片改革浪潮和众多的思想、观念、理念的影响下,如何引导和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在“困惑”和“无奈”中的教师专业发展100多年来,教育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各种偏向:在一个时期片面强调向学生灌输知识,抓学生的知识质量,忽视了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而另一个时期,又偏向片面强调学生能力,却忽视知识的质量。这种偏来偏去的现象在教育史上反复出现,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这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有些学校把发展学生能力和向学生传授知识割裂开来,把两个方面看作是两个教育过程。从整体上说,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发展他的能力、培养他的品德,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的本质,才能有助于教育实践,克服偏来偏去走极端的现象。而在这种偏来偏去的碰撞中,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激发其对现实的困惑和无奈的反思。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随着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变化,家庭教育方式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方方面面都希望学校教育能有所作为,而学校教育并非万能。现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可以凭个人的感受,从个人的角度,从接触的局部现实,从自己的孩子、孙子身上来谈素质教育,指责学校和教师缺乏对学生品德教育的责任。而在学校教育中,校长和学科教师往往关注的重心是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对学生知识之外的其他方面成长,缺乏足够的人员和精力,常常把品德教育的责任推给班主任老师。而班主任老师一般都是由很好的学科教师担任,一旦当了班主任,其主要精力既要搞好本学科教学又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承担多方压力和非难。《方向》一文的作者,既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又是一名勇于承担负责的班主任,文中反映的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而且也说出班主任工作的无奈。

  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我们有许多像马跃这样的教师,工作上可谓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但取得的成效往往不理想,面对着各种改革思潮的冲击和交汇而往往束手无策,日复一日地徘徊在改革的十字路口。《方向》一文不仅真实地记录了这种徘徊,更重要地是对这个徘徊的无奈和困惑进行了大胆地反思和研究,而这种反思和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者,课程开发的研究者,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同时由于现代知识的构建性特征愈来愈明显和突出,教师又要担负着“有效知识”的传授,创造性设计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情境的任务。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创新性课堂的建设者,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探索者,并在促进、建设和探索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方向》一文所反映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现有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是否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怎样改革才能不致使“力度太大”而搅乱人心,迷失方向?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课改的方向和理念对整个学校教学教研的推动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课改推动下,每个教师都会面临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是课改中最活跃的一门学科,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少,到头来取得的成效不大。于是有人认为是语文教学方法出了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教材和课文的选择需要改进,评价考试制度妨碍了语文活力的焕发。但“语文教学质量教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乏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这种“理性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职业特点的“临床实践能力”,体现为教师既是一个教育理论的实践者,又是一个学者,善于提出一些问题的多种答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理论的解释和提升,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关键。

  由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的教材,均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尽管不尽如人意,但与过去相比,新教材在内容、观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发生了重大变化;尽管新的课程标准反映了一些课改理念,但仍需要一个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但其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其渗透的基本理念必须贯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不断追求新知,增强科研意识,成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体系的建构者,是校本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材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方向》一文从一份试卷两次考试的结果和语文课本学习作用的事例,无不真情道出一线教师的忧虑。考试评价与教学内容相脱离,使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相对而言,语文教学确实不如数理化学科那样有可循的规律,比较宽泛,但语文是一个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是“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言语所表达的内容,而语文则是用以表达的言语形式”。现代教学观就是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面对应试教育的倾向存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考试多元评价和学生综合评价的导向尚未完全确立,教师应密切关注动向,变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对策。教师成长的过程和发展的本质因素,不只是指教师社会地位的变迁,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

  三、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一个共同话题,也是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起步较晚,教师专业化存在较大差距,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专业标准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应从观念意识、政策导向、教师个体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索,努力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更新观念,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承载着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面对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面对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和斗争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既是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前提,也是改革师范教育体系,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重大问题。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既是促使教师专业水平由量变到质变飞跃的保障措施,也是提升教师职业品味的重要分水岭。

  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即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同时还要认识到,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是多阶段的连续过程,是职前教育、上岗适应和在职提高一体化的过程。(二)树立政策导向,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聚焦于两个观点:一是教师事关重大;二是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特殊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教师职业是特殊的专业,教师是特殊的专业人才。由于课堂教学受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致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验层次、常规工作层次和文化层次上受到制约,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按照国际上对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政策,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在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现行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明确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坚持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提高学历层次为用力点,使教师具备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较宽广的综合知识,建立一个面向社会、面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在提高教育理论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学会探究和反思,掌握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把在职教师培训办成以教师为主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在建立民主、平等、理解和依赖的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认同、对工作群体的向心力。

  ——在理解、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全面发展,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师自我发展,持续学习,与他人多向合作交流的能力,系统地思考教学过程并不断总结反思;——在不断进修和参加继续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拓展知识能力,改善素质结构,具有职业特点的“临床”实践能力,体现为教师既是一个学者,又是一个教育理论的实践者。

  (三)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教师个体化是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是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方向。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同是教师专业化的组成部分。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向。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承认形式,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进程和水平。教师专业化是与人的成长发展密切结合的,人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些变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1、在工作中学习。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2、在实践中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靠实践性知识保障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实,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反思,会使教师认识自我的局限突破狭隘的经验限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3、在研究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的研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和提升。在问题的寻找和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和实施方法,从无奈和困惑中摆脱出来。

  4、在改革中创新。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育智慧。应该看到,当代教育具有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特点,而优秀教师应该是知识创新的开拓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只有不断创新学科教学模式,整合信息技术,才能担负起建构教学知识,创造性地设计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学生独立探索的学习情境的任务。

  5、在发展中成长。现代教育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发展和专业情意的完善,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则是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关键。

  应该看到,教师专业化不是一个单一层面的教育问题和理论概念,而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和民族心态相适应的具有未来社会先进特征的实践过程。《方向》一文一连用“教材的变来变去有无必要?”“基本功的积累该不该放松?”语文课本学习还有多大作用?“‘阅读训练’能培养‘阅读兴趣’吗?”的四个疑问句作小标题和“该怎样才能找回失落的语文?该怎样让语文重放光彩?”的呐喊,无不饱含着作者对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呼唤!

  ·包河区教育局 张玉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