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复旦劲掀"PK大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10:04 青海新闻网 | |
任何关于高考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复旦、交大从3月3日向社会公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到4月15日同时宣布预录取名单,两校的改革如同巨石击水,激起层层波浪,引发各种话题。 如果把高考比作教育的指挥棒,现在,复旦也在挥舞着10%的指挥棒。 她希望“指挥”出怎样的曲章?而整个社会这支“乐队”又将随之产生何种变化呢? 自主PK公平 ――大学自主选拔人才的理念会不会冲击传统的公平观? 公平――几乎来自所有高校之外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字上。 “一面定终身,公平吗?”“考官们有主观性差异,何以保证公平?”“只在上海本地招,对外地生源公平吗?”“比谁会沟通,公平吗?”…… 没人否认现行高考制度应该改革。然而,自主招生形式出现时,众多疑虑和揣测却纷至沓来。 自主招生会PK掉公平性吗?家中有两位考生、而且同时参加这次复旦自主招生的家长江国基,对于两个概念的起伏不断的看法极具典型性。 “一开始,我格外关注公平问题。”他研究了很多遍方案,特别是面试的每一个环节,就想找出有没有任何不公平的可能。他私下盘算:就算自己不去托关系,至少也得提防着别人有无可能玩猫腻。 他最后发现:“玩猫腻的代价会极为高昂。” 150名“考官”,提前1小时抽签分组,接触此前同样抽签分组的考生材料;每组考官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对于每位考生的命运只拥有1?5投票权。 “不敢说绝对做不了手脚,但做手脚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倒是另一个可能导致“不公平”结果的情况,让江国基觉得“最不好说”:每个考官的认识与价值取向有主观差异,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有高低之分,大家见仁见智。“主观判断越多,越容易掩盖许多不公平现象滋生,而这无从追究。录取哪名考生,难道不也是一种偶然与运气吗?” 复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此次面试考官之一的熊庆年坦陈:为了使考官不出现客观失误,复旦对全体面试官进行“考”前培训,“我想,5个考官同时投票,大多数考官同时走眼的可能性毕竟很小。” 江国基的一个孩子一路过关斩将,“金榜题名”;另一个孩子却止步于面试之前。虽然为落榜孩子惋惜,但亲历所有环节后,江国基坦言:“自主招生未必不公平。” 熊庆年却不由得叹息一声:“为了得到这种社会认可,复旦其实作出了相当多的妥协。” 高教研究所负责向改革领导小组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据他透露,最早提供的建议材料中,基本不涉及程序公平、公正问题。“欧美自主招生已有多年了,而且自主性更大,也没听说不公嘛。”不过,他注意到,学校领导对“公平”高度重视,方案设计中从一开始就强化“公平性”。“严密得都有点繁琐,繁琐得……似乎损害了‘自主’的质量。”他小心地选择了一下字眼,又立即补充:“当然,若非如此,来自社会的压力可能更大。” 遗憾最大的,是给予考官了解考生的时间太短。为了力保每个环节都不授人口实,避免提前打招呼、托关系现象出现,面试当天早上8点才对全体考官临时抽签分组。到9点从监考人员处取得考生全套申请材料,中间有一个小时的了解过程。“一个小时看10份材料,时间哪够?与一些考生沟通时,针对性就弱了些。”由于考官是当场抽签临时组合的,考官之间又不允许对同一学生进行讨论,难免造成不同考官对同一考生提问重复的现象。 “能不能给自主招生的环境放宽松些?”在复旦自主招生总结会上,与会面试官一致呼吁。 江国基也反思:作为家长,是不是对自主招生的“公平”认识太机械、太传统?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育人理念,提出自己的选人标准,正是树立了“自我负责”的意识。 “检验自主招生是否公平,其实不在于考官的临时抽签,更关键的,在于如何使录取者与被录取考生,甚至考生与他们的推荐学校、推荐人之间形成一道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利益捆绑机制’,使握有录取权的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江国基如是说。 自主招生PK北大清华“零志愿” ――沪上生源争夺大战又将拉开? 得知自己被复旦预录取后,华师大二附中的李杰林(化名)当晚却“挣扎了一番”。 如果不是复旦自主招生改革,他今年6月高考后,填报志愿将依次是:零志愿:北大;第一志愿:复旦――“我更向往北大,毕竟是中国第一学府。” 报考北大,李杰林并无把握。不过,由于北大是零志愿,即使不录取也不影响第一志愿的录取,“所以,报北大是零风险。” 他是抱着“试试看”心情报投复旦的。没想到一路顺利。那个晚上,李杰林辗转反侧。父亲一句“期货不如现兑”,让他终于下了决心。