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河南省今天8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0:0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核心提示|

  昨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安排今年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会上,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省教育厅与各市教育局、各高校,省招办与各市招办分别签订了责任书,以确保今年招生工作平稳、安全、有序进行。在分析了今年的高招形势后,副省长王菊梅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为考生打造“人文高考”。

  升学压力大

  【现状】

  2006年我省普通高中毕业生58.5万人,预计今年我省普通高招报名人数将达到80万人,比去年增加8万人,增幅达11%。

  经省政府同意,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拟安排31万人,比上年27.75万人的实际招生增加3.25万人,增长11.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计划拟安排12.2万人,比上年10.2万人的计划数增加2万人,增长19.6%,比上年的本科实际招生数增加1.4万人,增长13.2%,比全国平均5%的增幅高出8.2个百分点。新生入校后,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预计95万人左右,比上年净增10万人左右,大约增长12.2%。扣除本省高校到省外招生、加上省外高校来我省招生,面向我省招生的生源计划预计46万人左右。

  今年新生入校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18.5%,将比上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

  招生计划的增幅远远低于报考人数增幅,今年高考升学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对策】

  ●方法一:适当扩大龙头高校规模据介绍,今年我省各院校申报本科招生计划14.9万人,与教育部下达的12.2万人相比,供求缺口2.7万人。我省适当扩大龙头高校的规模,充分挖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尽可能满足本科院校优势专业的招生。

  ●方法二:专科计划安排重量更重质今年我省各院校上报专科招生计划26.6万人,与教育部下达的17.9万人相比,供求缺口为8.7万人。安排专科计划时则本着需求、质量、条件、就业和投入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

  按照教育部要求,今年我省将继续压缩本科院校专科层次招生计划,适当控制成人高校举办的普通专科班招生规模。教育部已经考虑要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逐步取消成人高校普通班招生。

  ●方法三:计划向支柱产业专业倾斜今年我省在计划安排时优先满足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积极扩大与我省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稳定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专业,适当压缩财政学、金融学、运动训练及公安类专业。

  今后,我省将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不足50%的专业要适当控制规模,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

  ●方法四:增加民办高校招生计划对民办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我省在确认办学条件有保障,尤其是专任教师和教学设备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增加招生计划。今年拟安排6万人,其中本科3.4万人。

  适当增加与国外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普招计划。

  ●方法五:调整“

专升本”和“对口”计划今年初步考虑专升本计划安排2.4万人,占专科毕业生总数的15%左右。高职对口招生计划安排2.8万人,占中职毕业生总数的7%左右。五年一贯制计划安排2万人,比上年减少1.4万人,并适当减少本科院校举办五年制的校数,专科院校要压缩五年制招生规模。

  ●方法六:尽全力吸引外省院校计划考虑到我省

高考录取率较低,今年我省将尽全力吸引外省本科院校和质量较高的老专科学校来我省招生。同时,我省本科院校跨省招生规模维持在上年的水平,尽可能多招河南的考生。

  政策变化多

  和去年相比,我省今年高招政策出现了不少新变化,除了在报名环节变化较大(本报已做过相关报道);重点扩权县(市)直接负责本县(市)招生考试工作,有关省辖市不再承担其管理和领导责任外,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考试篇】

  ●英语试卷分值有调整和去年相同,今年我省高考科目设置仍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去年外语笔试150分,听力30分,今年则改为笔试120分,听力30分。由于考生听力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为单独的一项成绩在录取时提供给高校参考,所以考生非听力部分120分将调整为150分,按考生非听力部分的卷面成绩乘以1.25,换算为外语科目成绩。

  我省今年暂不组织报考外语专业考生的口试。

  ●考试时间仍为两天6月7日,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6月8日,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17:00外语

  ●全面使用无线信号屏蔽器今年我省全面推广使用无线信号屏蔽器,所有考场还要继续使用金属探测器。

  ●对成绩有疑问可复核考生对成绩有疑问,可在规定的日期内到县(市、区)招办登记申请成绩复核。只复核有无漏评及合分是否有误,不复核评分宽严。

  【志愿篇】

  ●本科二批录取后再填二次志愿今年规定,第一次填报是在全国统考之后、通知成绩之前,填报提前批、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学校的志愿。第二次则是在本科二批录取之后,填报本科三批、高职高专一批、高职高专二批(含成人高校、电大普通专科班)学校志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去年规定,本科三批及专科填报时间则是在高考成绩通知后。

  ●填报形式比往年更简捷今年考生每批可按顺序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其中第一志愿可以填报1个学校、5个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以填报1~4个平行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两个专业。以上志愿均须填写是否同意调剂专业或系(科),不填视为不同意调剂。

  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在每批单独设定的位置,少数民族考生可填报1所招收民族预科班的学校志愿。定向就业招生专业必须填报在每批第一志愿中。这些志愿均不设学校调剂志愿。

  对生源不足的学校重新征求志愿时,考生可以填报1~4个平行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两个专业。征求志愿设是否同意调剂栏,考生应填写是否同意调剂学校,不填视为不同意调剂。

  【录取篇】

  ●投档比例不全是120%今年的录取仍分六批,依次为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高专一批和高职高专二批。

  过去规定高校确定调阅考生电子档案的比例一般控制在本校招生计划数120%以内。今年改为省外学校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投档,本省学校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10%以内投档。学校有降低调档比例要求的,可提前向省招办提出。

  除第一志愿批量投档外,补充投档和其他志愿投档均按学校计划余额1:1投放档案。

  高校不得降低录取标准指名录取学生,不得利用调整计划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省招办不得为争取调整计划而随意放宽政策或降低分数要求。

  我省强调,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依据,高校不得以考生放弃志愿为由退档。

  ●照顾政策有增有减“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一等奖获得者”从照顾条件中消失,在20分照顾档中增加了两项:一是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

  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二是高中阶段获得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者。

  在优先录取照顾条件中增加了两项:分别是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省招办特别提醒,对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及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是我省自定的,省外学校是否认可,由学校审档决定。

  ●高校的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常规录取工作结束后,所有高校的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再组织补录。对新生报到流失率超过本校高职计划总量10%的有关高校,经学校申请、省招办同意,可在我省未录取的生源范围内,重新征求志愿,按照原定录取规则,组织有关高校进行专科层次的补录。

  ●已录取不报到考生将建档高校将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名单(含考生号)分别汇总,传给省招办。省招办根据名单,及时在本省录取考生数据库中对相应考生予以注销,并对此部分考生另行建立《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考生备案数据库》,报教育部备案。

  【服务篇】

  ●新建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各级招办和各高校都要建立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录取期间与省招办录取现场网络连通,信息同步,直接面向考生做好信息查询、咨询服务、信访接待和志愿征求等工作。

  ●免费提供高考信息省教育厅、省招办还将全程开通招生考试网站和热线电话,全方位开展咨询指导和信息服务。免费向考生提供考试成绩、

录取结果和招生信息查询。

  【规范篇】

  ●招生计划、收费项目同时申报今年我省规定,高校在报送招生来源计划时,必须同时报送收费项目和标准,对未经审批和公布收费标准的学校及专业,不予安排招生。

  高校应于5月1日之前在本校网站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

  民族预科班招生若生源不足,剩余计划收回全省统一使用。

  ●严禁低层次学校举办高层次教育我省今年作出规定,严禁低层次学校举办高层次教育,非学历教育机构不得招收普通本专科、普通中专等教育。各学校的招生资格由教育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独立学院、合作办学的招生工作要纳入举办高校的招生工作范围中统一管理。

  □首席记者王曦辉实习生李在滨通讯员赵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