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来自教育局长的声音 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3:37 东北新闻网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地、各级教育局长们对均衡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全面把握各地在均衡发展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围绕这一主题,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九期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和第十一期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上,进行了一次专题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与借鉴”的案例教学。同时进行的还有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分班研讨。局长们分享了区域推进均衡发展的经验,并对今后如何继续推进均衡发展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时也提出了当前制约均衡发展的问题所在。

  均衡发展体现的是公平、公正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近年来,区域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安徽铜陵、辽宁大连、四川成都、江苏徐州、广东深圳等地市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铜陵市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瞩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这次案例教学就是以铜陵市为个案,对铜陵推行均衡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解读。

  专家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教授在对铜陵经验进行点评时,从界定义务教育的属性切入,强调了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均衡发展中的职责。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对其进行分配时必须符合公共性或公益性的要求。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行买卖,它必须是由政府免费向社会提供;第二,政府在对义务教育资源和权利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即大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以及校际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不断地向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享有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与权利。简言之,义务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国民的底线教育,政府在政策取向上应保证其公益性、公平性,不能人为地扩大差距。铜陵在均衡发展方面的成功实践证明,均衡发展不是不可为,而在政府愿不愿为。

  在案例教学的讨论中,局长们普遍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如果缺乏这种认识,就会导致教育政策出现偏差。“均衡发展”应作为区域基础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性的价值追求,渗透于教育管理和决策中。

  均衡发展只能是基本的、相对的;要加快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局长们达成的共识是——鉴于我国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在全局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但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是有其现实性和可能性的

  。所以,教育均衡发展在当前形势下,主要是在区域内: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使办学条件均衡、师资结构和水平均衡,使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得到良性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受到均衡的优质教育。当然,均衡发展只能是基本的、相对的。均衡发展不能搞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可能把低水平教育的地区、学校扶上去,尽可能地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多样化中求均衡。

  均衡发展是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均衡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应建立国家办学标准,把均衡发展具体化,分层次逐步推行。国家还应该加大对西部投入,靠地方财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局长们还强调了要加快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现有的决策体制看,教育决策主体主要是教育部官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基层的信息得不到反馈,政策的制定缺乏调研,据此而出台的政策脱离地方实际,“一刀切”情形比较严重,这将导致政策的贯彻和执行不力。

  当前还有不少问题制约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宏观政策的主流话语。但毋庸置疑,当前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局长们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些问题已构成了区域推进均衡发展的阻力。

  首先是在观念上。有局长(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局长)认为,均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是脱离中国教育现状的精神层面的追求,现在谈均衡发展还为时过早。对于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素质比较低下、教师工资都无法保障的地区来说,还无力思考这个问题;也有局长将均衡发展理解为教育中的平均主义,是削峰填谷,认为会将原来的优质学校搞差。这样的观念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均衡发展的进程。

  二是政府相关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不够明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具体政策,有些单靠教育部门很难实现,政府相关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要形成一种合力。比如《意见》第2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第4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各有关部门,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而现有的政策对各自的职责缺乏有力的约束和督察,这无疑为均衡发展带来了阻力。

  三是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局长们反映,西部地区的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困难。“一费制”政策对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教育经费的不足使许多落后地区的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由于经费问题,存在着用不起、用不好的问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建好后,有些地方没有人去寄宿。如果实行统一寄宿,公用经费没有保障。经费的短缺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第四是现行出台的一些政策没有相应的配套机制支持,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一些地方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支教的、交流的教师不愿意去,接受的学校不愿意要的情况。这里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和地区之间差异大,有关待遇衔接不当,到期之后学校还要补充教师等。另外,农村实行免学杂费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配套资金难以到位,使得学校维持运行难度加大。而对目前的一些示范学校建设和等级评估等活动,有的领导却很重视,很多做法与均衡发展的政策初衷相悖。

  第五是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比较分散,素质低下,“一师一点”和“复式教学”的情形仍很常见。教师严重缺编导致学生只能维持上学,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而农村教师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培训,其原有的专业知识也慢慢地被本土化。山区教师与城区教师之间差别越来越大,而且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均衡发展诸多因素的重中之重。

  (中国教育报 许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