但他不无自嘲地想:究竟是我放弃了北大,还是复旦PK了北大? 实际上,复旦、交大自主选拔方案一出,就有敏感的京城媒体指出,这实际上是两地高校的“生源”较量。 几年前,由于报考风险大,加上上海学生“足不出沪”的情结,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在上海罕见地受到冷遇。两所名校一怒之下,扬言要削减在沪招生名额。为了鼓励上海学生更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北大、清华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推出“零志愿”政策。此招果然有效,两校心满意足地带着更多的招生名额,在第二年招生旺季南下申城,颇让复旦与交大郁闷了一把。 生源,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名望。交大副校长几天前在媒体访问时,提到生源之于高校的重要性,立即招来网友一片声讨。但是,几乎所有学校,都身不由己地在“生源大战”中血拼。 尽管复旦校领导在很多场合都公开否认有生源之虞,然而,客观事实是:虽然仍居国内一流名校之列,但复旦与北大、交大与清华间的档次,却有拉开之疑。 上海两所高校的“破冰之旅”,是否与学校的微妙处境有关,这很难证明,不过,行知中学副校长金志清判断:应该会对零志愿录取有一定冲击。复旦、交大客观上更早争到了一批优质生源。 当然,对这场PK战的“杀伤力”,也没必要过于担心。 4月15日,人们发现:复旦与交大原定招生名额均未满,皆为291名。与10天前复旦宣布的298名相比,少了7人。复旦方面解释说,有1人申请了美国学校,2人申请了香港大学,1人接受了交大的本硕连读专业,另外3人准备参加高考,恐怕就是冲着北大、清华而去的。 “我们非常尊重学生。高校有更多的自主选拔,学生也被赋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这是一件好事。”复旦大学宣传部周晔说。 教授PK考生 ――“山西的省会在哪里”成争议焦点 一道面试题最近成为争议焦点:“山西的省会在哪里?” 这道考生面试题,简单得令人匪夷所思。但引起的更大争议在于:这道题却被诸多考生认为是“最难回答的问题”。而且,不知道山西省会在哪里的考生,已同时接到复旦、交大预录取通知。 随着越来越多的面试题被披露,大部分人哗然。比如,那位不知道“山西省会”的考生,自述被问到的一系列问题:寒假怎么安排的?父母安排还是自己安排?你的朋友都有哪些? “这样的‘神仙题’居然出现在如此正式的面试现场,怎么测试得出水平?”网友们一致声讨。 熊庆年说:“可能大家既误解了考题本身,也误解了面试的目的。所有的题目,其实是对思维过程考察的引子。” 虽然170位考官基本上都预先准备了至少20道试题,不过,据了解,大部分问题,或与个人申报材料有关,或者就是一些漫谈。 “题目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随意的交流中,考官是否能有意识地迅速对其思维能力、价值取向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反驳质疑。 很多人批评那道“怎么看网络短片《馒头》”,认为是对不上网考生的一种歧视。而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考官都不以为然:“我完全可以告诉考生《馒头》的故事,或者,知道他不能上网,我重新换另一话题,根本不存在吃亏现象。” 在15日总结会上,有一道面试题在考官们那儿获得好评。 某考官看到考生穿的服装与申请材料的照片上是同一套,但多了一朵小花。考官便放弃了原来准备的试题,“随口”问:为什么戴这朵小花?于是迅速由花―潮流―审美―消费―与父母的关系,一路聊下去。老师认为获得了许多他认为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说:老师有提问的绝对自由。我们绝对信任。他们都是复旦的主人,相信他们最能理解复旦选拔人才的理念。 当然,这样一来,考官高低不一的识别能力,便凸现出来。这种高下,直接影响对考生的录取评判。 复旦意识到这一点。在挑选170名考官时,均要求考官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发现考生潜质的能力。 但肯定有差异。“所以我们需要完善。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促进面试水平的提高。” 面试学生,同时也在面试考官。许多教授都提到:“责任很重,如果我们不能全力以赴,对学生的潜质发现不了,抑或出现偏差,可能下一轮就失去了考官资格。” 素质教育PK应试教育 ――申城中学排名顺序悄然变化? 就在复旦预录取名单公布当天,很多家有小学生或初中生的家长根据公布的录取学生名单,一个一个数着中榜生的中学。第二天,一家上海教育论坛,张贴着一张自制“榜单”:根据自主选拔录取情况产生的最新中学“录取率”排行榜。 与每次高考后紧张的“中学升学率排行”不同,这次,网上舆论明显把学校分成两类: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与一向应试名列前茅的学校。 一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中学,以及以素质教育扬名的学校,成了赢家。 