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华东理工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16:04 光明网

  六大版块成绩喜人

  随着“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华东理工大学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在人才培养、学科与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保障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活力,学校综合实力增强、办学水平提高、环境条件改善、师资队伍优化,实现了学校“十五”发展目标,为实现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

和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学科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于2004年6月正式建成研究生院,“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1个包括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新增博士后流动站4个。现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

  学校学科门类进一步拓宽,博士授权学科由理工科两个门类扩大到理工农医法五个门类。在重点建设的学科中,新增了理科门类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新增农学博士点农药学、新增医学博士点药物化学。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增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个法学博士点。

  学科优势更加显现。“化学工程”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和“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学科被确定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均获得优秀评价。

  重点建设的“先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和“生物工程与制药工程”、“高性能特殊材料”、“过程控制与智能系统”、“先进过程机械与装备技术”等五个重点学科已经成为我校的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方向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学校学科群体优势显现。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工程、能源、制药、轻工、材料、石油化工等学科优势更为突出,信息、机械、环境等学科优势初步形成,生物学、药学、化学、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发展迅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呈现飞跃发展态势,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喜获丰收,边缘和新兴学科新学科生长点和研究方向不断涌现。

  现代化学与化工、生物工程与制药工程、能源与资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与成套装备技术、环境与安全、都市文化与现代服务业等学科群均已形成并具有较大优势。

  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十五”“211工程”期间,学校新引进院士3名(双聘),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3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名;新增上海市科技精英(含提名)4人次、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5名;校特聘教授14名和讲座教授11名。

  共引进选聘教授72名,副教授132名,校内教师晋升聘任教授71名、副教授110名。引进选录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67名;选派近100名教师出国进修;已完成海外进修学习任务回校工作的有46人。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36.4%(比2001年初提高23.1%),博士和硕士比例达到74.3%(比2001年初提高22.2%);正副教授达到55.1%;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42.2%(比2001年初提高25.3%),博士和硕士比例达到83.6%。45岁以下正高职人数从2001年的37人增加到2005年的123人。

  科研与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经济动员中心、3个国家计量认可单位及专业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由900多名专职和兼职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

  建设期间,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圆满通过国家评估,新增国家经济动员中心,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

  2001~2005年,连续5年科研经费超过亿元,2004起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2005年的科研经费到达2.91亿元。

  学校国际论文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国际引文连续12年排名上海市前三名。

  3人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国家“973”项目,承担“863”项目36项、8人负责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10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面上项目。

  2002~2005年学校共获得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1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大型石油与煤化工过程技术及装备、生物过程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重大过程装备的寿命预测与安全保障技术、大型石油化工装置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高分子材料的微相结构及其演化、若干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工程化、药物相关的化学生物技术及绿色农药创制、军用特种聚合物及复合材料、若干催化材料的功能化和工程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及相关平台建设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学校整合学科优势、促进集成创新,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华东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和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估和验收,批准挂牌成立,成为全国5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市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和“教育部石油化工技术推广频道”获准建设;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的教育部首个行业技术转移联盟成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荣获科技部2005年度“全国技术市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发明专利实施名列全国高校前列,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8~51%。

  2005年申请国家专利180项、授权7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70项、授权63项。

  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显著提高

  华东理工大学坚持适度发展本科生,大力发展研究生,重点发展博士生的原则,研究生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研究生院成功建成。2005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21700余人,其中研究生5550余人。

  “十五”期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6项、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1项、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8项。获4门国家精品课程、2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全国数模竞赛、乒乓球比赛、英语竞赛中,屡获佳绩。

  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02004年共有10篇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篇论文获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频繁

  “十五”期间,学校积极致力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自身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把华东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学科特色鲜明、国际化程度高、多科性的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主办国际会议11次,全日制毕业留学生244人,比“九五”翻了一番。2005年留学生266人,2006年将突破500人。承担或参与“欧盟第六框架计划”等36项国际合作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有中德工学院、中澳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IMBA、中美MBA(项目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项目、中澳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班项目等。

  与我校签约和交往较密切的部分国外大学有:美国的LeighUniversity、MIT、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法国的法国石油研究院研究生院;德国的UniversitaetHamburg、TechnischeUniversityofBerlin;日本的东京农工大学等;以色列的以色列理工学院等。

  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通过“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华东理工大学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图书馆、校园计算机网、仪器设备共享网三大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新增奉贤新校区,征地1544亩。

  数字化资源存储系统、电子阅览系统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满足了读者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量快速、准确访问和获取的需求。数字化图书馆已建立具有十五种网络数据库或镜像数据库的数字化资源体系,覆盖全校各个学科。汇集数字化资源,其基础设施容量达到10TB,10G网络放射全校,集群服务器。

  到目前为止,已有约20栋大楼校园网升至1000M连接,校内40多个主要建筑物接入校园网,结构化布线点数达到2000多个,联网计算机超过4000余台,网络已覆盖到校园的所有学院。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先后开发了综合教务管理,网上选课,科研管理,校园一卡通,毕业生分配指导,数字文献检索,校园网用户管理和计费等系统。

  购置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在有机物结构分析、成份分析、药物结构鉴定、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无机物成分分析、环境监测、纳米检测等方面更全面、更具特色。

