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计划书”硬伤,让金点子无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14:02 新民晚报

  错别字百出、叙述冗长、计算差错……如果你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有没有想过,成功的机会可能就因创业计划书上这些零零碎碎的“外伤”离你而去?

  昨日,“张江高科杯”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预赛在华东理工大学结束。虽然来自本市26所高校的222件作品从数量和创意上都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多年担任该项赛事评委的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庆良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能想能做但不会“

说”正在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瓶颈。他发现,学子们的创业计划书有几大症状。

  症状1身形“肿胀”症结:市场不熟

  读完参赛作品,评委们的一致感受是“累”——通常只需三四十页的创业计划书,到了学子们手中却成了七八十页的长篇巨著,叙述冗长成为大家的通病。

  “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GDP的连年增长”“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每次看到这样的开头,顾教授总想问问参赛者,你的项目真有必要从大段大段的国家形势说起吗?如果你是风险投资者,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摘除那些和项目本身并无关联的“高帽子”呢?而在写作时,同学们似乎更热衷于纯文字表达,却忘了一张制作精美的图表更容易在“眼球经济”时代博得青睐。顾教授指出,缺乏真实市场环境的磨练,是导致创业计划书“节奏过慢”的主要原因。

  症状2似曾相识症结:创新不够

  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涉及盈利模式就是制定“价格策略”,通过“低价”打市场,事实上,不少大学生创业项目已经掌握了业界的核心技术,完全有可能根据自身特点独创盈利模式。无论什么项目,只要涉及项目前景,就千篇一律地套用“竞争力分析”和“SWOT分析”这两大管理界知晓度最高的分析工具,殊不知,其更适用于成熟企业制定决策以应对经济转型之用,未必适合评判一个新项目的创业前景。

  顾教授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绝大多数作品都属于“正确但不高明”,而缺乏创新精神的创业计划书,很难让人“眼前一亮”。

  症状3小病不断症结:严谨不足

  顾教授坦言,不仅是本次大赛,即便在全国挑战杯决赛答辩现场,“错别字”竟然是不少名校学子作品中的常见病。在所有参赛计划书中,字体前后不一、装帧粗糙、色彩应用繁杂等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这不由得让评委替这些未来的创业者们着急——看似是外伤,实则是缺乏专业精神的表现,试想,有哪个风险投资商愿意为你的马虎粗心“埋单”呢?你的成败,说不定就是由细节而定!本报记者陆梓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