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与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17:18 红网

  农村教育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新任务,济宁市农村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发展农村教育,从师资“破题”

  教学质量能否实现全面提升,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新的突破,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队

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李心善认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现实要求。

  但以济宁农村教育师资的现状来看,由于城乡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等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方面都是薄弱环节,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县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平均年龄达45岁左右,小学专任教师中46岁以上的占57.6%;学科结构上,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缺乏,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课程很难开齐开足;学历结构上,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37%,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仅为20%,远低于城市水平。

  面对农村师资的现状,李心善认为,为了让农村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必须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通过教师教育体系、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三位一体”的建设,共建共享教师优质培训资源,建立覆盖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地培训农村教师。

  据介绍,经济欠发达的金乡县推出的“名师群培养工程”,通过结对子、搭台子的方式,对师徒提出目标要求,制订计划,拟订措施,让本校名师充分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力求达到一年“带”、二年“扶”、三年“引”着闯新路的目的。他们还通过成立“校内名师专业研究委员会”,设立“名师思想研究室”,建立名师业绩卡片,传播名师教育思想、先进的教改经验,大力开发名师资源。

  3年来,有228名青年教师成为学校业务骨干,169名青年教师成为国家、省、市、县学科带头人。

  多管齐下,助薄弱学校尽快“脱薄”

  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造成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在济宁市的2300多所学校中,薄弱学校达到30%甚至40%,特别是一些贫困县的农村薄弱学校,不仅师资水平不高,而且设备陈旧,校舍较差。

  李心善认为,必须缩短校际差距,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教师交流,推动教育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鼓励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持农村、强校支持弱校”工作,推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师合理流动。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发挥工资福利与职称评定导向作用,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以改善薄弱学校师资质量。

  为此,市教育局决定今年着力从校舍建设和师资队伍方面对100所薄弱学校进行示范改造,并计划在30个经济欠发达乡镇每个乡镇建1所重点中学、1所中心小学。

  与此同时,曲阜市教育局去年决定用3-5年时间逐步解决农村薄弱学校投入不足、设施落后、师资老化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除向薄弱学校经济倾斜外,该市还规定:城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晋升职务,原则上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同时在教师职务聘任上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使之高出全市平均数的15%;引导和鼓励市直学校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薄弱学校校长或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锻炼,并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优树先等方面优先考虑。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经费保障能力

  李心善介绍了济宁市逐年增加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的举措。去年9月,兖州市按照国家统一的工资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纳入市财政预算,并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实现了县域内工资统一标准,由市财政统一发放。去年,兖州市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达到1428.29元,比上一年人均月工资增长308.76元,并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

  但因有的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教育经费保障能力依然偏低。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教育多渠道投入机制失去了基础,新的投入机制尚不健全。从总体来看,当前低水平、维持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远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李心善呼吁,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不清、保障范围较窄、保障水平偏低、发展相对落后的面貌。

  资助农村贫困生,一个都不能少李心善认为,当前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困难所致。所以,必须健全贫困学生助学机制,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并从地方教育费附加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资助农村贫困生完成学业;加大对财政困难县教育的经费补助和政策支持,加强山区、湖区、滩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今年1月,兖州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从今年开始,免除小学、初中学生杂费、课本费、基础训练费,市财政在预算内列支25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对寄宿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从根本上保证那些家庭困难的适龄孩子都能有学上。

  经济欠发达的汶上县于2004年便启动了“千名特困生救助工程”,县乡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两免一补”政策配套,全县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20.28%。同时,对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有效控制了中小学生的流失。

  以市场需求为参照,加快职教发展

  李心善认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目前,济宁市职业学校每年招生4万多人,招生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依托乡镇成教中心与社区教育实验区,该市每年培训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次。

  作为首批国家级星火科技人才培养学校的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围绕社会需求,不拘一格办学。在办学类型上,有职教、成教、普通高中、电大、函授等;在办学层次上,有本科、专科、中专、短训等;在授课形式上,有脱产班、业余班、脱产业余综合班等。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相应办什么样的专业,设置什么样的课程。

  但李心善坦承,目前职业教育仍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专业设置重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其竞争力和吸引力不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的需要。

  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参照,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的作用,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尽快形成以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县办职业学校为龙头、乡镇培训中心为骨干、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格局,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稿源:中国教育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