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能否让各方更“自主”一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9:16 红网 | |
替儿女递送材料,有家长越俎代庖;明知实力不济,有学生被逼上阵;担心名额浪费,有学校广种薄收……本市高中自主招生凸现一个问题——自主招生,能否让各方更“自主”一些 一张名牌高中“准”入场券,引来几十人竞相角逐。4月9、10日两天,上海市26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自主招生统一接受应届初三毕业生的统一报名,也为今年中考招生工作提 “个性小子”再多些 在各校公布的自主招生方案中,“学科竞赛得奖”和“某一方面有明显特长”成了招生条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条。然而,令校长们有些遗憾的是,捧着厚厚竞赛获奖证书,尤其是理科类获奖证书前来报名的学生不少,而真正在动手能力、个性品德、艺术特长等其他方面展现特长的“个性小子”却不多。格致中学教导主任蔡青还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由家长代为递交材料的学生不在少数,而独自前来、自己给自己“作主”的学生则往往是那些学校和社会实践的活跃分子。 “一些学生可能并非门门功课都很优秀,甚至有些‘跷脚’,但是只要他(她)在某一方面特长明显,并且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我们就非常欢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研室主任何美珑告诉记者,该校去年曾有一名高三毕业生,自学完成了大二高等数学,经复旦大学“特长认定”破格录取,并被允许免修。果然,这名男生如今在大学中学得自信出色。在何老师看来,自主招生的意义在于给一部分在分数面前未必占优势,但却别有禀赋的孩子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而中招、高招在政策上只有在逐步完善和彼此呼应,才能打通这样一条成才“特别通道”。 心态平和最重要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要去自主招生学校投简历,我问其中一些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同学为什么要投,他们就说,是父母的意见,自己并不特别想去”,说起这一现象,一名初三年级班主任有些担忧。由于一个区内可能有好几所高中学校接受自主招生,再加之5所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于是,一份简历多家投送成了许多家长们的“共识”。 自主招生、推优、零志愿……如今,进入理想高中的途径多了,勇于挑战固然是好事,但不管是否合适都要尝试,是否也是种浮躁心态的体现?毕竟,准备资料、递交资料、等待结果,都是要花精力的。“毕竟还要参加中考,心态平和是最重要的”,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提醒家长和考生,和上海中学一样,很多学校都采取了自主招生成绩和中考分数相加后排名录取的方式,因此,千万别让自主招生结果影响了备战情绪。此外,不少学生各科成绩比较平均,即使由于特长不明显未被列入自主招生预录取名单,考取理想高中,希望仍很大。 记者手记 允许学校按照自己“口味”挑选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权”,校长们自然欢迎。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一些真切的呼声,或许值得教育部门听一听—— 目前,只有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和上师大附中可以面向全市招生,然而,由于家庭搬迁等各种原因,不少考生和家长却对一些非本区的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情有独钟。因此,面向上海全市招生的“许可证”,是否可以多发一些? 即便目前不符合竞赛得奖的硬指标,“xx全国竞赛已进入决赛”这样一句话,便可能在很多学校争取到“保留座位”;不少学校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最终录取人数……一场生源大战俨然打响。学校担心名额浪费固然没错,考生简历多投“多保险”也无可厚非,但是,能否通过改进自主招生政策,使大家都节省精力和时间少走些弯路。 (稿源: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