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消费不超150元 南财大学子体验“饥饿行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8:26 龙虎网 | |
【龙虎网报道】新闻陈述:从4月3日到4月23日的21天中,南京财经大学的黄斯旻、龚秋婷等63位同学参加了一场由校团委组织的特别体验活动——“饥饿行动”。这项“饥饿行动”的内容是在这三个星期内每人的全部消费必须在150元之内,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天不能超过区区7.14元,这其中还包括手机费、交通费在内。 据南京财经大学介绍,该校是在“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培养广大学生 组织者:“饥饿行动”响应者多
南财大团委副书记孙丹兵告诉记者,在高校中推出“饥饿行动”这样别具特色的活动还没有听说,学校这样做是为了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八荣八耻内容的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而不是简单地将八荣八耻当成口号来教育。1个多月前开始组织时,也曾担心“饥饿行动”内容的“残酷性”而不被学生接受。不过,实际情况比想像的要好得多,积极要求参加“饥饿行动”的学生很多。具体策划该活动的黄斯旻同学说,她和其他几位策划者在上个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将宣传彩喷展板在校园中放出时,还在一旁试探性地放了近20张“饥饿行动”参加报名表,没料到,两个小时内被同学们全部拿走。随后,他们在各宿舍管理站放了150多份,结果也很快被同学拿走。最终,有60多名同学正式交了报名表参加了“饥饿行动”,同学来自南财大多个院系,包括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国贸学院、法学院等,其中70%是大一、大二年级的女生,也有部分男生参加。 大学生:开支每一元钱都要算一算
黄斯旻告诉记者,要想在三个星期内将全部消费控制在150元之内,这的确不容易,以南财大的伙食水平,应该能活下去,但要精打细算。她将自己一天的伙食费控制在5元以内,以前早上她要吃面包和牛奶,现在不吃了,而是改吃0.30元一个的馒头,吃0.20元一碗的稀饭。她还很注意花钱的技巧,以确保营养,比如这一天中午,她在食堂打0.30元的白米饭,菜就吃从超市买来的1.3元的梅菜粉丝,且将梅菜粉丝留一半晚上吃。这一天的伙食费省下来不少,第二天就可以改善伙食,一天可花费7元钱在吃上,可吃到较好的荤菜。她还告诉记者,参加活动的同学现在对食堂哪些菜既便宜又能保证营养十分了解,有的食堂推出1元钱的拌饭,将饭和菜拌在一起卖,还有的食堂推出1元钱的炒饭,饭里面有胡萝卜、火腿肠、鸡蛋等,备受大家的欢迎,而以前,同学们是不太关注这些饭菜的。除5元用于伙食外,还有2元多用于从仙林到城里的交通费和手机通信费。总体来说,日子过得是相当紧的。据介绍,“饥饿行动”在执行过程中,不对参加的学生进行监督,而是靠学生自觉进行,如果有学生要求退出,只需向组织者发个短信或直接说一下即可。此外,参加者每人都有一份明细消费表,参加者需每天记录自己的消费情况,主要包括伙食、零食、通信费等几项,在活动结束时再由每位同学交到组织者手上。一周下来,“饥饿行动”的参与者绝大多数都在坚持。来自天津的马磊同学,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因为爱好旅游及交友,以往每月消费在1500元上下,有时甚至超过2000元。参加活动后,他的消费是以前的1/10都不到,但昨天,他仍在坚持,他说“反差实在太大了!刚开始时确实不适应,但坚持了一周,加上同伴的鼓励,相信我能够坚持到最后”。目前,有4名同学退出,一人在第二天就不想参加了,还有三人这两天退出,其中有一名同学上街后,看到一条漂亮的裙子实在割舍不了,消费超出了规定的范围,自动退出。对于有同学退出,组织者表示理解,毕竟“饥饿行动”重在参与,参与的同学都会有心灵上的冲击和影响。 收获:“贫困”的生活真不容易
一些参加体验的同学感慨,少钱的日子过起来真的不易,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同学们也学会了精打细算,一个个变得“精明”了。黄斯旻的同班同学龚秋婷说,以往从来没有想过的细节现在全都成了很重要的问题:与父母的联系由电话变成了短信,为了节约费用,只能把几件事情放在一条短信里说,文字精练得像“打电报”,如果父母要再问,就让他们打电话过来好了,这样自己就不要花钱了;出门办事打的成了“痴心妄想”,远距离的花费一块钱坐公交车,短距离的就步行了,因南财大校园大,以前一些同学这个校门到那个校门要坐公交车,现在步行一二十分钟,“权当体育锻炼吧”;以往买饭菜是“跟着感觉走,几乎不问价钱”,现在却不得不精打细算,甚至几个同学合买一个菜;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的故事一样,过去是“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短短几天的饥饿体验后则是“连最不爱吃的菜吃起来都特别香”;早就筹划好的春游计划也不得不取消了,周末在校园里以书为伴…… 同学们还学会了克制,一位姓刘的同学来自内蒙古,以前习惯吃牛肉干,班上同学在晚自习结束后,总能看到她在宿舍里大嚼牛肉干。