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风好正是扬帆时 化蛹成蝶五载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5:54 光明网

  本网站讯伏牛巍巍,白河源远。造福社会的冶铁术曾在此创造,深邃奥妙的地动仪曾在此孕育,泽被后世的伤寒论诞生于此,千古颂扬的出师表传唱于此,这里有灿然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对接,这里涌现出难以胜数的英雄俊杰,这里自古以来繁茂出“学校如林,庠序盈门”重教兴学传统的硕果。南阳,一块值得我们自豪的热土,一块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沃土,这里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哺育着南阳师院这颗璀璨的明珠。

  数十载耕耘桃李满天下,半世纪梦想终于变成真。2000年4月28日,是一千万南阳人民和万余名师院人难忘的日子,南阳师院挂牌仪式隆重举行。南阳师院诞生了,半世纪梦想终于圆了,从此,南阳师院掀开了办学历史上新的篇章。

  请看这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从2000年至2005年,校园面积由462677平方米扩大到1237952平方米;建筑面积从213383平方米增至475765平方米;在校生人数从5173人增至17000余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由95名发展到311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由145名增至303名。虽然只有短短的5年,但这是何等令人赞叹,不同寻常的5年,变化如此巨大,是何原因?让我们从南阳师院脚踏实地走过的“定位年、改革年、管理年、建设年、发展年”的足迹中寻找答案吧。

  定位2001:继往开来绘就蓝图谋发展

  组建于原南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南阳教育学院基础上的南阳师范学院其主体学校——原南阳师专成立于1951年,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走过了50多年发展的历程。根植于南阳社会经济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于世纪之交的大好时机,昂然升入本科层次的南阳师范学院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大好形势下,在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探索、研究先进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正昂扬阔步,以开拓进取,迎接挑战的姿态创造着丰硕的育人业绩。南阳师院已发展成为豫西南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南阳师院载着1000万南阳人民的厚望正在走向新的辉煌。

  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效益,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几年来,正是科学的定位引领南阳师范学院走上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日趋激烈的形势,专升本后是否能在新起点上实现质的飞跃?对学院进行科学定位摆在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

  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把定位作为谋全局、抓大事的一个重要抓手。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站在新世纪起跑线上的南阳师院,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学院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清办学思路,把握学院正确发展方向,为学院的准确定位进行了深层次的调研、论证,把学院定位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部改革为动力,坚持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突出发展内涵,努力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

  理性的认识积淀成功的希望。蓝图已绘就,任重而道远,南阳师院必将迎来发展史上最为华丽的乐章。

  是年,教学建设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师资队伍和党建思想政治群团工作继续完善和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招生就业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革2002:创新思路以改革促进发展

  改革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新一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迫在眉睫,2000年专升本后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迈出改革进程的坚实步伐已成为2002年学院工作的重心。学院把2002年定为“改革年”,这一年,全院上下沐浴着改革之春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服务制度改革等,使学院的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6月7日,首届本科教学大会召开,制定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本科教学发展重点,确立了“多证换一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唱响了“向教学要质量,以改革促发展”的主旋律。启动名师工程,出台了《关于选拔于培养“名师”的实施意见》、《南阳师院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等文件,制定并实施《南阳师院关于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南阳师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意见》。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改革的进展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个人积极性的最大发挥。6月14日,南阳师院召开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制定了《南阳师院工作津贴实施方案》。通过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建设了有利于学院发展、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制订出台了《南阳师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把引进人才,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人事工作的重点,以此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为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管理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变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新路子,选聘具有大专学历、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公寓辅导员进住学生公寓,在学生公寓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团总支,形成了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一个亮点。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转制工作平稳实现,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新体制,取得了改革和服务双赢的效果。如今走进师院绿意葱茏,苍松翠柏环绕的校园,给人的是一种敞、亮、洁、净、美之感,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就由此可见一斑。

  改革使学院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带来了学院深刻的变化,教学、科研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术交流广泛开展,一年来,先后邀请杨叔子院士、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六角鬼丈教授、台湾著名诗人痖弦、美国加州大学孙述寰教授等15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我院作学术报告。承办了“冯友兰与当代中国学术——第五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等,以此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展示了学院的科研实力。

  管理2003:以人为本向管理要质量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2003年,南阳师院党委以“教育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各项管理,以此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管理年”,建立和完善了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理顺了工作机制,规范了办事程序,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经过学院党委深刻论证,确定了“教育管理年”活动的奋斗目标,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依法治教,规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树立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理念,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行政管理向经营管理的转变,建立本科办学的校内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制订《南阳师院发展战略规划》、《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得力措施,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003年是学院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非典”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学院坚决贯彻“两手抓、两不误”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同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理顺了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全院共拟订、修订各类规章制度三百三十二条,共计六百二十八款,召开专门党政议事会,专题讨论和理顺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这些新的管理规定的出台,提高了教职工的办事效率,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校风学风明显好转。在“管理之年”,学院在校风学风建设上狠下功夫,教学上从教务考务抓起,学生管理上从严管厚爱抓起,学院出现了学术研究活跃,考研热、发明创新势头猛涨的喜人局面。2003年学院考研率占报名人数的35﹪,占本科毕业生的17.5﹪,专升本录取率为87%,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成绩突出,位居师范院校前茅。学生学习风气十分高涨,清晨漫步校园,听到的是悦耳的歌声、清朗的琴声、朗朗的读书声,阅览室入座率100%。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在防治非典的艰难时期,学院基础建设一刻没有停工。在工期紧、任务重、疫情、建筑工人非常复杂的形势下,按时完成了逸夫教学楼及西区第五学生公寓共计4.5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学院校容校貌明显改观,如今的南阳师院千亩校园流光溢彩,灯花飞溅,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花园式校园昭示着学院的繁荣和希望。

