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振兴中华”到“理性报国”:北大学子纪念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09:23 东北新闻网

  在“五四”运动八十七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北大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理论研究室于4月27日举行了纪念“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提出25周年座谈会。来自基层院系的三十多名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共话历史,缅怀先驱,继承传统,展望未来。座谈会由北大团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曾嘉坤主持。

  法学院05级硕士生肖京:北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对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在改革开放初期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实质上是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历史主题和新时期青年学子实现报国夙愿的必然途径。在20世纪的各个历史关口,北大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北大学子也始终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心系祖国和人民。

  信息管理系05级硕士生佟志伟: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北大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展现。其意义在于唤起民众,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与此相应,北大学子在建国35周年庆典游行中,还打出了“小平您好”的口号,并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日本更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出现时,都以实际行动表达了“理性报国”的愿望。

  国际关系学院05级硕士朱向春:北大学子身处燕园,心系国家。“国是论坛”、“青年发展论坛”等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等社团,以及最近校团委作的“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的调研结果,都反映了北大学子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同时,无私资助生病的同学、帮助卖花的小女孩返学等事件,也反映了当代北大学子关注民生、奉献社会的可贵精神。

  历史学系05级本科生赵诺:80年代提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代表了当时主流价值取向。现在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应该允许多元存在,但同时要加以正确引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永不过时的旗帜。我们还应该把“精英意识”、“勤奋努力”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结合起来。

  法学院02级本科生刘诗聪:“理性报国”的国,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鉴于专业的原因,我更关心“人民”、“人权”,以及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关心国家尤其要关心国家的制度、法律及人民的生活。“理性”则意味着我们更要注重人的发展,关心人民的权利意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李志刚:一系列口号的提出都不是空洞的,都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也都证明北大人“胸怀祖国”的志向,把个人成才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勇担重任,敢为人先。今后,北大人要继续争做创新先锋,引领时代潮流。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4级直博生王亚妹:所有社会进步总是由点滴构成,如果人人都能做好“份内事”、“平凡事”,社会才会进步,所谓“事业”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现在身处校园的我们正是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技能技术的黄金阶段,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大好机会,更没有理由虚度光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关键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正直、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做好每件事,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物科学学院04级硕士生朱洵:“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既是一种期许,又是一种要求,最终归结为两个字“报国”。第一,要常存志。报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持续一生的行为,因此需要青年学生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要苦修身。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的道德水平,并要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和人民健康服务五十年。第三,要勤为学。充分利用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优良的学习的环境,学有所专、学有所成,尤其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四,要勇立业。立业并不是就要去做大官、挣大钱,而是要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追求卓越。北大校园里有许多这样为人师表的楷模,王选院士和孟二冬教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座谈会最后,北大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部长王浩雷老师总结指出,从87年前的“五四”运动,到25年前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再到今天的“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理性报国”,都体现了北大学子勇担历史重任,挺立时代潮头,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一贯品质。当前,学校深入推进“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北大实际,引领青年学生和谐成长的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当代北大学子要秉承五四光荣传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将爱国报国的精神融入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去,文明生活知荣辱,健康成才促和谐,理性报国谋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北大人应有的独特贡献。 (北大新闻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