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应试教育未变 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4:21 中国青年报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做了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报告。他坦然承认,目前尚未从整体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几经努力仍未能有效扭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整体上说依然步履艰难、任重道远。在周济的人生履历中,大部分时间不是当学生就是当老师,不是在接受教育就是在管
理教育。面对诸如农村教育、德育教育、教育乱收费、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颇不轻松的难题,周济身上的压力的确不小。

  1、以身作则 吃苦耐劳

  1965年高考前夕,当时担任武汉某铁路中学团委副书记的周济动员同学们去新疆支边。高考结束,周济以高分被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录取,许多落榜的同学踏上新疆支边之路。上了清华后,周济不忘旧情,和在新疆的同学经常保持书信联系。

  1966年,“文革”爆发。天天搞运动,上课的时间自然少了很多。但勤勤恳恳为同学服务的班长周济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同学的判断是,周济之所以能够在同学中很快开展工作,这应该得益于高中时期的锻炼。“他在高中的时候就是学校的团委副书记,后来进了大学,是我们班的班长。在我们那个年代,高中生能当上团委副书记的,凤毛麟角。”

  1970年,周济清华大学毕业,奔赴高中时就定下的方向——新疆。到了新疆,周济先在解放军农场锻炼一年,后被调到新疆工学院(现为新疆大学)任教,并欣然前往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的铸造教研室。和其他老师一起,周济没日没夜地干,将教研室下面的一个精密铸造厂搞得有声有色、效益很好。在新疆大学,周济一干就是7年。1978年,周济考取华中工学院(后改名华中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回到武汉。这一年,周济32岁。

  “文革”后的中国,百废待兴。时任华中工学院校长的朱九思为充实师资,决定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出国深造,硕士没有毕业的周济幸运入选,被派往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周济16门功课成绩全部是“A”,只用三年半就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3月,周济学成返回华中理工大学。

  2、做事非常有眼光

  周济留学回国时,别的没带,只给单位带回几样礼物:3台单板机、一台苹果电脑和30多公斤的学术资料。他把这些设备和资料全部捐给学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看,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这耗费了他在美留学的全部积蓄——5700美元,而当时,周济和他的爱人月收入加起来只有80多元人民币。有了这些电脑和学术资料,华中理工大学很快创立了自己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的CAD中心由此发端,周济也开始了他长达10年之久的创业之旅。当时科研经费十分紧张,周济很大胆,向学校借钱,用一年科研经费作抵押,寅吃卯粮,滚动发展。

  周济当年的同事说,为了筹钱,周济等人采取的第二项措施是集中CAD中心财力,一改过去教授之间单兵作战,各自申请课题、使用经费的做法。课题经费统一支配。他要将自己的产品转化为可见的效益,他要面向企业搞研究。

  2002年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如此描述了这个CAD实验室发展的历史:“六五”期间,他们即以优化设计为主,同时做CAD的大量准备工作;“七五”期间国家以CAD为主时,研究中心顺利地跟了上去,同时又着手设计与制造相结合的准备。由于大家共同努力,由周济担任院长的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因拥有中国机械工程设计领域最大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和最先进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心而在全国机械制造行业声名显赫。1986年以来,学院先后有18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技进步奖。1999年9月,华中理工大学CIMS中心因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荣获1999年度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大学领先奖”。

  周济常说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计划与准备。在现代高科技的时代,你看不准,没有做准备工作,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

  3、干工作是个拼命三郎

  1997年,周济升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开始在校内大力推行“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发展思路。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等4校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后,周济再次运用当年手法,借外力壮实力,筹巨资促发展。于当年6月28日,同中国工行湖北分行、中国建行湖北分行等签订贷款合同,5年内贷款30亿元,投资建设重点学科、新兴学科。

  “一个没有明确办学思路的校长,不是个称职的校长。”周济说。但是,周济“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的办学思路在校内外却引起争议。周济的同事钟毅芳说,在周济主政机械学院和华科大时期,尽管学校的科研经费上去了,但是就纯粹的学术水平而言,并没有怎么提高。不过,力推高校“产业化”的周济逐渐引起有关领导的注意。在周济主政华中科技大学期间,教育部、湖北省等省部级以上的领导频频光临该校指导工作。

  2000年1月,未满一任的校长周济当选为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任湖北省科技厅厅长。

  “周厅长刚上任那会,正赶上机构改革,压力比较大。他用‘水势虽急、波澜不惊’8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情形,要求我们‘跑步前进’,‘听话、出活’。”湖北省科技厅人事处处长宋咸华说,“听话就是要听党的话,出活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周厅长一来,我们就开始白天黑夜连轴转了,整天加班。他是个拼命三郎,经常夜里坐火车到北京,白天办事,晚上再赶回来。我们问他,累不累啊?他说比在新疆时好多了!”

  4、做了4个月的市长

  宋咸华认为,在周济主政湖北省科技厅期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组织策划武汉的“光谷”,再一个就是搞了电动汽车项目。

  湖北省科技厅原高新处处长赵春生回忆,1998年,还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时,周济就采纳该校黄德修教授的建议,以华中理工大学的名义向武汉市科委递交了《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后来虽然因各方原因“光谷”没有搞起来,“但是,从区域创新体系来看,武汉打出建设‘光谷’的牌应该还是对的。”赵春生表示。

  2002年1月14日,周济高票当选武汉市市长,成为国内第二个院士市长。

  新官上任,周济意气风发,上任武汉市长后的第一件事,是提出武汉“多植树、植大树”,建设“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的“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颇得市民拥护。随后,不长的任期内,周济亲民举措频频:堵住东湖所有排污口、遏制填湖、调整房地产业用地价格、引导“马路经济”等。

  2002年4月18日,上任不足百天的周济被调离武汉市长的岗位。4月23日,周济被中共中央批准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教育部副部长。2003年3月,周济当选教育部长。

  5、用爱和责任办教育

  在私下场合,周济有一次开玩笑说,除了工作,自己一生之中最大的兴趣就是“好为人师”。周济说,从1972年走上大学教师岗位以来,即使当了院士、当了校长,自己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师岗位,“已经习惯了和学生交流”。

  即便是后来当了武汉市的市长,只要回家早,仍住在大学里的周依然习惯把一些科研课题负责人叫到家里,和他们探讨学术问题。

  同时,周济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1998年,周济任校长时,要求所有的博士都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当时很多人对他这个主意感到很郁闷,因为以前没这个要求,现在多了这个硬杠杠,读博的难度一下就高了许多。大家明着不好反对,于是以图书馆资料不够为借口。周济听了,二话不说,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保证大家想看到的国外学术期刊,在图书馆都能找到。结果几年下来,当时的高要求最终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图书馆资料丰富,博士生的水平也水涨船高。

  周济在不久前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举行的形势报告会上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好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三大任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周济也曾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深情地说:“我特别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跟孩子们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每每看到我们的孩子们茁壮成长,每每看到今天的桃李芬芳成为明天的社会栋梁,我们心里特别幸福。我想,这也是我们1000多万教师的共同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我经常想,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有13亿人口,这样一个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把教育办得让人民满意。”

  原载《市场报》转自新华网(J-0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