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破冰"之旅让他们走进"复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10:1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新闻当事人:张墨然 王天禹蔡达峰

  采访记者:辛持

  2006年 4月1日和2日, 一场被称为具有“破冰”意义的面试“过堂”在复旦大学的光华楼举行。在众多媒体到场和学生家长的关注下,约1200名上海高三学生从早上9点开始

进入面试考场,每个学生都要接受5名专家教授共计75分钟的严格面试,经过评估,两天之后的4月5日,复旦大学在其招生网站公布了面试结果,最终有300人脱颖而出,直接入读复旦大学,录取比例是4∶1。

  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以面试为主的招生方式,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是第一次。

  有人评价,复旦的这一次“破冰”之旅,为中国高校真正实现自主招生拉开了一道“门缝” 。

  今天,我们请来了参加复旦大学面试的两位高三学生、全程参加面试的该校副校长,一起聊聊这次面试。

  高三学生亲历复旦面试

  辛持:今天我们请到两名来自上海的高三学生张墨然和王天禹,你们两个都是高三学生,但在高考这个问题上,暂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不同,张墨然说说不同的是什么?

  张墨然:因为我经过面试被复旦录取了,他比较不幸。

  王天禹:我是反面教材。

  辛持:那你有羡慕她的感觉吗?

  王天禹:有,当然有。她从现在起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发挥了,多幸福。

  辛持:张墨然,你是像王天禹想象的这样,会变得很自由自在吗?

  张墨然:没有,我刚知道我被录取,就被班主任叫过来了,说不能放松,因为专业还是要看高考成绩,有一定比例的,我说没问题,相信我。

  辛持:之前你们的第一志愿如果报考,复旦肯定是第一志愿吗?

  王天禹:对呀,觉得很好的一件事。

  张墨然:我一直想去复旦。我很想做新闻,复旦新闻系分数非常非常高,我觉得通过面试可能对我更加有优势,因为我比较喜欢跟人交谈,我觉得面试的话可能优势稍微明显一点。

  辛持:那事实证明是这样吗?跟你预想的一样?

  张墨然:我觉得聊天那天特别开心,五个教授特别和蔼,我跑进去聊了一圈回来,然后很乐呵呵地去那边看景色,然后回家,觉得不像是面试,像是一天就跟很多人交谈过,讲过故事以后回家了,就这种感觉。

  辛持:这么轻松就过来了。

  张墨然:对,非常开心。

  辛持:王天禹,你觉得你没有过关,是因为你的交往能力、交谈能力有问题吗?

  王天禹:没有,我对我自己这方面能力也是蛮自信的。我想还是人外有人。

  辛持:考生的神经都挺脆弱的, 这一次的面试算是一个小失利吧,对你有影响没有?

  王天禹:当然有影响,一知道结果之后那一个小时确实蛮郁闷的。后边,可能人本身性格就是这样,男生嘛,多经历一些挫折是件好事,我是这样看的。我认为面试给了我更多的机会,失去纵然可惜,但是参加过这个面试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如此正规、正式地去准备,去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对自己收获也蛮大的。

  辛持:张墨然你提前做了什么准备,毕竟这不是笔试,准备起来应该是无从下手。

  张墨然:没有,因为以前也有过一些面试,但是以前是比赛,有过一些面试经验,我去问了面试清华的同学、港大的同学,讨教了一点经验,接下来在家里打过一些腹稿,和父母商量过,可能会问什么,然后自己罗列一点东西,和同学商量一下。我当时打了非常多的腹稿,在家里面想,可能问什么,我怎么答,分几步答,考官这个问题可能想考察我什么,有些题目就是方向性比较对,但是有些也没问到。

  辛持:你准备的什么方向和老师问的吻合了?

  张墨然:我当时遇到的问题非常宏观,都是非常宏观的,道德建设、经济建设、贫富差距,你怎么看待文化的失落,这样一些问题非常多,我考虑一些经济,或者他说一个领导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一个班委有哪些异同,我可能稍微考虑过一点,所以信心比较足。

  辛持:这些是得益于你提前的准备还是说你在更早以前对这些问题都关注过?

