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同济院长免职没有“丑闻”高校海外招聘如何做到用人所长才是新闻价值所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8:11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李雪林

  一场高校内正常的人事任免被当作丑闻炒作,而真正该思考的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的问题,却被弃之不顾。这种报道的价值取向,令人叹息。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杰日前被免去院长一职,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其中

津津乐道的焦点之一,是海归派的杨杰“涉嫌履历造假”。但这一细节只需向同济大学问询一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所谓杨杰履历中有曾担任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一说,是当时个别媒体在报道上失误造成的,杨杰本人没有给学校和媒体提供“终身教授”的任何材料。

  “免职跟媒体宣称的造假毫无关系。”同济大学分管人事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周祖翼解释道,从2004年9月通过全球公开招聘被聘任,到2006年3月被解聘,杨杰3年任期未满被免职的原因,是因为其管理效果与学校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周祖翼认为,担任院长必须在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团队建设上有所专长,而在经过一年半的观察试用后,发现性格内向的杨杰不能胜任院长一职。目前,杨杰作为教授,在同济大学继续从事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不做院长,只当教授;不胜任院长,可以胜任科研。这实际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也是情理之中的人才重新定位。在细胞凋亡领域颇有建树的杨杰回到自己擅长的科研岗位上,同济也有机会寻找更胜任的院长人选,实在是两全其美。

  从海外招聘人才充实高校的科研、管理队伍,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不过在具体实施的思路和办法上,有关高校也应该更深入地规划和思考一下:如何对国际、或者海归人才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观察,以真正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同济当年在全球招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时,从13位应聘者中选中杨杰,更多的是看重他的学术成果,对于能否胜任管理岗位还缺乏必要的考量。同济大学有关领导表示,现在看来,单纯通过履历这一渠道考查引进人才是有局限的,学术成就高并不等同于管理能力强。今后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应拓展考查方式,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甚至可以进行一定时间试用,再安排到行政领导岗位上,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