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警惕让“神童”成为小孔已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0:12 中国宁波网

  长春市的9岁男孩小强(化名)有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本领:任意给说个字,他都能准确地说出这个字在《新华词典》的位置;识别世界各国的国旗,说出各国的首都,那更是不在话下。小强的母亲高女士想知道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天赋,以后小强该往哪方面发展。 文章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个孩子又是一个“神童”,孩子的父母其实也无非是想借助媒体让人们知道孩子有特异之处,不至于埋没神童。

  我承认这个孩子确实有过人之处,能记住每个字在《新华词典》的位置非常人能为,但是我不明白的是记住哪个字在《新华词典》的位置又有什么用处,难道就是为了别人查字典时随时给人说一声,帮助别人节省时间吗?这和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几千位是一样的,和孔已己知道来回的回字有四种写法是一个情况,没有任何意义。

  不否认家长们对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情,但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神童情结却需要警惕。一些家长在让孩子成为神童的诱惑下,常常让孩子做一些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以显示孩子的过人之处:让孩子背圆周率,让孩子背地名,让孩子记中药名,总之是一些没有多少用处的东西。稍微好一点的是让孩子背诗,让孩子学数学,学钢琴,学画画。

  企图用一种特长让孩子早日成名,成为神童。家长的神童情结凸现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急功近利。让孩子成为神童,让孩子早日成名固然令人很有面子,一举成名天下知,何等风光,但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暂且不说家长们让孩子学的些东西有没有意义,就算孩子成了名,成名所带来的媒体的过高的曝光,日常繁琐的应酬,可能会让孩子像仲永那样最终“泯然众人矣”。出名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影响也是无法判断的,可能让孩子从小觉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从而不安心学习眼高手低,而且孩子如果自认是神童,一旦遇到挫折,对孩子的打击又是难以承受的。

  每一个神童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牺牲的往往是孩子的快乐童年和健康,而神童最终能否如家长所愿如社会所愿成为社会栋梁之材,在某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却难以预料。当年家喻户晓的“科大少年班第一神童”宁铂出家为僧了;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东北男孩王思涵,最终因为多门成绩零分,而被学校“责令退学”;13岁考取湘潭大学的魏永康,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也被中科院劝其退学了……

  所以,家长们不要为神童的美誉所“诱惑”,即使是孩子一时被称为神童也不能说是就进了保险箱,孩子以后就必定能成才成家扬名立万。而为了让孩子成为神童,家长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孩子童年的幸福甚至一生的幸福,到头来却可能让孩子成为孔已己那样的人物,对社会没有用处。奉劝天下的父母,不要为神童情结所累,更不要强迫孩子学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来源:红网(长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