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温州晚报:名师评析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模拟测试试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0:58 温州新闻网

  “二模”试卷名师评析

  刚刚结束的我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模拟测试,是对考生前阶段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通过检测,能给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以参考,并让考生明了最后阶段的复习任务。所以,仔细分析“二模”的得失,对调整后阶段的复习策略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本版邀请来自温州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的9位名师,对“二模”试卷进行一次评析,并为考生下阶段

复习提供一些建议。

  语文向作文要分数张小珍(温州第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曾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工作)

  “二模”结束后,对下阶段的复习,我归纳为四个方面的“重视”:

  一、重视考纲研读

  考纲罗列的各项内容,实质上是能力考查的切入点、依托和表现形式,提到的各个知识点都是考点,如修辞可能隐含在语用题的仿写句子中考查,也有可能在选择判断或修改题中考查,因此不能因为“二模”卷上没有标点符号考题,就忽略对标点符号的复习。

  二、重视基础积累

  后阶段复习应强化字音、字形的知识积累,每天适量做字音、字形题的归纳、整理,重点应整理高中课本与读本中的字词读音与字形(其中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仍然是考查重点),并编制有个人特色的“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通过辨析,明确特点,通过理解,促进记忆,逐步消灭常用字中的误读、误写,争取做好试卷开头两题。

  三、重视创新题

  能夺人耳目、别出心裁的题目一般会出现在语用题上。这主要是语言的实际应用题,人们习惯将它称之为语文高考“试验田”。近年来,这道题的分值还有上升趋势。像“二模”卷中就考查“求职信”的写法,涉及到语言的得体、连贯、简洁考点,及实用文的基本写法,内容十分贴近生活,综合性极强。在后阶段里,建议同学不忘接触各种实用文写作。

  四、重视作文备考

  作文点的比分大,这是众所周知的。如何向作文要分数,这是作文备考的终极目标。我认为要想得高分,平时要多练,过好审题关。作文命题总是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或折射出时代发展的风貌,或留有清晰的时代印记;作文命题总是贴近考生心灵,给考生提供展示人格精神、思维品质的宽广舞台;作文命题总是融入人文精神,总是倡导哲思。

  因此,拿到一道题就要认真审题,不能随意乱写,审题应该有步骤:整体把握,抓住内容重点;准确理解,划定取材范围;全面观察,找出文体要求;确立主旨,把握内涵寓意;巧妙构思,合理安排结构。另外,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要健康,感情要真挚。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时代的主旋律,要表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乐观的精神和坚定的立场等积极向上的品质,批判阴暗面要把握尺寸,防止片面化。感情真挚,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严防胡编乱造。

  文综

  政治着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陈作棉(温州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

  一、“二模”试卷简要评析

  1、试卷突出的几个特点:

  “二模”政治试卷涵盖了高中政治三个模块知识的主干内容,着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试卷的编制上有一定的创新,在难度上较“一模”政治试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整张试卷凸现以下特征:

  能力立意。试卷强调考纲中对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鲜有知识的直观再现。知识点的考察呈现综合性,突出表现在主观题的分析和解答以及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辨证思维能力。

  时政性和人文性。试卷直面重大的热点问题,突出了党的意志和国家的意志,体现了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关注高考的新增知识点。今年的新增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关税,二是企业的兼并和破产。“二模”试卷以定义考查的方式关注了关税问题,提醒考生对新增考点引起注意。

  2、学生失分点分析:

  由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如第31题的依法治国的本质误解为目的等;由知识点掌握不系统导致失分,如第38题联系的观点包括的范围等。这种限制性知识提问在高考中有强化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由审题不当导致失分,如第39题的材料三,学生忽视了图表,导致答案多而不当,答非所问;由表达不科学导致失分,主要出现在主观题表述的学科语言的的规范性上。政治学科观点不明确,生活化语言多。

  二、下阶段的复习策略

  在有限的一个多月时间中,政治学科的复习有自己的特点,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1、优化复习内容,着重查漏补缺。

  由细线条到粗线条。复习时候要从以前的一页页的看书、一点点的记录,转移到以看目录回忆和复习用书的知识结构图。熟悉的知识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淡化。对于目录和结构图不熟悉的知识盲点要细看。

  整理错题集,避免二次出错。对一年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要剪辑和整理,找出错题,避免两次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还有疑问,在短时间内要请教老师和同学,清除疑点和盲点。

  构建知识网络,建立搜索引擎。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要构建知识网络,了解知识的范围及内在的联系,在解题时快速搜索出现知识点和模块。

  2、精选试卷练习,避免题海战术。

  关注历年高考题目。主要是关注答题角度、知识点的链接、训练方式。不要过分注意答案;关注一些模拟卷的新题目。特别是要注意北京、上海等知识密集性城市的名校试卷,以及实施新课程的山东、海南等省份的试卷,对于今年在推行新课标背景的的高考有借鉴作用。

