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宁妇联等单位办讲座 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7:41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周寒)小孩子顽皮捣蛋不听话,有的家长难以克制就打孩子。家长这一打,其实会把孩子改正错误的念头打没了。4月16日,南宁市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讲座,在南宁市明秀西路学校举行,主讲的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方竹玲提到的教育观点,让许多在座的家长反思。

  不少家长有过这样的经历,同样的错误,孩子屡教不改。当他再犯的时候,家长怒

不可遏,一巴掌就打下去:“你为什么老是这样?!”方竹玲说,其实孩子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他们就是爱玩,只要他是孩子,就总是要犯错误,家长要正视这样的现实。

  方竹玲告诉家长们:“家长的责任,就是要做好引导,让他们少犯错误。孩子是未成年人,他们做事往往不经思考。”专家研究得出的结果是:18个月以前的孩子不能打,他什么都不懂,打了也没用;18个月后至上学前的孩子,爱动手模仿但不懂什么叫危险,他们玩火,玩电器,此时家长打孩子,孩子感受到痛而知道“这个不能玩,否则会被打”;上了小学的孩子就不能打或少打了,因为他们已经懂道理了;而12岁以后的孩子“禁止打”,因为他们已经会思考了。

  方竹玲说,其实很多孩子在犯错以后,都会产生内疚感,会感到心虚。如果此时家长打骂了他,他就会想“好了,咱们现在扯平了。谁也不欠谁了。”孩子的内疚感从而消失,不利于下次改正缺点。

  方竹玲告诉家长们,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夫妻关系不和、不孝敬父母公婆、工作不认真负责,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家长如果都不会自控,又何以有榜样让孩子学会自控?“还有,有的父母把门一关,自己在里面看电视,让孩子在外面做作业。当父母的以为,自己已经把音量调得很小了,不会影响到孩子。但事实上,孩子心里会产生不平衡,他会想:“你们看电视,我却挨做作业。”那怎么办呢?方竹玲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母亲,她的孩子要高考。孩子复习到晚上11时,她就陪着孩子,在一旁打毛衣直到11时。做父母是要付出的!”

  报告结束后,家长们深有感触。有家长觉得:一个家庭就像一个企业,家庭成员要分工明确,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人父母,要有管理的能力。编辑:杨东作者:周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