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鞍山残疾儿童教育情况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9:33 千华网

  在我们这座城市里,有相当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家庭贫困、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只能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记者日前通过对全市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虽然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能达到94%,但当中能接受高中教育的不到30%,能考上大学的,每年只有10名左右。

  

  目前,我市对“残疾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和“残疾人学生接受大学阶段教育”,都有减免和资助。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从今年起,我市还将对高中阶段(包括职业学校)“低保”家庭学生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入学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学校还有机会接受奖学金资助。在我市的残疾儿童家庭中,有51%的家庭属于“低保”范围,政策实施后必将会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更多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同时,对20%左右在“低保”边缘的残疾儿童家庭,有关部门也将开展社会扶残助学活动,为这些孩子提供资助,为他们在义务教育到大学教育之间搭建层层阶梯。

  

鞍山残疾儿童教育情况调查
●残疾儿童 “够不着”高等教育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残疾儿童因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所以很难通过知识真正改变命运。

  记者从鞍山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了解到,截止到目前,我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有550多人,另在普通中小学跟班就读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也有近300人,再加上一些肢体残疾的学生,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共有1100人左右,入学率可达94%。

  这些孩子如果都能念到高中,每年应该有120名左右的残疾人学生升学毕业,但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能坚持到高中毕业,并考上大学的残疾人学生,每年只有10名左右。相关人士表示,在高考升学率非常高的今天,很多残疾人学生在念完初中后就放弃了学业。

  为什么那么多的残疾人学生在念完初中后就不念了?市残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人学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生理上的残疾比较重,无法升学;而在其他的普通中小学,一部分残疾人学生也由于自身生理能力的缺陷,跟班就读非常吃力,渐渐的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最终导致辍学回家。

  ●残疾儿童家庭 半数列入“低保”范围

  除了自身条件限制,残疾儿童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其家庭贫困也不无关系。市残联相关部门进行过统计,在全市的残疾儿童家庭中,属于“低保”范围的,占比达到51%,如果把“低保”边缘的残疾儿童家庭也列入其中,那么这个比例接近70%。

  而究其家庭贫穷的原因,相关人士介绍,多半是因为给孩子治病开销较大所致。

  在鞍山市聋哑学校三年级就读的小东霖就是其中的一个。

  记者刚见到10岁的小东霖时,觉得她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穿着漂亮的衣裳,满脸童真的笑容,但她那双无神的眼睛,让人看出了“不同”。东霖的妈妈钱女士告诉记者,东霖刚出生时,眼睛就没有光感,从她九个月大时开始,父母就带着她四处求医治病。几年来,他们先后去过北京、天津、陕西等多个省市,近一点的长春、沈阳更是去了好多次,可以说,只要一听说有哪家医院或者哪位大夫能治小东霖的眼睛,父母都会带着她过去。

  为了照顾东霖,钱女士提前离开了工作岗位,全家每个月仅靠丈夫打工挣的600多元钱和低保补助度日。可是给小东霖治病是一笔庞大的花销,一次去天津某医院看病,40多天就花了1.5万元……这么多年下来,不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很多外债。但是只要一打听到消息,他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带着东霖去看看。

  钱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挣的很少,但她还是要口挪肚攒,除了给女儿继续看病,还让女儿学习拉二胡,“我想让她有一技之长,学习二胡也可以排解她平时的寂寞。”现在,东霖二胡已经过了8级,到省里参加比赛还获得过银奖。

  ●残疾人学生 高中教育将有“保障”

  残疾儿童和普通孩子一样,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更需要得到政策扶持和资金救助。为不让残疾人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我市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残疾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课本费,并对住宿学生给予补助;对“低保”家庭中当年考入大学的公费学生,每人还可获得3000元的一次性入学补助。

  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了保靠,如何保障残疾人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教育?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从今年起,我市将对高中阶段(包括职业学校)“低保”家庭学生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入学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学校还有机会接受奖学金资助。在我市的残疾儿童家庭中,有51%的家庭属于“低保”范围,上述政策的出台,无疑会使更多贫困的残疾儿童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同时,继续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残助学活动,不让一名残疾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图:懂事的小东霖已经学会了感恩。记者 张欢 摄

  (记者李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