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陪读:是溺爱还是无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9:2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近日,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合肥市的许多家长为了让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能专心读书,在学校附近租起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当起了“陪读一族”。

  城市:小家随着学校迁

  家住省城合钢的王女士终于要松一口气了,儿子已经高三了,这意味着她3年漫长的

“陪读生活”快要见“曙光了”了!而她那读高三的儿子小明心里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也将要结束这种被母亲“保姆式”照顾的生活了;忧的是,如果像有的邻居孩子那样考不上大学,怎么向如此关爱他的父母交待?

  3年前,为了让在省重点中学合肥一中读书的儿子能安心读书、考上个理想的大学,家庭本并不富裕的王女士毅然辞去了工作,在一中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让孩子住在学校附近。王女士的儿子向我们描述了母亲的陪读生活,“每天早上不到6点时,妈妈就早早起床,尽量不弄出声响,给我热好牛奶,煮好鸡蛋,下好面条,6时30分喊我起床,漱洗之后看着我吃饭。中午、晚上放学回家,饭菜已经做好摆在了桌上,母亲什么活也不让我干,父亲一个人在家里,只有星期日,我们全家人才可以团聚一下,望着父母日渐衰老的面孔,我多次劝母亲不要再陪读了,为此还和母亲争吵过。可母亲总是说,只要你考上大学,我们这么做值!这真让我哭笑不得!”

  在采访中,有不少家长告诉笔者,其实他们也不想因陪读而给孩子增加压力,也不想耗费精力,耽误工作,可话又说回来,别的家长都在这样做,要是自己不陪读而导致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孩子将来抱怨父母怎么办?

  乡村:涌动进城“陪读热”

  今年16岁的吴军是肥东县王城乡人,从乡初中毕业后,他便被父母送到县城的某示范高中借读,母亲在中学旁边租了一间平房,每天为儿子做饭、洗衣,父亲也放弃了农村的活计,在县城里打工。

  在肥东县城的各所高中附近,像这样的陪读家庭随处可见。在该县重点中学集中的东城区,出租房成了一种热门的产业,从全县各乡镇来到这里的“陪读户”几乎占据流动户比例的七成以上,该县一中的一位老师告诉笔者,“三四年前,从各乡镇来这里陪读的家长还不算多。可是这几年,来陪读的不仅有高中生、初中生的父母,甚至还有小学生的父母。这些农村来的父母住这里,吃的、住的、用的,都不及在农村的家中,可是为了孩子,父母们一个个都在这儿硬撑着。”

  在淮北市、巢湖市、芜湖市、六安市等地,笔者了解到,几乎每一所省级示范中学的旁边都围聚着这样的“陪读户”,有的几乎可以称为“陪读村”,村里住的八成以上是从乡村里来的家长,有的还是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

  陪读,父母的无奈之举?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虽然陪读的家长都有苦衷,但也有各自的理由。

  在巢湖一中附近一所民房里陪读的汪良志家长告诉笔者,“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中,才14岁,从小就没沾过家务,让他一个人在城里上学,家里怎么能放心?”在回答笔者关于陪读费用的问题时,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我们乡里学校的教学水平不高,一年能考上一中的也就那么一两个,有时甚至一个也考不上,如果考不上,就得花巨额的学费‘借读’。但如果孩子因为在城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顺利考上一中的话,省下来的钱比我们挣得还多,你说是不是划得来?”

  陪读家长中,也有不少的家长是为了“尽义务”而来的。今年才36岁的王娟自打孩子上了初中后便将“下半生的事业”寄托在孩子身上,她说,她的孩子原来在淮北市下辖的一个县普通中学读书,成绩还不错,但客观的教育条件可能会“误了孩子”。作为父母的义务,他们将孩子从县城转到市里上学,“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俺们不敢说,但该为孩子做的都做到了,心里也就没啥遗憾。”

  专家质疑“陪读热”

  就眼下出现的家长“陪读热”,笔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刘老师认为,当前教育的不平衡是造成农村父母进城陪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们经济条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这种流动是正常的。但父母进城陪读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虽然在生活上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在行为上能得到约束和引导,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陪读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这种“保姆式”的陪读极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及不善交际等人格缺陷。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的吴研究员认为,家长与其这样“逼”孩子读书,还不如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因为孩子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要吃一点苦,经历一些挫折,痛苦可以将人的性格塑造得更加完美,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采访中,大多数教育专家也都反对这种陪读。因为这样的父母包办太多,会大大削弱孩子的自主自强能力。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陪读热”所带来的生源流动,使得普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生源越来越薄弱,而城里学校却人满为患。·张武 方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