复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对另一组数字格外感兴趣:6294位报名的学生,分布在343所高中;获得申请资格的1208位学生,分布在88所高中;被预录取的291位学生分布在56所中学。如果除去39所上海市示范性高中,有17所中学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普通中学,但他们为复旦输送了35个学生。“这个比例,比往年复旦招收的上海生源分布要高。”更有几所学校,历年高考考入复旦的学生凤毛麟角,甚至是千分之一,但这次却被刮目相看:像奉贤中学、风华中学,这次均有两三人入榜。 高考素有“指挥棒”之称,而这次,与高考成绩基本脱钩的复旦自主选拔,尽管在全市招生额度仅有300人,指挥棒效应也端倪初见。 松江九峰实验学校校长胡仲威,这几天心气高涨。“九峰”是一所民办中学,学生整体成绩,在上海各中学分层中,位置居后。这次,从初中到高中都在“九峰”度过的高三学生袁东,被复旦预录取,消息传来,校长、学生,还有家长,均相当振奋。 在胡仲威看来,袁东的最大特点,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结对子”的安徽金寨县调研,袁东参加了“不公平贸易对贫困地区产生的负面影响”课题组,调研成果获得上海高中生社会实践二等奖。 “很欢迎复旦的这次选拔导向。”胡仲威发自肺腑,“它为我们这里的学生们在高考之外多了条进入名校深造的机会。” 高二学生天鸥也很高兴,她就读的进才中学,以重视素质教育著称,父母甚至有点担心:那高考灵吗?这一次,进才有11名学生被复旦预录取,大大超过了老对手。有人已开始猜测:今年中考,进才中学分数线会不会因此抬高? 更多家长议论:假如有更多高校加入自主选拔,上海的中学排名,恐怕得有一次大的调整了。 课外PK课内 ――名目繁多的辅导班会继续火起来吗? 自主选拔之后,是否会激起新一轮考证热、竞赛热? 可能性非常大。江冰听到朋友的女儿捧着市三好学生奖状、钢琴8级证书以及市英语竞赛等厚厚一叠奖状、证书,到复旦面试且“得胜还朝”之后,又目睹着同事“小升初”的孩子这几天背着各类证书赶场子一样奔波于各所“名校”,心情沉重地回到家,对着正沉醉于围棋黑白世界里的小学二年级儿子一阵叹息:明天咱赶紧去报个少儿剑桥英语、数学兴趣班,否则,到时候,别人证书一大堆,我们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素质”啊? 据统计,上海孩子小学时都上过至少一个兴趣班。各种竞赛班,即使在“奥数班”被叫停后,也依然改名换姓地红火着。以钢琴考级来说,几乎每年都有约3000个孩子参加。至于一些名牌初中、高中,针对小考、中考招生开办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迎考班”、“小五班”,更如雨后春笋。 实际上,复旦、交大自主选拔招生的消息刚一发布,“自主选拔录取综合复习材料”、“自主选拔录取面试辅导班”随即亮相上海培训市场。尽管复旦与交大三令五申不搞培训,不让能力模式化,但据了解,这些辅导班依然红火。明摆着,要拿到名校的测试资格,首先要有各项“能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特长证明”,否则,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就失去了先发优势。 更有一些媒体和社会培训机构在广泛搜集问题,准备汇编成册,盯着明年的考生市场。尽管,如考官所说,大部分考题都是情境设置,个性化提问,无法准备,然而,依旧有不少培训机构看好这块“市场”。 很多人担心:刚刚试点成功的自主招生,会不会在扭曲的应试心态与应试经济下陷入尴尬? 而江冰更困惑:毕竟复旦、交大自主选拔各300个名额,高考依旧是主流,而依照这个招生“双轨制”,还得“课堂课外两手抓”,孩子的负担岂不更重? 不过,准复旦生、松江二中的杜晫,也许可以给更多“无证上阵者”们以信心。他申报复旦的材料里,只有一张三好学生证书。他的家人、同学,都曾担心他会被那些证书累累的竞争者们当场PK。但结果是,杜晫PK了不少奖状与证书。 “我不觉得有很多证书的人在选拔中会有很大优势。”这位身高1.8米、不善言辞的大男孩在面试中给老师留下了“诚实、善良,有思维能力”的印象。“教授们似乎更关心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在面试中我们交谈更多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对责任感、科学精神以及自学能力等的认识。”而引发教授兴趣的,则是材料里关于杜晫小时候曾经协助母亲编写过一本《物理世界漫游》的科普书,以及自荐信中一段杜晫对责任感的认识。 面试过他的考官说,“证书”虽能从一个方面反映能力,但是,未必能证明你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复旦大学宣传部周晔提供了另一个比例:“在预录取的291名同学中,差不多有1?3的考生并没有各类证书。” 这或许是一种风向标。不过,风向标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应试教育到底能否被素质教育替代,还是一个疑问。来源:千龙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