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部的论调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公共谎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09:42 中国宁波网

  一个本科生上大学四年的学费,到底应该是多少?昨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专项资金处调研员华成刚表示:现在大学普通高校的学费,大概一个学年4000元左右。学费对农民来说“高了点”。

  

教育部的论调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公共谎言

  在舆论对高校收费高和大学生培养成本模糊进行抨击的前提下,大学收费标准是2000年的水平,学费对农民来说“高了点”的论调,在笔者看来,具有微妙的涵义。第一,现在的收费标准还是2000年的,就是说,收费标准没有“与时俱进”;第二,收费标准仅仅对农民来说高了点,意味着教育部不认为收费标准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更不认为超出了其他群体的承受能力。

  集中到一点,大学收费标准是2000年的水平的含义就在于,教育部不认为现在的收费标准高了,甚至有认为学费标准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是对公众的优惠之嫌疑,这与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毫无疑问,这种微妙的说法中隐含着教育部为自己推卸责任的意思。何以如此?笔者以为,教育部仅仅考虑教育界的部门利益是促使其产生如此说法的根源。

  教育部不承认学费高,用收费标准仅仅是2000年的水平来推卸责任,意味着公众的悲哀,折射着公众的无奈。那么这种2000年的水平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呢?从我国公众的支付能力看,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换句话说,2000年的收费水平就已经让公众承担了远远超出自身能力的收费标准。这不得不让人认为,教育部的说法是有意忽视这种现实的结论,更是一种让人难以信服的结论。

  

教育部的论调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公共谎言

  当有农村父母因为凑不够学费而用悬梁自尽或服毒自杀向子女“谢罪”时,谁还能认为学费标准仅仅是高出了一点?进一步说,假如收费标准对农民只是高出了一点是成立的话,那么与其他群体相比较,也不仅仅是高出了一点。

  高校贫困学子的心声:昂贵学费让人喘不过气

  目前我国高校生人均学费已从1995年的800元涨到2004年的5000元,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高校五六千元的学费刺痛着农村孩子和家长的心,使许多农村孩子对大学望而却步。

  以2001年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标准,现在高校的学费已经占到了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46%,更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5倍以上。我们知道,近几年,仅学费一项,大部分学校都定在5000元左右,加上宿舍费和其他杂费,往往要到6-7千元,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生活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上下。

  而据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教育部所说的“一个学年4000元左右”是不成立的,不但对农民来说高了,而且对社会其他群体来说也是高出了一大截,而绝非“一点”。

  质疑:教育部为何不降低大学学费?

  张保庆仅仅说“短期内绝对不能再往上提了”,并没有说要把大学学费降上来。而如今,华成刚也仅仅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也没有说要把大学学费降上来。

  从教育被称为压在公众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也可以看出,收费标准不仅仅是高出了农民收入的一点,而是超出了整个社会各个群体的承受能力。事实上,学费标准对公众艳羡的职业——公务员来说,也不仅仅是高了一点!公务员并没有逃离学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教育部坚持大学收费标准是2000年的水平,学费对农民来说“高了点”的微妙论调,是对公众声讨学费高现实的无视,也是对学费超出公众承受能力的无视,在推卸自身责任的同时,带给公众更多的是复杂的情绪,而非对教育部说法的认同,甚至引起公众的反感,这只能降低教育部的公信力。

  教育部的微妙论调,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公共谎言!

  教育部在回避学费高的实质问题

  对于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而言,孩子上大学的成本远不止学费一项,几个壮劳力未必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一纸大学入学通知书简直就是全家返贫的预告函。

来源:朱四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