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本市首位高二生提前被美国名校录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10:27 文新传媒

  继一名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学生胡嘉仲提前被清华大学录取后,美国名校也开始在国内中学提前“圈人”。记者昨天获悉,上外附中高二学生潘嘉贝比一般学生提前实现走入美国名校的愿望——两个星期前,他已正式被全美排名前15的格林奈尔大学录取,今年暑假就将赴美展开大学课程,这比他的同龄人整整提前了一年。据悉,像这样不经过高三直接被美国名校提前录取的学生,潘嘉贝尚属本市首个,而像他这样同时获得该校每年高达3.6万美元全额奖学金者的学生,全球也只有7个。

  小潘吃香受到4所名校青睐

  今年,上外附中共有21名学生被国外名校相中,但潘嘉贝是唯一的高二生,据校方表示,他这种情况在上海也是第一次。

  潘嘉贝决定出国留学的念头早在初三的暑假便已形成了。一次偶然的普通的交流活动对潘嘉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我们在教授的组织下,去森林和河边采集标本,我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潘嘉贝回忆说,国外的教学模式让他动心,那年开始他决心去美国学习。尽管一贯以来,美国各大名校招收学生时强调素质,但不可否认,潘嘉贝的各项成绩也是相当硬的——高二第一学期的托福考试,他取得了663+5.5分的成绩;之后的SAT考试,他以2230分进入了高分榜。这样的分数对一个高三学生来说,申请像哈佛、耶鲁之类的名校也是绰绰有余。值得一提的是,潘嘉贝当年就是个小小的“计算机神童”,他13岁那年编写的flash播放软件直到今天仍在社会上被广泛运用。

  “如果你认为你够格,你就可以提出申请”,一位海外名校驻沪工作者的这句话鼓励了潘嘉贝,足够自信的他于是将赴美计划提前了一年。去年年末,他向全美的20所学校递交了申请和个人简历,其中包括了常春藤联盟的名校和全美最著名的几所文理学院。在接下来的长达3个月的等待中,他共获得了6所学校的面试机会,并最终收到了包括格林奈尔大学在内的4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其中,格林奈尔大学还许以潘嘉贝全额奖学金的优厚条件,而这样的名额在全球只有7个。

  小潘优势具有社区团队服务意识

  思维活跃——潘嘉贝的老师董伟军对他如是评价,潘老师说,潘嘉贝上课时,总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知识点,当有不同意见看法时,他也会果断地提出自己想法。潘嘉贝的知识面广泛也受到老师们称道,在高中学生中极为少见。

  而潘嘉贝自己谈及被“相中”的原因时,则认为与自己身上的执着劲分不开。“我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执着”,可能就是这份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那些学校吧。”

  另外,对社区、学校作出的贡献也是名校青睐的要素。潘嘉贝的课外活动确实丰富,他不仅是学校模拟联合国的主席团成员,也是学校“根与芽”小组的负责人之一,同时他还担任了英语课代表和校团学联的信息部部长一职。在格林奈尔发来的录取信中,特别提到了“具有突出的社区服务意识”,这点也是他独一无二的地方。

  小潘遗憾可能因此拿不到高中文凭

  如今,格林奈尔大学的录取函已经静静地躺在了潘嘉贝的邮箱里。由于还差一年才能毕业,是否能拿到国内的毕业证书成了问题。不过对他来说,无论怎样,他已提前一年走入了名牌高校的大门。

  今年8月,潘嘉贝就要正式开始在格林奈尔的学习生活了。现在的他没有了日常学习的压力,闲暇的时间他开始为自己“充电”。他告诉记者,自己对美国文化和社会制度还了解得不够,于是去外文书店买了十几本这方面的书进行阅读,其中包括了莎士比亚的著作,当然这些书全都是原版的。此外,他还阅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和《人权》,他觉得这些书反映了美国精神。

  现象各校优秀生源纷纷被“割早稻”

  曾几何时,在高考前半年就被名校录用已经意味着生源抢夺战的开打,而如今,对优秀学生的网罗已经提前至高二甚至高一年级,学校也从北大、清华这些国内顶尖学府发展到了哈佛、耶鲁等国外名校。潘嘉贝告诉记者,凭他的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早在他高一那年,已有一所大学愿意录取他。显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名校聚焦国内的优秀生源,国内的高校也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于是从这些学生身上折射出的“割早稻”现象正在校园内悄悄显现。

  共质“早稻生”有共同特质:自信、坚定

  上外附中高三年级组组长王春明介绍,高二、高三就被名校瞄准的学生普遍具有两个特点——目标坚定、自信。他们想要出国留学的念头不是一时的冲动,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在平时的语言谈吐中就会体现出对自己的信心。

  王春明说,海外名校挑选这些学生,也不仅仅注重成绩。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研究潜质。同时,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有没有爱心、都是他们挑选学生时所考虑的因素。

  争锋“割早稻”激励还是负面

  对于有些高一、高二的学生提前被名校圈定的现象,上外附中高三年级组长王春明认为,这在同学中还是起到了鼓励和引导的良好作用。低年级学生被提前录取的成功经验,则为高年级学生树立了一个奋斗的目标,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王春明表示,像潘嘉贝这样在高二就被名校提前录取的特例,只会影响到很少一部分学有余力、领先一步的学生,可能会使他们将出国留学的计划提早实行。不过他也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最好能在国内读书,这样更利于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交大附中的徐向东校长则对“割早稻”现象持不赞同态度。他认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名校,高校的这种做法在导向上对学生起了一些负面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鼓励了一部分学生去搏竞赛。徐校长说,学生进入高中,就是想考大学,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有同学先达成了目标,但他仍要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和其他同学一起生活学习,那么别的同学也许就会感觉不太好了。显然,这种做法对于实施高中的教学并不利。

 作者:王婧;陈延 来源:新闻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