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2006年武汉市中考备考特刊•语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09:36 武汉晚报

  懂得技巧难题变简单

  编者按今年我市中考四月调考21日结束。此次调考对中考出题的趋势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为此,本报特邀多所初中名校老师分析复习备考对策,推出《2006年中考备考特刊》。《中考备考特刊》根据调考的情况,介绍学生在现阶段还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克服不足。

  

  积累与运用

  

  ◆抄写及依据拼音写汉字

  取材于九年级下课文《论读书》中的一句,所考两字是“目的”的“的”和“启迪”的“启”。意在考查书写技能,还有书写时的态度、习惯等,不单是考查依据拼音写汉字,还考查在具体环境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汉字的能力,难度低,学生普遍都能得分。

  建议平时注重书写基本功的训练,随时注意纠正形似字、同音字、方言误读出现的错误。本题这次考试取材于课内,与样题不一样,是否表明缩小了取材范围,建议下一阶段可以从九年级上下册课本中摘录一些名句进行强化训练。

  ◆填写古诗文名句

  这一题考查古诗文的积累,取材没有超出九年级上下册范围,分三个层次设置填充题,答案的指向也比较明确。这一题也很简单,三个题都在《知识与能力要点》中出现过,学生平常练过多遍,难度系数低。

  建议学生日常学习要注意古诗词诵读和积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加强理解和运用。下一阶段进一步夯实巩固九年级上下册的古诗文要求记诵的名句,尤其要落实《知识与能力要点》上的参考题。

  ◆仿写

  这一题要求按给定的情境和句式续写和仿写。内容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取材范围较广,设题也体现了层次性,两个空难度逐层加大。“友情”这个话题是每个学生都有感受和体验的,学生普遍都有内容可写。句式也容易模仿,但不少学生对意象的选择不够恰当,导致内容上扣分。本题的难度也不大,得分可在70%%以上。

  建议下一阶段训练中切不可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选择恰当的意象,需要一定的联想能力。

  ◆修改文段

  这一题给了有三种问题的文段要求修改,材料内容清新,也注重了价值取向,设题并没有指向语言知识本身,学生需要凭借语感去发现与修改文中的语病。这一题题目指向明确,但第二题似乎有些勉强,“摆弄”一词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不能算错,这一题语病不典型。因为这个原因,这一题的得分率大为降低,难度因此而增大。

  建议下阶段在单项训练中要善于开发利用手中的训练资源,包括学生的习作,进一步强化训练,这类题强化训练是能立竿见影的。

  ◆选择题

  这一题围绕读书求知的话题,考查了九年级下的四篇课文的理解,重点是对课文主题和人物情感倾向的把握。由于学生对范进这个人物比较熟悉,所以也比较容易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也不大,得分率较高。

  建议学生平时学习教材中的经典名著不可浮光掠影,尤其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情感倾向。建议下阶段对九年级上下的重要篇目进一步落实,尤其是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情感倾向。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第二小题内容和理由容易不一致或重合,失分也较多,第三小题简单,属送分题。完成这一大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概括力和想像力。

  建议下阶段多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设计活动,加强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多练习一些标题、宣传语的拟写,学会准确精练地表达主题。

  阅读

  从语文全卷来看,单篇阅读难度最大,得分率最低,属于拉分题,因此,做好这一题是全卷得高分的关键。如

  果能懂得一些答题技巧,难题就会变得简单得多。本次试卷,阅读是关键,答题有技巧。

  ◆文言文阅读

  仍然采用了课内外相结合比较阅读的考查形式,课内外语段均比较浅显,出题以课外语段为主。建议今后的训练要注意如下几点:

  注意常见文言实词的积累识记。

  引导学生沉下心去读原文,看注释,根据上下文理解全文的内容。

  训练学生学会阅读题干,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暗示语、理清答题思路。如“先不让……追击,后来为什么又要……追击”,要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读懂原文,从两个方面答题,侧重后一个问题。又如第四题,“曹刿……既善于观察又善于分析,……更侧重什么?”这题目中就暗示了答案“分析”。要能看清“既……又……”、“相比之下”等暗示性的语句。

  ◆单篇阅读

  得分情况:

  本题满分15分。优秀率12分以上占5%%,及格率9分以上占30%%,50%%集中在3——8分之间,3分以下占10%%,有极少数0分和满分卷。从各题得分情况来看,15题情况最好,得分率在70%左右,17题问题最大,得分率在30%%左右。

  卷面答题错误:第15题:三点不完整,只答第一条居多。

  机械抄录原文的某一处,如机械抄录第2段、第7段,这些情况都不能给全分。

  答案的第二点找到了,但只抄录了前半句。

  脱离文本自行解释。第16题:

  没找准答题区域,在文章后面摘录句子作答。

  找不准答题点,从答题区域胡乱找句子作答。

  第17题:

  找不到答题点,抄录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

  没理解题目要求和出题意图,分别说明两则材料的感受,没有综合概括为一点。

  第18题:

  仰望的对象不恰当。仰望与对象不能搭配,不合逻辑。

  直接对“仰望”这一概念进行评论,不符合题目要求。

  病因及应对措施:

  不善于揣摩出题意图,如第15题出题意图意在分条陈述“仰望”的内涵,原文中答案比较明确,如果学生能读懂出题意图,答题将会十分简单。

  不懂得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如16、17两题题目虽是针对材料设问,但答案却在观点之中,建议下阶段训练应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知识,了解观点统领材料,中心句与支撑句的相互关系。

  答题不准确规范,建议学生在下阶段重视老师对阅读题标准答案的评讲,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作文

  

  存在的问题

  

  ◆审题

  偏题现象较明显,没有扣“快乐”或“我”来写。

  基本扣题,但立意太肤浅,如同学间的搞笑、恶作剧等给我带来的快乐,缺乏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半命题部分,选择角度过于抽象、空洞,写起来非常困难,因此难得高分。

  ◆主旨(立意)

  所选材料一般、平淡、立意四平八稳。立意上缺乏创新,因此,高分作文非常少(45分以上)。

  就事论事、缺少理解思考和挖掘,有些作文只是几个事例堆砌。

  ◆表达

  语言平淡,缺少激情;层次不清;有些作文的文体不明。

  

  备考建议

  ◆审题立意的训练:特别要在半命题作文训练上下功夫,保证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不跑题;

  ◆选材表达的训练:积累必要素材;学会筛选材料;基本的表达技巧、语言、结构。

  ◆文面的训练:作文字数的控制(不差字,也不多字);书写的工整规范;不错写漏写标题。

  记者翁晓波实习生杨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