  学校紧密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新建了两幢科研楼,此外还进行了其它大楼的建设与改造,新增实验和图书资料用房42664M2,改造面积达14534M2。先后新建了五幢学生公寓,并且完成了两幢宿舍楼的改造任务。

  “十五”是华东理工大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五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11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和发展,这为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更加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5个重点学科已建成高峰学科

  我校“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先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和“生物工程与制药工程”、“高性能特殊材料”、“过程控制与智能系统”、“先进过程机械与装备技术”等5个重点学科已经成为我校的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方向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学科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

  “先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

  该学科在“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6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973前期项目3项,973项目10项(2位首席科学家),863项目5项,以及10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四年中累计到款科研经费超过2.4亿元。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930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与教材33本,鉴定项目43项,申请专利超过200项,其中授权97项。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引用数、科研成果获奖数名列国内同类学科前茅。

  该学科培养了2名“973”首席科学家,2名“长江学者”,2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位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十多名赴国外攻读学位或访问、进修的教师学成归来。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本学科群中化学工程继续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成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已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2003年通过验收,并均被评为“优秀”。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通过国家评估。新建“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十五”“211工程”期间,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质量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新增等5个博士点,新增1个博士后流动站。授予博士学位158人,硕士学位627人。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得提名,7人获得上海市优秀研究生论文。工学博士与硕士培养数量、招生人数2005年比2001年翻了一番。

  该学科承担了8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成功主办了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邀请了50多名国际知名学者来访讲学。

  “生物工程与制药工程”学科

  “十五”建设以来,本学科新获“863”和“973”项目或课题分别为27项和4项,其中“973”首席科学家1名,7项“863”项目获重大资助,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共计新增纵向课题127项,合同经费1.1亿余元。新增纵横向项目合同经费合计1.5亿余元。建设期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地方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74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23篇。

  近三年来,新增45岁以下博士生导师6名,新增40岁以下硕士生导师20名。新增教授11名,40岁以下副教授10名。目前共有研究员和教授20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50名。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58名。聘请杨胜利科学院院士为兼职教授和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在美国Davisco公司担任工艺工程师的方明博士为兼职教授和食品系系主任。聘请蒋华良教授为药学院院长,国家医药总局副局长任德全教授为名誉院长,沈寅初院士为药学院教授兼校长顾问,罗国安教授为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主任。从国内外引进博士20位。

  2002年新增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建设期间新获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研究生优秀论文奖5篇,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新获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建设期间共招收博士生161名,硕士生473名,本科生620名。2004年开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超过11。

  建设以来主办国际会议3次,与会人数300余人。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2次,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7次。担任国内外主要杂志和学会的编委和理事18人次。

  “高性能特殊材料”学科

  通过“十五”“211”建设,学科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另外还新增了理学门类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学科支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建设了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军工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新增了生物医用材料国家动员中心。新建了两条国防科工委立项批准的军用特种树脂生产线,建成了材料研究测试平台和材料加工中心。

  “十五”期间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8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863”项目13项,“973”预研项目6项,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的学术论文中483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了一批专著与教材。申请专利80余项。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有教职工158名,其中正教授31名,副教授52名。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0名。建设期内,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1人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称号。培养了博士41名、硕士257名。

  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8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互访和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关系,主办了2次国际国内研讨会。

  “过程控制与智能系统”学科

  经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新增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计188项,科研经费超过4500万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占62.1%。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的700余篇学术论文中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了24本专著与教材。

  本学科已经培养出了多名40岁左右的年轻学术带头人,目前在编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16名,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2人。2002年以来,共有11人分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上海市科技精英等称号。

  学科支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建设了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分中心、运动控制与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系统控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实验室、中日校际合作“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DSP)方案实验室,明显改善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条件。

  本学科于2001年建成“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今已有10人进站工作。2002年以来,共培养了博士59名,硕士300名,工程硕士224名。

  与其它高校联合主办了第四届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世界大会和3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创办“CognitiveNeurodynamics”学术期刊。

  “先进过程机械与装备技术”学科

  本学科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537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150篇,申请及获准的专利100余项。本学科还编辑出版2本国际性学术刊物。

  2002年涂善东教授担任我校化工过程机械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以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为核心,带动了多个学科方向及队伍的建设。2003年聘请国际著名学者、断裂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昌明教授担任校特聘教授,2004年聘请瑞典皇家工学院、吕立欧工业大学严晋跃教授为兼职博士生导师,2005年Saskatchewan大学机械工程系高级工程设计所主任、《机械科学与技术》编委章文俊教授被聘为校讲座教授、江苏大学机械学院原院长张永康教授被聘为校特聘教授。

  “十五”期间共增补博士生指导教师9人,共培养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一批中青年教师担任了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等职,多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获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和上海曙光学者称号。

  学科支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和丰富了高温、高压、复杂荷载的测试手段,重点建设了材料性能与结构完整性试验中心等实验平台。新增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中瑞能源与环境虚拟研究中心。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自2002年以来,本学科已毕业的博士生31人,已毕业的硕士生207人,已毕业的本科生1043人,已毕业的来华留学生4人,已出站博士后3人。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篇(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唯一获得提名奖的博士论文)。本学科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和上海市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14个。

  近年来,共计有15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或特邀报告,有9人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或共同主席或学术委员会主席、每年接待国外代表团和出国访问人数均在10人次以上。本学科主办与协办了多个国际会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