  建设2004:夯实基础全力迎接评估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从本质上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人才质量决定着高校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基于此,学院在建设之年,以“本科评估”总揽全局,认真实施五项建设,即:以凝炼学科特色为重点,抓好重点学科建设;以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重点,抓好教学建设;以加快西区建设为重点,抓好校园建设;以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为重点,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以营造博大、厚重、睿智的校园精神和以生为本、内和外顺的校园氛围为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依照“坚持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突出发展内涵”的指导思想,注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为保证教育质量,学院重视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结构,建设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优先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性专业和紧缺人才专业,鼓励发展学科交叉的专业;提倡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调整专业方向;结合南阳地方特色,重视人文社会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文科办学特色;加强对传统师范专业的改革与改造。另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基础教育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普遍加强学生“双语”、计算机和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按照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将三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把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整课程结构,将选修课比例提高到30%。积极推进以CAI教学为重点的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要求教师必须接受培训,掌握CAI课件制作和使用技术。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设立教材建设基金,用于对统编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资助。

  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尽快解决基础课教师和新兴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正式启动“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名师工程”。鼓励优秀人才冒尖,当领头雁,鼓励留学、学术访问、科研进修、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造就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形成学科梯队。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的师德和教风建设。

  通过培育学校精神,构建校园文化,营造了“博大、厚重、睿智”的校园人文精神,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鼓舞人心,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出现了人心齐、人气旺、事业兴的良好局面。在河南省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学院夺得一等奖9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项,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后勤服务中心物业、餐饮首次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建中心体育场投入使用;开辟了运动训练专业提前单独招生和本科预科生两个招生类型;本科生就业率达96.55﹪,专科生就业率为89.67﹪,……。这一切的一切不正印证了“建设年”建设显著成就吗?

  发展2005:抢抓机遇突出特色以实现跨越

  发展是硬道理。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力的竞争,全球争夺高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可喜的机遇。在这千帆竞舞,百舸争流的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学院事业的兴衰,关系到人心向背。学院把2005年定为“发展年”就是要落到“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思想。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勇气,学院党委在工作中创新观念、创新思路,使发展的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这一年,学院的各项工作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于发展而展开。再加上“定位、改革、管理、建设”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在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这一学院发展的关键时刻,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通过验收,被确定为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英联合实验室建成运行,得到了省政府、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并被科技厅命名为“河南省宛英昆虫生物学实验室”,这是按照“树好两面旗帜,提升学术水平”的目标,进一步凝炼方向,突出重点着力打造文理学术品牌的重大突破;“中国·南阳2005世界名商祭拜诸葛亮盛典”活动之一“诸葛亮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阳行”20多名院士莅临学院考察指导工作、作学术报告,戴汝为、朱中梁、王飞跃、陈达四位院士受聘学院兼职教授等,彰显了学院“学术至上”的理念。

  2005年,学院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新增教育学、土木工程、行政管理、播音与主持四个本科专业,目前,本科专业已达33个,教育实习基地已达94个。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本科生考研率达20.5%,“专升本”率达94.7%,尽管是一所地方院校,但师院人敏锐的眼光和高远的眼界令人耳目一新。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师院的开放性和现代性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走出了一条自成特色的发展之路。五年来,学院先后与新加坡东亚商学院、日本神户凑东商会、韩国京畿大学等国外多所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05年留学生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共有三批韩国留学生到学院学习。

  春种秋收

  硕果盈满枝头。学院极力打造一流的教育平台,建有设施齐全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开放型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学室、自播电视台和双向监控教学评估系统。建有分子生物实验室、GIS实验室等50余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价值达8800万元。图书馆藏书124万册,可同步查阅中外文期刊5000余种,并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图书馆连网。学院已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并与Internet互联,学院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为先进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院始终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在科研立项、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制定了最低科研工作量标准、超工作量奖励制度、重点学科建设等管理办法。学院先后成立了冯友兰哲学研究所、诸葛亮文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22个专门研究所,取得了丰硕成果。升本以来,全院主持和参与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50项个,共出版专著、教材210部,公开发表论文2600篇,其中核心期刊286篇,被SCI、EI等检索的论文22篇,获省级以上奖励成果50项。《南都学坛》是全国百强学报、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办刊特色鲜明,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拥有优良校风学风、丰厚文化底蕴和雄厚科研实力的南阳师院,正高奏着教学主旋律,迎着评估的东风,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