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孩子考上重点大学 家长给QQ车、豪华游等奖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4:37 东北新闻网

  高考倒计时,90%以上家长许下丰厚物质奖励,家长、老师、专家对此看法不一

  本报从4月27日以来,已连续推出“2006高考·独家关注”系列报道,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原汁原味的高考新闻,服务考生、记录精彩、收藏感动……

  本报高考新闻热线今日继续开通,请您把听到的、看到的有关高考的线索拨打028-

86969110告诉我们!

  “我只要考上四川大学,老爸承诺奖励我一辆QQ车。”“只要高考成绩比‘二诊’提高50分,我就可以得到一台进口原装笔记本电脑。”近日,记者在蓉城多所高中采访时发现,眼看六月高考一天天逼近,高三考生紧张之余,聚在一起憧憬两月后的“大丰收”成了他们的一大乐趣。据调查,以电脑、汽车、DV机、旅游、现金等丰厚大奖来刺激孩子冲刺高考的方法,眼下在广大考生家长中非常流行,90%以上的家长都对孩子许下了“只要考上理想大学,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的承诺。对此,不少高三老师表示担忧,认为会给考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实物奖励电脑汽车应有尽有

  周某是某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从他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每到各类考试前,父母都会许下诺言:如果成绩达优,他就能得到现金奖励或心仪的礼物。12年磨一剑,到了高考这种关键时刻,家庭条件比较殷实的周某一家,在“二诊”前就决定投“血本”,给儿子许下了“只要考入四川大学,就奖励一辆QQ车”的承诺。为了自己心仪的爱车,周某每天的学习都非常认真,查漏补缺,对于自己的弱势科目四处找老师补习。“这辆车我是得定了,我现在已开始计划高考一结束,就去学驾驶,以后自己开车去旅游。”周某信心十足地说。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像周某这样能获得一辆汽车的考生虽然属于“稀有”,但大多数家庭则为孩子许下电脑、时尚手机、数码相机、MP4、DV机等实物奖励。如果孩子达到考前确定的目标,家长则要花上千元到数万元去“买单”。

  现金奖励2万元让她“豪奢”一番

  在上海某名牌大学念书的成都女孩龚某,回忆起去年一笔高达2万元的现金奖励时,仍显得十分激动。去年,她以617分的高分考入了该名牌大学。根据当地的风俗,龚家在大摆宴席、请来亲戚朋友前来庆贺的同时,也为龚某备下了近2万元的礼金。宴席的第二天,她就拿到了一张银行卡,2万元现金就这样收入囊中。拿到这笔奖励后,龚某立即取出5000元,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饰品,还和同学一起去旅游了一趟。

  与龚某的经历相似,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有部分家长早已为孩子许下了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奖励则上万元。

  旅游奖励欧美日韩游成热点

  除了物质和现金奖励,旅游成为高考家长三大热门奖励之一。高三学生刘某就与父母达成了旅游协议:考上理想大学,他就可以去新加坡进行一月的游学。刘某的母亲昨日为孩子正式向旅行社预订了团费5800元的一款游。据介绍,除新加坡外,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学团眼下成为高三家长咨询的热点。

  考生:物质奖励学习有劲

  在记者采访的高三学生中,绝大多数人表示,如果家长在高考前许诺一定的物质奖励,自己在学习中会更有劲儿。“我想要一辆德国产的山地自行车。”高三学子黄某激动地说,“为了这个目标,我每天都非常认真地复习,我志在必得!”与黄某一样,许多高三学子在最后冲刺阶段都有一股来自家长考前承诺下物质奖励的潜在动力。

  也有极少数同学对考前要求父母物质奖励的做法表示出不屑的态度。考生王某称,考上理想大学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家长已为自己的学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如今还以高考为由趁机敲“竹杠”,实在不应该。

  家长:物质鼓励刺激冲刺

  答应儿子考上理想大学,就买一辆QQ车的周先生回忆说:“儿子聪明却很粗心,在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为了能让他细心点,就承诺考试得满分就奖励他最喜欢的赛车模型。”结果儿子后来考试果然得了双百分。“儿子从小喜欢车,我们想以奖励车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刺激儿子的热情和潜能,助他冲刺高考。”

  “我试着送一些孩子心仪的礼物,结果发现这样的奖励能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兴趣,成绩也提高了。”家长郑女士支持之余表示,“对于一些过分的、不切合家庭实际的要求,还是应该与孩子好好沟通,使他们不要忘记勤俭节约的精神。”

  老师:奖励变味像是交易

  对于这一现象,不少高三老师则表示出担忧,他们认为,众多家长都在考前以丰厚物质奖励给孩子许愿,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德育处主任张峰认为,考生考取理想大学,家长给予一定奖励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奖励已经变味,就像是交易。“一些家长承诺的奖励完全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孩子们在无意的摆谈间有了互相参照的依据,于是不断向家长加码,使得少数家长无可奈何。”

  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樊彬校长则称,一些考生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达到目标,奖励落空了,这会给他们造成难以弥补的阴影甚至悲剧。

  建议篇

  奖励虽好应有限度

  四川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心理专家格桑教授指出,在某一阶段,物质方面的奖励,能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感、情绪上产生愉悦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鼓励,从而产生再努力、继续进步的欲望。但长期性的物质刺激,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奖励。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精神方面的鼓励更应受到重视。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有关教育专家指出,考前家长根据孩子的爱好约定一个物质上的奖励,确实有利于刺激他们在最后冲刺阶段好好发挥,但绝不能一味听从孩子的,家长绝不能有“只要考上名牌大学,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的意识。专家建议,给予奖励应该有限度,根据考生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再来决定该奖励什么、怎么奖励。作者:王迪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