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中移民”不能一禁了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4:12 红网

  近年来,关于“高考移民”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但在目前的招生体制里它已经成为明文规定的雷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部分考生前仆后继地闯进雷区,不少家长开始考虑如何绕过雷区行走,在“高考移民”之外产生了“高中移民”。在河南颇有影响的《大河报》连续4天刊出系列报道“豫沪津3地高中教育合作7年记”,据报道,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先后与上海、天津合作,选拔河南优秀初中生到两地读高中,这些学生被称为“全国生”,他们交纳5万元的委托培养费,享受的高招政策与两地高中生一样。

  不难看出,家长们之所以愿意交纳不菲的委托培养费,正是为了让子女获得与津沪两地平等的高招待遇。将移民的时间从高三提前到高一,也规避了“高考移民”可能带来的政策风险。不过,“高中移民”依然受到津沪两地部分人士的批评,认为这是对当地教育资源的争夺。这种说法仿佛很有道理,却难以深究。首先,这些“高中移民”并非无偿使用教育资源,他们已经为此支付了相当昂贵的费用;其次,对于教育资源比较富足的城市(比如天津的“三本”常常报名不足)来说,“高中移民”可能产生鲇鱼效应,促使当地学生增强竞争能力。

  与其说“高中移民”是某些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流失,不如说这是教育资源的重组。

  这种重组方式并非尽善尽美,比如它主要以经济为调节杠杆,很难说它能引向教育公平的理想状况。但是,“高中移民”对于打破地域壁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却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它不能也无法一禁了之。

  关于“高中移民”的一些相关信息说明,打破招生区域间的不平等,将有助于打破部分省份“高分低能”和“精英出走”两个恶性循环。部分在津沪读书的河南学生,不仅获得了在这两座城市参加高考的权利,还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魅力。所谓“研究性学习”,与“填鸭式教学”相反,更为强调素质而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早已被广泛接受,它的实施却步履艰难,不仅需要校方推动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外在的环境保证教师和学生放下过于沉重的升学负担。尽管“高中移民”依然要面对高考,可是与原籍相比,他们的高考压力和难度还是降低了不少,这使得他们能够较为从容地接受“研究性学习”。不少高校压缩某些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额,其中一个理由便是该地“高分低能”,于是招生名额越少、应试教育越是发达,应试教育越发达、“高分低能”现象越严重。

  由于“高中移民”的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富裕,不少家庭为了看护孩子干脆全家移民到中心城市。除了这些经济移民,还有不少文化移民。据我所知,河南高校就有不少教授在孩子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跳槽到高考录取比例较高的省份,有时宁可从本地的重点高校跳槽到外省的普通高校,也要保证子女拥有一个较为顺畅的高考环境。除此之外,各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也会因为未来子女的高考问题,放弃到一些省份的打算。经济移民和文化移民,使得一些经济和文化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省份雪上加霜。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全国生”制度还有可能被取消,在人才流动已经越来越成为常态的今天,禁止后一种“高中移民”已经不太现实。

  “高中移民”无法一揽子解决招生区域间的不平等问题,但是它的出现却说明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否则一些恶性循环只能继续循环下去。

  (稿源:新京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