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超女”与“教育” 考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0:03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 □金陵晚报记者戚若予

  写下这个题目,缘自近来关于“超女”的一场煞是热闹的争论。原本也只是当作一位身居高位老人的“想唱就唱”,听听便是。孰料双方争论得越来越激烈,且不断牵出予所关注的教育话题,因此也忍不住想说几句。

  说“超女”毒害了青少年,让他们产生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心态。予不敢苟同。至少,“毒害”的判断忒狠了点儿。在当前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来自多方面,学校、家庭、社会,体制、教育、文化等等,无一不对青少年人群产生各种影响。由于网络、股市、博彩、媒体、演艺、竞技等社会活动的客观存在甚至是无处不在,“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即使有些青少年有追求它们的愿望,也不像吸毒聚赌卖淫嫖娼偷盗抢劫那么可怕,多半也不会像迷恋网络那样成瘾。因为,不能认定“心态”就必然指向非法实现其目的的“路径”。至于说“超女”极大地破坏了教育,反方有实例为证:有家长和教师哭诉,子女每天看“超女”节目,呼吁将其停办,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环境。对此,予仍然不敢苟同。因为,有更多的家长、教师哭诉“救救孩子”,要求为学生减负,要求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要求禁止假期补课,要求降低教育收费,要求教育孩子珍爱生命。很难相信,一档子娱乐节目会比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对“教育”产生更大的破坏。如果,“超女”及其青少年“粉丝”们破坏的是当前压在他们身上并使之不堪重负的应试教育模式,那破坏了它又怎地?!

  从“超女”和“教育”两者的关系看,“超女”以及“超女现象”恰恰是青少年人群对当前教育模式的叛逆。“超女”是对至今仍然一统天下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叛逆。作为学生,“超女”的青少年“粉丝”们背负着其长辈难以感受的应试教育之痛。繁重的学习负担,残酷的排名压力,紧张的大小考试,拼争的升学目标,单调的课余生活……有多少孩子被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是“超女”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状态:轻松愉悦,想唱就唱。这是青少年人群喜欢“超女”的快乐感因素。

  “超女”又是对当前教育模式中单一评价指标的叛逆。不容否认,在目前学校教育体系里,评价指标仍然是单一的考试成绩指标。这一指标不仅融入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而且也是教师、学校接受社会评价的核心因素。在这样的双重作用下,多元价值失去了赖以形成的土壤和氛围,或者被扼杀或者蛰伏于孩子心灵的一角。而“超女”是张扬个性的、是多元评价的,这是青少年人群喜欢“超女”的价值观因素。

  “超女”还是对当前教育模式中灌输式教育的叛逆。从小学到大学,授受式的教育一成不变,“我讲你听”是固定的教育形式,特别是学科外的教育一味灌输,如同填鸭。学生作为受教者必须像黑洞一样贪婪地吸收,除了考试却几乎没有释放的机会。但从“超女”中,他们看到了互动,看到了自我,看到了来自主持人、嘉宾和场内外观众的交流,而这种交流符合他们的年龄、符合他们的心态、也符合他们的好恶,这是青少年人群喜欢“超女”的自主性因素。

  尽管做上述议论,但予还是认为“超女”说到底就是一场形式新颖的大众化娱乐。这种娱乐形式因其独特性、参与性和竞技性,特别容易感染其同龄人群,因此受到青少年“粉丝”们的喜爱和追捧。家长、学校、社会当然不必去推崇美化“超女”,却也犯不着怒而奋起棒杀,让它存在又何妨?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