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洋公学的骄傲:爱国将领蔡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6:29 西安交通大学网站

  蔡锷(1882—1916),原名良寅,字松坡,是民国初年杰出的军事家,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爱国将领。他出生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一个农民家庭,6岁就学,聪颖异常,有“神童”之称。

  蔡愕13岁补县学生,16岁入湖南时务学堂,深受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器重。戊戌变法 后,梁逃亡日本,蔡辗转至上海.考入南洋公学外院——即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旋即应
梁之召赴日本,留学东京大同高等学府和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1900年4月,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复归日本,愤而投笔从戎,并改名锷。19O2年11月蔡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立志“流血救民”。1904年他毕业回国,在广西先后任随营学堂及测绘学堂总理、陆军小学堂总办、兵备处总办、新军第一标统带等职。1911年离桂赴滇,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统军第一标统领官。

  武昌起义后,蔡锷被李根源、唐继尧等人推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并和昆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重九”起义,攻战了全城;后又被举为大汉云南军都督府都督。南北议和期间,他反对”株守议和”,主张”长驱北伐,直捣虏廷”并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之后,蔡愕有感于内忧外患,主张加强“国权”,以对付外国侵略者。因此,最初他是极力拥护袁世凯集权中央。1913年10月,他辞去云南都督,回滇入京,先后出任政治会议委员、参政院参政、将军府将军、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职,幻想依靠袁世凯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愿望。

  但是袁世凯却于1915年5月5日与日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8月又指使组织筹委会,公开鼓吹帝制。蔡锷终于从切身经验中体查出袁的面目,决计逃出北京,潜往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同年12月19日他以赴日养病为名,辗转东京、河内,抵达昆明。25日,他联合云南将军唐继尧等正式宣布云南独立,并自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部左、右两纵队向川南进军,在纳溪、沪州一带与袁军奋战累月。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战争取得了不可低估的胜利,而蔡愕由于艰苦的军旅生活,原来的喉疾恶化,不得不辞去四川督军兼省长的职务,并决定赴日治疗。可惜他进入日本福冈医科大学

医院后,于同年11 月18日,因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仅34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