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对大学生求职没有帮助?多数企业不这么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1:35 红网 | |
“可以用成绩单证明各科成绩,用论文、获奖证书反映专业技能,用担任干部或组织活动的经历说明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可‘道德’却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证明” 只有14.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品德”会对求职有帮助。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专业能力(49.2%)、沟通能力(43.2%)、适应能力(41.4%)、心理素质(32.6%)和组织能力(15.8%)才是找工作的必备素质。 近日,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得出了上述结论。这项在去年11月~12月间实施的,共有3456人参与的调查同时显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专业技能”、“社会经历”、“学校名气”和“学历”等等。 道德可以拿什么衡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小郝在面试中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觉得你的思想道德素质怎样?”“你的责任感强不强?” “这很难回答,如果一个劲儿地说‘好’,会让人觉得假,像在标榜自己;但要说有瑕疵,又怕考官拿这话当真——如果因为这个被拒,多冤啊。” 小郝说,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品质,不可能不在乎。但是,求职的时候,可以用成绩单证明各科成绩,用论文、获奖证书反映专业技能,用担任干部或组织活动的经历说明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可“道德”却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证明。“我总不能说自己扶过几次盲人过马路,乘公交车让了几次座位吧?” 北大新闻学院的硕士生小喻在进入大学之前,曾听说过一些言论——只要把成绩弄好一些,多考几个证,找到好工作就行了,没必要管什么责任、诚信之类的东西。如果关注过多,别人还可能要笑话你,说你“假正经”、“瞎积极”。 “但我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的人品被别人怀疑,肯定谁也不愿意与你合作了。”小喻表示,在学习和实习的过程中,人品是非常重要的,决不亚于学习成绩和毕业证书。 小喻并不认同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他觉得,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到底怎样,这是无法量化考核的。因此,在求职过程中,自然不会有很多人刻意提到这一点,但要是由此指责大学生不注重道德是毫无根据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的小葛表示,如果是她,肯定也会把“品德”选在最后。“并不是不重视,我觉得我做人挺成功的,如果已经具备了这些素质,自然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人品是一票否决的问题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总部计划在2006年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两人,他们列出的首要招聘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个人操守和职业道德修养,勤奋敬业”。 对此,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卢先生表示,道德修养是基础,是选拔人才的先决条件,所以将对毕业生品德品行的要求排在了首位。“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方面,从学生面试时的言行举止进行考察;另一方面,我们会看学校院系的思想品德鉴定,同时还要去找学校和老师了解情况。” 新浪网的人力总监段冬告诉笔者,他们公司招聘新人,最重视学习能力,其次就是道德素质,也就是应聘者是否具有诚信、负责的态度。 段冬说,他们招收应届毕业生要经过笔试、初试、复试三轮考核,还会通过实习过程观察学生的道德状况。与此同时,还会通过发公函、打电话及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背景调查。 “从我们以前的情况来看,99.9%的人都没有问题。当然我们也发现过有学生呈报虚假成绩和制作虚假简历的情况,但这只是个案。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况,无论这个毕业生多优秀,也无论他多么适合这个工作,我们都将毫不犹豫地pass掉。” 联想集团的招聘总监卫弘表示,从他多年从事招聘工作的经历来看,现在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很好的,只是有些小节不大注意,让他看着心里不舒坦。 “我们去年招了一批应届毕业生,公司声明,从火车站到公司所产生的打车费用单位予以报销,但有些同学拿来的出租车票就明显不是实际发生的。当时我觉得很不舒服,还为此专门开了会,告诫他们应该讲诚信,注重小节。” 合同一年一签,有问题立刻淘汰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员流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对人才“看两三年,用一辈子”的选拔模式早已被抛弃,人才选拔往往变成了“一见钟情”——经过一两次面试就“一拍即合”。 虽然有面试、政审和院系调查等方式,但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毕竟是件“日久见人心”的事。一方面,用人单位将道德排在仅次于适应能力和专业水平之后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又倾向于选择“速战速决”的方式,这不矛盾吗? 段冬表示,作为企业招聘者,他们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心。“但现在各单位的机制都很灵活,合同一般也都是一年一签。竞争力很大,谁有问题可能马上就被淘汰了。” 卫弘说,以前端“铁饭碗”的时候,如果真的有谁品质不好,别人拿他也没什么办法。“但现在不同了,德才兼备者上,无德无能者下,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他同时表示,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一般的小缺点还是可以容忍的。 (稿源: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