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继空中乘务员、幼儿园教师之后,护士也开始告别单一性别——男护士,尴尬中勇闯“女儿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30 东方网-文汇报

  瑞金医院副院长郑民华教授日前在熟悉的微创外科手术室里,发现了一张新面孔——男护士姜平桂协助他完成了整台手术。下台后,郑民华对姜平桂点点头,虽然第一次和男护士合作,但他觉得很满意,评价道:“这个男护士蛮主动的。”

  继空中乘务员、幼儿园教师之后,护士开始成为下一个告别“女儿国”的职业。2005年8月,上海各大医院从外省市纷纷引入男护士,200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

院即将毕业首批16名本科男护士,其中15人将进入医院系统。届时,本市男护士数量将达到50余名。

  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护士长们了解男护士将要直面的现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赵爱平说:“我倾向于把他们安排在与外界接触少的地方,让他们的压力小一些,更好地留住他们,用好他们。”赵爱平不希望男护士贸然驻守在门诊、病房等一些与患者、家属直接交流的岗位,因为“社会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陈东(化名)不会忘记第一天去临床实习的情景。当他出现在科室的时候,医生、护士、病人、家属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惊讶,“看,来了男的护士”。被团团围住的陈东很尴尬,以后每轮一个科室,几乎都会发生这样的经历。男护士们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妇产科、在输液室,男护士们都曾经历过被病人拒绝的事情;在手术室,个别外科医生很不情愿与他们合作;护士服没有男装,穿着医院临时准备的衣服,男护士们看起来像“食堂的大师傅”。“但这些都是临时的,而且正在改变。”上海交大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傅丽娟坚信这一点。因为压力也是动力,逼迫着男护士要比女护士付出更大的努力。

  态度,比性别更重要

  对抗传统,唯有实践。无论是已经工作数月的男护士,还是行将毕业的男护生,他们正显示着自己在护士岗位上的优越性。自然赋予他们的男性优势——力量、勇敢,帮助着他们。

  已就职仁济医院手术室的两名男护士主要参与骨科手术,看着他们穿着厚重的铅衣,扛着沉重的医疗器械,女护士们自叹不如,骨科医生也越来越依赖他们的工作。瑞金医院急诊室内,刘渠凯在心肺复苏技术上的力量优势,在面对病人病情时的胆量优势,使他已成为抢救室内不可或缺的成员。

  姜平桂为了适应瑞金手术室的强度和难度,他每天复习至深夜,对于自己的点滴失误都一一反省。对于自己性子慢、粗心的缺点,他总是提醒自己下不为例。瑞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钱蒨健说:“他们吃得起苦,很勤奋,也珍惜现在的这份工作。”

  护士长们更看重男护士们对工作的勤奋态度,而非性别。“男性在步入护士这个行列的时候,关键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热爱这份工作。”钱蒨健觉得,社会对男护士已开始接纳,关键是他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自己是否认同这个职业角色。

  仁济医院已经派送2名护士前往澳洲攻读硕士学位,赵爱平希望其中能有男护士,更欢迎他们能有人瞄准自己护理部主任的职务。护士长们说,护理学的前景很光明,但前行的路却很辛苦,无论男女,只要热爱这份事业,只要能熬得住,就可以拥有成功和光明的未来。

  本报记者施嘉奇

  瑞金医院男护士(左)正在手术室内工作。孙莘玮摄

继空中乘务员、幼儿园教师之后,护士也开始告别单一性别——男护士,尴尬中勇闯“女儿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