  3、注重表达规范,强调学科语言。

  从高考题中“悟”表达。要多看历年高考题目中主观题的表达技巧,从中感悟表达的一般规律,从模拟卷中“练”表达。

  地理强调主干知识联系夏齐朝(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地理高级教师,省、市地理学会会员、理事)

  温州市“二模”考试已结束,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份文综试卷地理部分有以下特点:紧扣时事热点。如“麦莎”台风、“禽流感”、“十一五”规划、青藏铁路、天津滨海新区等;体现地理主干知识。如经纬网、比例尺、地球公转、等温线、降水、气候类型、台风、潮汐、环境问题,农业、人口增长、交通建设、城市化等;回归课本,如“青海湖候鸟”、巴西和印度、京津唐工业区等;题型、分值比重等符合高考要求。

  “二模”后如何进行高效的地理复习,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

  1、强调主干知识联系,重视地理能力的提升。本次考试选择题第6题失分率高,究其因,是忘了课本中“旅游资源欣赏中的例子”。再分析近几年高考卷,许多地理主干知识仍为很热门的考点。如地理计算应该将经纬线特点、比例尺等计算工具与地球运动规律和原理整合,重视信息获取、加工,从而提升计算能力;热力环流的原理到气压风带的特点与气候类型、自然带、洋流等整合,从而提升等值线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升;地质循环原理到板块构造学说整合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及地理单元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分析整合,从而提升区域开发和问题的解决等问题;人口再生产到人口迁移整合人地关系相关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实现地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等。

  2、精练多思,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近六年来的文综能力测试,总是稳中求新,为了摆脱题海战术,在有限的时间里少做无效学习,精选练习题,重在反思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是知识问题还是解题技巧问题,发现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予以解决。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反思,将平时用过的试卷和资料中做错的、已订正的题目剪切、整理、收集,再做一遍,以防再次作错。

  3、关注热点问题,凸现知识的运用。密切配合政治教师,结合省市高考地理复习会精神,获取有价值的时事热点信息,将宏观热点按大纲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微观热点加以应用。如新农村建设——自然灾害、生态恶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水利建设、产业弱势等。教师自行适量编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得以巩固。如宏观热点:“十一五”规划、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创新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等;微观热点: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灾害(暴雨、世界范围内的“禽流感”、“麦莎”台风、烟台、威海的雪灾、中国煤矿矿难)、资源问题(节约中国系列、废弃物回收利用)、水资源问题(调水中的节水、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问题、松花江水污染)、能源安全(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输油管线、新能源的使用如沼气)、农业问题、工业发展、生态问题、重大工程建设(青藏铁路、洋山港、杭州湾大桥、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新进展)。

  历史重视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赵沁(温州中学高级教师)

  “二模”试题命题特点

  1、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思维能力的体现相结合

  选择题的设计突出了这一特点。12题选择题难度较适中,突出考查基础知识,但又不是考教材上原封不动的知识,而是注重对教材的理解。

  2、求“和谐发展”同,存“意识形态”异

  “政治文明的演进”选择题组,从古今中外政治的差异性切入,鲜明的体现了文明的多元特征。尤其是第37题,材料提供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联合国宪章两则材料,通过层层设问,出题人的意图非常明了: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尊重各种不同的文明。我认为这是人文科学应该关注的核心之一。

  3、以“重难”点带动“知识覆盖”面

  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的内容基本都是教材的重难点问题,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时间空间跨度较大,注意到知识的覆盖面,给学生复习以很好的导向。

  第22题“扬州夜市题”学生得分最低,这题纯粹是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由此可见学生往往好高骛远,忽视教材基础知识。其次第20题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材料中“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应该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二是不能准确把握被选项每项措施真正的受益者是哪些人。第18题部分同学丢分,此题是材料性选择题,这一题ABC项表述明显错误,不符和题干,说明同学们还没有掌握做材料性选择题的方法——答案只能直接来源于材料。第17、19题得分不高,原因是学生对教材主体知识的记忆、理解还不到位。

  主观题难度不大,但得分率仅为66.1%。两道题目都是材料性问答题,同学们失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对材料理解不到位,甚至脱离材料,不能从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不能准确揣摩出题人的意图,答题出现较大偏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存在记忆漏洞;学习态度不严谨,表述过于随意,缺乏学科语言的严密性。主观题得分不高也存在一些客观原因,如第37题(2)问“其中(联合国宪章)传达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有何异同?”答案设置为“强调以法律、国际机构来保障和平、安全、合作、发展”,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不是从这个角度来比较不同点,他们一致认为答案不是从“理念”上来比较,而是从实现理念的“形式”上来比较的。复习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基础知识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前提,要准确记忆和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克服好高骛远,忽视教材的弱点。

  2、规范答题。重视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培养答题技巧、审题方法、提取信息、取舍要点、组织答案各方面能力,力求符合高考要求,提高得分率。

  3、重组知识。在专题复习中,要梳理小专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

  4、捕捉热点。“知古通今”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最后阶段要大量搜集信息,捕捉热点、焦点内容,找出三科都好切入的热点内容,梳理出本学科相关的知识。

来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