但最近一个星期,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她掏牛肉干的动作不见了。问她难受吗,她点点头,但她表示能坚持。龚秋婷来自苏州,是位爱美的姑娘,她在吃上花得不多,但喜欢打扮,以前逛商店都喜欢买一点发卡等小东西,还要买漂亮衣服,她的家庭条件也比较好,以前花钱不大控制,但现在她非常克制。前天,她和同学一起上街,在发卡店看到一种水钻发卡,挺好看,虽然只要3.5元,内心很想买,但她坚持没有掏钱。对她和参加活动的同学来说,学会了克制自己,都非常开心,觉得自己进步了。 家长:有反对但更多的是支持
“饥饿行动”推出后,很快传到一些同学的家长耳中,一些家长表示了反对。态度激烈的家长甚至说,“这是在瞎搞,别伤了孩子的身体。”态度相对温和的家长有点担心,“孩子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呀?三个星期只花150元,身体吃得消吗?”不过,绝大多数家长表示支持,认为孩子应该锻炼一下了,吃吃苦,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让他们知道父母把孩子养大的不易,也让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黄斯旻的家远在广西,她作为发起人,第一个报名参加“饥饿行动”后,主动向远在家乡的父亲通报了活动的消息,他的父亲很开明,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中间停了就没有意义了”。黄斯旻说,父母亲的担心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不过,太担心实在不必,毕竟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不少同学主动用自己的解释消除父母的疑虑:“我们的消费标准是参照城市特困家庭和校园特困生的生活水准确定的,他们能够做到,我们也能坚持!” 专家:大学生节俭教育很有必要
南财大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高再飞认为,大学生需要节俭教育,要提倡艰苦奋斗。现在不少大学生生活条件较好,艰苦的环境没有见过,在一些大学生中还出现奢侈之风,平时习惯大手大脚,根本体验不到贫困滋味。他举例,有不少大学生在毕业离校时,连被子都不要,丢在学校里,每年学生毕业时,学校都要向慈善总会送去百把条学生留下的被子。 一位在某高校任教的老师昨天向记者介绍,现在高校学生贫富差距加大,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虽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烂熟于心,但他们未必真正清楚贫穷意味着什么——他们从小就生活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里,过着“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日子。正因为此,不少大学生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乱倒饭菜现象屡见不鲜,更有少数“校园富翁”的高消费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时尚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一应俱全,服装、运动鞋非名牌不穿,定期光顾美容院美发厅让自己“提前体验白领生活”,隔三岔五下馆子“改善一下生活”,一次聚会花费动辄数百甚至上千,更有少数“先富起来”的大学生开着私家车招摇过市而“备受瞩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月消费在200元至400元的大学生占27.19%,还有近7%的大学生每月消费不足200元,有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餐就是“白饭(馒头)+咸菜+免费菜汤”。 南财大团委副书记孙丹兵告诉记者,该校正在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辛和艰苦奋斗的必要。该校团委张老师告诉记者,除开展“饥饿行动”,该校还推出“生存挑战”活动,在上周六、周日,30多个同学每3人编成一组,每组只给15元钱,在南京城里找“工作”,从周六早上开始,他们有的到饭店去打工,有的到街上为企业发宣传单。最多的一组在两天的工作后,拿到300元左右的“工资”,一些同学激动得快要流泪了。张老师说,“生存挑战”和“饥饿行动”从不同的方面让同学们知道,挣钱是不易的,是要花心血的,节俭地生活是应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