  张墨然:我关注过,因为平时爸爸比较喜欢和我交谈,比较喜欢讨论社会问题,也想过,接下来也做过一些准备,所以说当时觉得比较得心应手。

  辛持:王天禹你答对什么题了吗?

  王天禹:我准备的主要是关于自己材料的,比如说自己的优点,自己的缺点,自己的志向,至于其他的太宏观的就没有准备什么。

  辛持:你跟教授聊天的时候也像你跟我说话这样笑着,然后很活泼的?

  张墨然:那天我第一批,正好教授走过来,我也不知道他是第一个面试我的,我冲他笑笑,他走进第一间,我问,你第一个面试我?他说对呀,我就进去了。我一直比较放松,他说你怎么不紧张啊,我说因为你笑得亲切。

  辛持:你跟教授之间的谈话也像她那样那种气氛吗?

  王天禹:我觉得五个教授里面有四个教授都非常融洽,教授也不是说板着脸或者怎么样,教授本身就是很随和。

  辛持:五个有四个很融洽,剩下一个怎么样?

  王天禹:剩下一个思辨性比较强。

  辛持:出了什么样的题目?

  王天禹:他第一个问题先问我,同学,你24点有没有算过,24点就是给你几个数字,比如3、4、5、6,你通过加减乘除或者怎样的运算都得24这个数字,我说我没有。他说很好,咱们来算一下。我当时就说,我觉得第一反应就是不会做,我就直接告诉那位老师,不会做;他就回答很好,点了点头。接着老师又问,你觉得能不能算出来呢,我说当然能算出来。

  辛持:那你这个题等于是放弃了?

  王天禹:对。

  辛持:如果是平常在底下,同学之间如果出一个题目你会不会算?

  王天禹:当然会算了。

  辛持:当时为什么放弃呢?

  王天禹:我觉得你如果坐在教授面前低头去想,而且相对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不一定会算出来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辛持:是不是你觉得教授问这个题目的目的并不在于你真正给他算一下?

  王天禹:对,如果你能在现场时间非常短的情况下真正算出来,他肯定会更满意,但是他还是想看一下你对这个题目的把握能力,觉得有没有可能把它算出来。

  辛持:你们经历了这个考试之后,觉得这样的考试方式确实可以考验一个人的素质吗?

  张墨然:我觉得可以,因为我当时就觉得,复旦不是之前进行了一个十门考试吗,我说十门考试,我考十次,有一个人十次都拿第一名,他是最高分,他不一定综合素质是最高的,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考试也是很必要的。我觉得要跟人交谈,不光是闷在那边一个人做可以做得好,你在跟人交谈的时候,别人能不能接受你,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能不能够让别人接受,也蛮重要的。和人交际的能力,我觉得很多方面都可以从交谈中看出来。

  辛持:经过这次的考试之后,你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没有什么新的评价?

  王天禹:新的评价就是一开始说的人外有人,不是说你这个人真的表达能力非常好,你上去一通侃,把教授侃晕了,你就可以过关了,他真正看的是你整个高中三年你的学术能力、公共活动能力,如果高中三年真的你做够了那么多活动,取得了那么多成绩,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你去参加面试,教授会非常认可你。

  张墨然:我觉得我跟人交往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另外那些教授很厉害,我能够基本上对答如流,我觉得我还可以。

  辛持:你们俩经历了这个考试,如果有人来取经,你们会提供什么样的经验给他们?

  张墨然:首先气氛很重要。对我来说,整场气氛就是你在回答他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思考的时间不要超过一秒半。但始终都要笑。

  王天禹:我觉得参加面试最重要的准备是从高一高二开始做,而不是说面试前一个星期,从高一高二做准备不是说我就专门盯着高三的面试去了,而是从高一高二就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你入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证明,而真的是能力的一个培养,你从高一高二在注重自己学业的同时,就要积极地参与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学生会、团学联这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你要去参与,不简简单单获得荣誉,因为在你不停的磨炼当中对自己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而且我一直认为这方面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高一高二做得非常好,到高三面试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辛持:在高考之前填报志愿你的第一志愿还是复旦吗?

