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回应中科院士魏于全涉嫌论文造假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19:22 新浪教育 | ||
迄今最年轻的四川籍中科院院士魏于全近日陷入学术道德争议漩涡之中,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公开质疑其论文造假,知名科学打假人方舟子也多次发文怀疑其实验数据,这一事件引发国内媒体强烈关注。四川大学4月15日向新浪教育发来传真,就这一事件作公开声明,全文如下: 四川大学对西安交通大学司履生教授反映魏于全院士有关问题给中国科学院的信高度
一、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议还是“学术造假” 魏于全教授研究小组从事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开展了调动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肿瘤血管的动物实验研究。司履生教授认为魏于全教授发表的相关论文是“学术造假”。 根据学校调查了解的情况,司履生教授在信中反映的学术观点和意见与他在2003年写给《中华肿瘤杂志》和《Nature Medicine》杂志编辑部的信中的观点和意见基本一致。当时魏于全教授已按编辑部的要求,就司履生教授的提问逐条作了答复。两刊编辑部都按程序要求审议了司履生教授的评述文章及魏于全教授的答复,都作出了不登载的处理。《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在致魏于全教授的信函中指出:“考虑到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是方法技术,过于具体,有些一时尚难于取得共识,所以,不拟在本刊上登载这一讨论”。 学校尊重编辑部当时的处理意见并认为,司履生教授信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属于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议,司履生教授据此对魏于全教授论文作出“学术造假”的指控目前缺乏事实依据。 早在2001年魏于全教授申报院士时,学校就收到过由有关部门转来的有类似内容的投诉信,并在调查后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魏于全教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涉及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他的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同行引用较多,成为国际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新方向。学校认为,目前双方的争论极具专业性,已经引起许多专家的讨论,媒体和公众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这类争议进行判断,学术争议应该按照学术界处理学术争议的正常途径来解决。魏于全教授正式提出,学校研究同意,考虑在适当时间就此学术争议举行一个由国内外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答辩听证会,邀请魏于全教授和司履生教授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证据,由专业领域的专家对此学术争议做出科学判断。学校更希望上级有关部门来组织这次学术答辩听证会,学校将全力配合。 二、关于拜访司履生教授事宜 司履生教授在信中提到的杨光华教授(原华西医科大学原校长)给他的“说情信”。这是一封私人信件,经征得杨光华教授同意,现将信件原文公布。 司履生教授在信中提到魏于全教授的拜访和送给他“很重的礼物”。据调查,2003年,魏于全教授因科研合作事宜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也到西安交通大学拜访了司履生教授,希望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沟通学术观点。出于礼节,魏于全教授带去一些成都特产,按司履生教授本人后来的说法是:“魏带的礼物到底是轻是重,值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我能记得的,有缠丝兔,火腿,火腿肠,薰鸡,薰肉,四川泡菜等,这些礼物对我来说,我的确觉得太重。要不然,第二次我为什么要回赠他一盒50-60元的月饼呢。” 四川大学历来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贯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腐败”,制定有严格的学术规范制度。我们倡导不同学术流派和观点的百家争鸣,反对将学术观点之争与“学术造假”混为一谈,反对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将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定性为“学术造假”,反对将学术问题简单化和社会化,用“新闻炒作”的办法误导社会公众和舆论。因为这些做法无助于正常的学术争论,也不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学术繁荣和科学发展。 我们希望新闻媒体能够 真实、全面、客观 地报道争议双方的陈述,真正维护科学的尊严,共同营造有利于学术研究和学术繁荣的健康环境。 四川大学 2006年4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