  王天禹:对,应该是。

  辛持:祝你们高三的生活紧张愉快,高考都顺利。谢谢你们。

  今后高中生的选择面会更宽

  辛持:现在我们请到复旦大学的蔡达峰副校长,也是主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蔡校长您好,自主招生这种改革,从2003年就开始了,以前的面试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而这次复旦的招生面试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这次为什么下决心要这样做呢?

  蔡达峰:从人才选拔的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对方更充分的了解,这是一个对人的了解。我们希望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既包括他高中整个过程的,又包括他各方面素质的,这种选拔要求,面试是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当然我们前面有过一个笔试,笔试加上材料的审核,材料是同学自己提交的,所以他有充分的机会表达他的一些背景情况。

  辛持:通过面试选拔出来的学生和通过单纯的笔试选拔出来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蔡达峰:我觉得可能会有的,比如说有一些思想观念的东西,在现在的高考卷面上是很难反映出来的,在沟通中间就能反映出来,有一些他的活动经历,他成长的经历上的信息,笔试是反映不出来的,至少现在的三加X反映不出来,面试就能反映出来。包括一些对社会的看法,这些都是面试比较容易得到信息的一个好处。

  辛持: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肯定是这次面试的一个重要目的,把这次面试放在一个更大的教育环境当中来看,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蔡达峰:我们这次提出做这个自主选拔,基本的原则就是综合性、基础性,我们不想偏科,但是我知道高考是偏科的。还有一个动机,就是给现在的高中生有一种预示,就是你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将来我们有更多的大学一起做这个事情,高中生的选择面就更宽了。

  辛持:选择的机会多了,可是自己要做的准备也就更多了,现在有了这样的面试,学生们还要把素质方面的东西提高起来,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了解社会,了解新闻,了解各种动态,是不是学生们压力会更大?

  蔡达峰:我觉得不是压力,是学生们应该要有的一种教育的给予,因为从高中、初中到小学整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并不是要求我们的学生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成为一个很好的公民在做准备,所以没有说知识为上,而是说一个人怎么样成为一个很好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如果你用现在的高考这样一种模式情况下的学习,或者高考指挥棒情况下的学习,再去加上某些东西,当然学生的压力就很大。大家都在呼唤,说要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你靠什么去消除呢?这个转变当然有一个痛苦的过程,或许比较累,但是我想也未必,如果大家都把机会给学生以后,比如说有些学生知识面挺宽的,他可能适合于有些大学,有些学生可能某些方面有特长,适合另外的大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既是一个知识非常系统的,同时某些方面又有特殊才能的。

  辛持:如果知道复旦有这样的招生方式,明年考生说我不去参加学校里的这些模拟测验,我要参加那样的面试。

  蔡达峰:对,当然是一种选择,所以学生的机会应该会越来越多。

  辛持:现在已经被预录取的这300名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对他们上复旦是丝毫没有影响的了,对吗?

  蔡达峰:现在我们方案规定要求他们参加高考,同时原则上这次预录取通知书上跟他们讲明,因为这个和政府都是有统一的要求,他们要参加完整的一个高考,而且成绩希望他们能够发挥得更好。当然,面试的结果还是最重要的,面试的结果是有效的。

  辛持:就是说即便他们高考失利,你们对这300个学生的信心依然是不会有削减的?

  蔡达峰: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这个选拔的方式设计,无论从信息量上来说,还是直接性来说都要优于高考,而且我们已经有这么多教授参与,我们充分相信我们的教授不会有改变,这个看法不会有改变。

  辛持:你对这300名学生的高考成绩的预期是怎么样的?

  蔡达峰:我充满信心,因为这些同学确实很优秀,我对他们充满信心。同时也非常感谢他们和我们的一种合作,他们选择了复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如果他们不选择复旦大学,到任何其他学校去,我觉得他们也一定会成才的。

破冰

  王天禹张墨然

破冰

  蔡达峰副校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